试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2016-03-08 07:17张晓军闫新满
花卉 2016年18期
关键词:陇县可持续性中央政府

张晓军 闫新满

(1.陇县咸宜关林场 陕西陇县 721200 2.陇县关山林场 陕西陇县 721200)

试论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张晓军1闫新满2

(1.陇县咸宜关林场 陕西陇县 721200 2.陇县关山林场 陕西陇县 721200)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是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做出的重要举措,为了修复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国家大力倡导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并非常重视该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由于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政策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

政策;退耕还林还草;可持续性;影响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产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越发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并且严重威胁到了人们的生存健康。为遏制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国家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通过植树造林、种植草被来改善周围生存环境,以促进国家生态安全,确保社会稳定以及人们的生存健康和长远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目的是把生态承受能力弱、不适宜耕种的地退下来,种上树和草,是从源头防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对其政策的可持续性产生一定的阻碍,如退耕还林还草会减少农民耕地面积,这对于当地农民的经济创收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想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够很好的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就必须平衡好退耕还林还草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保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稳步推进。

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2.1 中央政府对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与全面性

中央政府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制定者,其主要目的是将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逐渐丧失生态承受能力的耕地退下来,停止农业生产活动,取而代之的是种植树林、草木等植被,以实现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以保证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生态效果将会对政府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促进生态保护的可持续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政策制定是否合理、考虑是否全面对于其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必须从全局考虑,确保政策制定的合理性与全面性,科学计算退耕还林还草成本,对其政策实施中涉及的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土地的机会成本等进行统筹计算,对政策实施中资金投入、后期维护、监督管理等进行全面考虑,确保政策制定的科学合理。

2.2 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推行程度与实施质量

中央政府只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制定者,并不参与政策具体的推行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需要依靠各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努力去实现。因此,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推行程度与实施质量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果地方政府对于政策的实施“雷声大,雨点小”,或者只重视造林种草,而不重视后期的管理与维护,那么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可持续性就无从谈起。地方政府作为政策的推行与实施者,在考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时必须要具备对政策长远实施与维护的决心和动力,将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组织结构相结合,对农民利益、权利的实现加以考虑,才能提升对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持续性效果,并进一步影响到中央政府的决策和决心。特别是当地林业部门,对于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森林资源的态度是否能够做到从一而终,对于地方政府对政策的推行程度与实施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

2.3 农民群众对政策的支持与参与程度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归根到底是一项涉及民生利益的农民政策,该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直接作用对象是广大的农民群众,由于退耕还林还草会直接导致农户的耕地面积减少,从而降低了农户的经济收入,因此,农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程度将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得到持续开展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同时也决定着该政策的执行效果与实施质量。①农民群众的支持程度,千百年来农民靠种地为生,耕地已经成为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如果政策导向是要农民群众放弃耕地活动,势必会引起部分农民群众的不解与反对;②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要想农户放弃多年来土地经营的农业种植,政府就必须解决农户的粮食收入以及生计问题,如此才能获得农户的支持及参与的积极性。

3 提高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可持续性的有力措施

3.1 保证政策的科学合理,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

要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就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只有政策完善合理、考虑周全,满足长远的实施条件,才能更好的提高政策的实施效率,促进政策实施的可持续发展。①中央政府部门在对于政策的制定上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应走出去实地调研,或听取各地政府的相关实际情况报告,以保证政策制定的实用性及合理性。如对于退耕农田性质应认真做好调研,一些地区陡坡耕地基本农田确需退耕还林还草的,可政策性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并提出相应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的调整方案;②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财政支持问题,决策者必须给予重视,资金支持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得以可持续性实施的关键,也是提高地方政府对政策推行与实施质量的关键,同时,又是妥善解决农民生计问题的关键,因此,中央政府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妥善考虑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持问题;③中央政府应密切关注制定政策的可实施性,并及时跟进、完善退耕还林还草相关的后续政策,提高退耕还林还草实施的可持续性。

3.2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各部门的沟通协调

各级地方政府是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可持续性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必须对退耕还林还草工作高度重视,因此,各地方政府应积极做好主导作用,促进政府间各部门的密切配合,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有序推进。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坚决贯彻上级对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指示,认真履行政策实施要求,并做到善始善终,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出现,确保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贯彻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加强部门之间沟通协调作用,动员一切可动员力量,促进植树造林及后期维护工作的开展。这是因为退耕还林还草的实施是一项综合性的过程,涉及到财政、林业、国土资源、农业、水利、环境保护、扶贫等不同部门,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促进其相互之间的积极沟通,能够妥善解决影响退耕还林还草进度的突出问题,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3 妥善解决农民生计问题,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农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程度对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能否得到持续开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因此,政府应妥善解决农民生计问题,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以保证后续政策实施的持续深入。对此,政府必须说服农民自愿参与,不能强制实施,要坚持“农民自愿、政府引导”的原则。政府必须重视退耕农户的生计问题,妥善解决好退耕农户的生活问题与经济收入问题,在按时发放政府补助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户实现生产转型,如鼓励民众种植果树等经济作物,既实现退耕还林的目的又能实现经济收益,一举二得。

4 结束语

退耕还林还草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确保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可持续性发展,政府部门应重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政策可持续性开展的影响因素,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以保证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

[1]申红卫.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集团经济研究,2015(09):36~40.

[2]白灵.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影响评价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5(02):132~134.

[3]牛辉.桂西北不同经济林退耕模式综合效益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3.

F323.2

A

1005-7897(2016)12-0082-02

2016-6-10

张晓军(1971-),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闫新满(1970-),男,助理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林业方面的工作。

猜你喜欢
陇县可持续性中央政府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中央政府将首次在澳门发行人民币国债
陇县社火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室内可持续性景观系统的植物配置与后期养护
元明中央政府治藏宗教政策不同特点成因分析
清朝中央政府的筹藏方略与西藏宗教事务管理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