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塑造心灵

2016-03-09 12:03田禾
中国诗歌 2016年12期
关键词:荷尔德林斯伯格里尔克

□田禾

读书塑造心灵

□田禾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的确,读一本好书,既可以丰富一个人的知识,提高一个人的学养,同时,读书可以塑造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素质,改善人的行为。你想,出去旅游,不可能走遍世界各地,但书籍可以把你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你领略世界各国的风光,饱览世界各地的风情。你没有出生在几千年前,要想了解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要想了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金、辽、宋、元、明、清等各个朝代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你必须去认真阅读历史书籍,才能穿越时空,去更多更深地了解历史。一个农民光靠种粮食,光靠种稻谷、玉米、小麦、红薯、大豆、高粱等农作物,是很难发家致富的。如果你能调整产业结构,搞农产品再加工,就会使粮食增加好几倍的利润。但这些都得需要有较好的文化知识、科技知识,要想掌握科技知识,只能在书本中,或者参加科普知识培训,但主要还是在书本中获得。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麦考莱曾经在给一个小女孩写信时说:如果有人要我当最伟大的国王,一辈子住在宫殿里,有花园、佳肴、美酒、大马车、华丽的衣服和成百的仆人,条件是不允许我读书,那么我决不当国王。我宁愿做一个穷人,住在藏书很多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一个不能读书的国王。

一个人可以放弃国王不当,只要让他读书,宁愿做一个穷人,这是一种何等的精神境界,也说明了一个人对于知识的渴求和读书的重要性,这种人是离开书就不能活的人。搞文学创作的人,几乎都是离开书就不能活的人。比如,获得过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山东著名作家张炜,在与我们聊天时,他说他是一个手不释卷的人,他出门经常忘了带这,忘了带那,但从来不忘带自己想看的书。在每次出差之前,他首先要把准备看和想看的书,装进自己的行囊里,免得忘了。在张炜的生活中,比如,开完会,会完朋友,吃完饭,哪怕是上厕所,坐飞机,坐火车,只要有一点点空隙,他就会抓起一本书阅读,从不闲着。湖北有一位作家叫徐鲁,他一生到底读了多少书,谁也没有去问过他,但从他写的几百上千万字的读书笔记来看,你可以想象他读了多少书了。徐鲁是一个真正博览群书的人,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是一个爱书如命的人,是一个极其谦和和低调的好作家。

与人们内心有密切联系的,我认为就是读书。在读书中,当我们一经拨开语言的迷雾,领会到书中的深刻内涵,达到与心灵的一种共鸣了,书中一种神性的东西,就进入你的内心了,你心灵那一刹那的颤动和震撼,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塑造。阅读惠特曼,惠特曼排山倒海的气势,博大的精神,会带给你巨大的文字享受和内心刺激;阅读里尔克,里尔克将爱情与宗教完美结合带来的力量,会直接穿透你的灵魂;阅读帕斯,帕斯强烈的瞬间经验,思想的敏锐,个人的生命自觉,对你的内心是最好的修炼;阅读荷尔德林,荷尔德林的朴实自然和对生命的一唱三叹,会毫无疑问地渗透到你的生命和血液里;阅读金斯伯格,金斯伯格透视社会,洞悉人心,彰显人性,他的沉稳、厚实、深邃,带给你的是充满诗意的心灵感动和心灵净化,等等等等。你只要认真阅读这些文学经典,它会给你带来更多更好的心灵滋养。多读些经典,多读些好书,能纯净美化人的心灵,能提升和塑造人的心灵。

在工作之余,在恬淡的黄昏,或在静谧的夜晚,如果捧着一本你喜爱的书,静静阅读,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听说钱钟书先生一家,晚上很少有娱乐活动,大家只是各自捧着一本书,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静静地阅读。许多人不明白他们这样的生活方式,这其中的乐趣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对于我们来说,读书也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式。在阅读时,我们能享受到平常所感受不到的一种快乐。有人说:“读书可以怡性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确,读书能给人带来很多好处,读书能消除烦恼,减少疲劳,能教人宽厚、谦虚、持重,使人深邃;读书还能教人自强不息,奋发图强,锤炼人刚毅坚强的性格;读书更能教人勤于思考,在书中获取一份感悟,一份智慧,更增添人的睿智。也就是说,读书能丰富人的内心世界,能塑造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思想和品格。常读书的人,会像书一样有内涵和深度。

猜你喜欢
荷尔德林斯伯格里尔克
专为左撇子射手设计的莫斯伯格500霰弹枪
熄灭我的眼睛
致寝前人语
诗人的诗人:荷尔德林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荷尔德林和德意志的命运
海德格尔的诗人与世界历史
季羡林的荷尔德林早期译介研究
莫斯伯格公司MVP—LC轻型步枪
女神娜塔莉即将扮演的美国女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