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顺县2015年水稻高创项目绿色增产模式

2016-03-08 07:17赵碧芬
花卉 2016年18期
关键词:长顺县总产亩产

赵碧芬

(长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长顺县 550700)

长顺县2015年水稻高创项目绿色增产模式

赵碧芬

(长顺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贵州省长顺县 550700)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至关重要。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及文件精神,组织开展好我县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集成推广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模式,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保持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水稻栽培;增产;创收;措施

1 基本情况

项目安排在广顺镇凯佐社区的2个村实施,即:朝摆村和核子村,面积共计1.0035万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分布在核子村200亩,朝摆村200亩,面积共400亩。

2 效益情况

经项目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对实施的绿色增产模式进行了田间测产验收,分别验收高、中、低三种类型田地,验收情况如下:高产组农户罗庭国,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166亩,出田总产94kg,折合亩产685.25kg;农户吴小芝,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107亩,出田总产88kg,折合亩产675.7kg;农户甘忠明,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194亩,出田总产94.5kg,折合亩产672.74kg;中产组农户刘建明,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445亩,出田总产112.5kg,折合亩产661.76kg;农户甘良顺,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187亩,出田总产92kg,折合亩产658.8kg;农户任明进,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034亩,出田总产79.5kg,折合亩产653.53kg;低产组农户钟得付,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106亩,出田总产84.5kg,折合亩产649.45kg;农户陈定发,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218亩,出田总产92kg,折合亩产642.4kg;农户刘建学,种植品种T优618,验收面积0.1309亩,出田总产98kg,折合亩产636.36kg;9户合计验收面积1.0766亩,出田总产835kg,加权平均单产659.25kg,比非项目区亩产395.52kg亩增263.73kg,增产66.7%。

3 总体思路

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坚持生产生态并重的需求导向、行政科研推广联动的协作导向,攻关技术瓶颈,组装配套关键技术,边集成、边示范、边完善、边推广,形成可复制、可持续的高产高效技术模式,打造一批高产高效试验区,带动区域性、大面积均衡增产。

4 在技术集成上求突破,实现农机农艺融合

从水稻育秧和机插等薄弱环节入手,集成推广以农业机械为载体的高产高效、资源节约、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推广适宜机插的新品种。筛选和培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适宜机插的新品种,尤其是适宜机插的早稻和晚稻品种。集成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针对水稻生产尤其是南方稻区“双抢”农时紧、任务重、劳力缺的问题,重点在精量播种、降解膜育秧、钵体毯育秧、机械喷防等环节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改进关键环节农机装备。重点是调整插秧机械行距,推广钵育机插等配套机具,着力解决双季稻栽插密度低、秧龄弹性小、插秧植伤大、缓苗时间长等问题。

5 在关键环节上求突破,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播栽环节重点是开展代耕代种、代育代插等育供插一体化服务,提高秧苗素质和栽插质量,促进良种良法配套。田管环节重点是开展统配统施、统防统治等量贩式套餐服务,提高药肥利用效率,降低投入成本。收获环节重点是开展统一收获、统一收储等一条龙便捷服务,提高收获质量,减少田间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促进科研生产对接。实行攻关、示范、推广“三步走”,做到科研与生产紧密对接,促进成果转化落地。开展联合攻关。围绕水稻生产中重金属污染、水体富营养化、低温阴雨和高温热害等问题,组织育种、栽培、农机、植保、土肥、生态等方面专家,联合开展技术瓶颈和集成技术攻关。支持先行先试。对已成型的新技术新成果,率先在小面积试验示范,争取成型一个、试验一个、熟化一个,尽快形成一批前瞻性、创新性、苗头性的技术。加快示范推广。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加强应用指导服务,促进新技术新成果快速推广。

6 在组织方式上求突破,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涉及范围广、环节多,需要在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形成攻关合力。强化资源整合。将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向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区域倾斜,促进水稻集中育秧、机插秧等全程机械化技术快速发展。强化行政推动。聚集各方力量,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院所参与的大协作格局,确保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同步见效。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及微信、微博,及时总结各地涌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模式,提高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影响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2015年根据省农委下达2015年贵州省各地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实施方案批复意见要求,结合我县实际,以提高水稻发、玉米单产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项目落实,强化技术支撑,加强技术指导,克服今春水稻生长前期多次被水淹,水稻扬花期温度低、阴雨绵绵等不良天气影响,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全县广大农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采用多项技术措施,使项目顺利完成,并取得显著成效。

7 主要措施

7.1 明确目标责任,做到任务落实到人

项目下达后,我县根据省州项目批复意见,制定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成立专业技术实施小组,技术小组组长负责绿色增产模式示范点的选点和任务落实,技术小组成员负责示范点上技术指导和培训。

7.2 任务早启动、早落实

为做到任务早落实2015年3月16日、17日召集全县农技中心技术人员到县农工局集中,召开项目启动会,将任务作了全面安排部署,会上还宣布了年终奖励政策,更促进了农技人员的积极性。3月21日至3月27日把肥料、种子等物资运送到各示范点上,4月3日又集中农户召开水稻旱育秧技术现场培训会,有力促进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7.3 强化技术指导,确保技术到位

各示范点上的技术人员,负责办好示范样板,指导核心示范农户,在作物播种,栽培、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季节进行技术现场示范指导和发放技术资料,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共开展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技术培训8期,培训人员16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600份。

7.4 加强科技攻关

在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点采用无公害栽培、直播、抛秧等节本增效技术,在示范点上比非项目区少施用一次药,利用轻型栽培抛秧比非项目区亩节约人工2个,亩节约200元投入,直播比非项目区亩节约3个工,亩节约300元,节约了成本,又提高了水稻单产,达到了增产增效目的。

[1]蓝天琼,刘成家,高家旭,等.开县再生稻栽培现状与发展策略[J].南方农业,2011,5(S1):94~96.

[2]林昌镇.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再生稻高产高效[J].福建农业,1999(3):7.

[3]张耗,杜永,杨建昌.水稻超高产栽培的途径与技术[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8):136~140.

S511

A

1005-7897(2016)12-0109-02

2016-6-2

赵碧芬(1966-),女,汉族,贵州长顺人,高级农艺师,大专,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长顺县总产亩产
山西夏收全面完成 总产单产好于常年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山西夏粮喜获丰收 亩产首次突破300公斤
2021年山西省夏粮总产24.34亿千克
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小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研究
山西:夏粮总产增长秋粮长势良好
长顺县召开关工委主任暨促进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探索长顺县黑山羊养殖技术经验及做法
长顺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利用与推广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