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写促读”教学法探究

2016-03-10 14:17郑志娟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以写促读军训教学法

郑志娟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很多专家都有过深入的研究。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有必要、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遵循“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理念,主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以写促读”教学法的实施,实现个性化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其合作和探究精神。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以写促读”教学法的提出背景

笔者所在的昌邑市新村中学,位于昌邑市都昌街办,属于城乡接合地区,流动人口多,学生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学生的自我学习期望不高,且生源流失严重。受周边环境、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一直不容乐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重点。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部分,语文阅读教学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在城乡接合区域学校,学困生的比例较大,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也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缺乏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不强。因此,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加强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二、“以写促读”教学法实施策略

1.指导学生在课前进行阅读预习

阅读习惯较差这一问题在这里很多学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大多数学生都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也没有掌握预习的方法。因此,学习新课文之前我都会布置预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如生字词的预习、课文段落结构的划分、课文大意的归纳等。这些任务我要求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心去做,不设标准答案。课前,小组长会检查组员的预习情况,如有组员没有完成预习任务,就会影响小组的平时分数。

2.用适当练笔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有很多种,针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进行分析后,我采取了让学生在阅读中随时进行练笔的方法。练笔的主题不定,有时是老师提出问题,有时是学生自我发挥。如在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我给出两个题目,一个是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另一个是试着用一系列动词叙述做某个游戏或某个事件的过程。刚开始学生很不适应,个个抓耳挠腮,不知该如何下笔。我放宽要求,不限长短,有话即可。这样多试几次,经过不断点拨,学生们写出了不少精彩的语句。

闫彤彤同学这样写:“不必说蓝蓝的海水、柔和的阳光、金黄的沙滩和嬉闹的人群,也不必说白白的海浪、沐浴的惬意和冲浪的快感,单是徐徐的夏风,就足以令人心旷神怡。”周坤英同学这样写:“不必说雄伟的高楼、明亮的街灯、青翠的树木和精致的店铺,也不必说公路上穿行的车辆,在路边悠闲散步的人们,单是这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就值得慢慢逛悠。”在这种训练中,学生收获的是创作的体验,认识到驾驭文字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增强了他们的写作自信心。

在学习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自己第一次做某件事的经历。学生纷纷讲述自己的切身经历,气氛很热烈。接着,我让大家把所说的话形成一篇小文章,大多数学生都毫不费劲地写了下来。

李莹慧写的是《第一次上学》:“父母把我交给了老师,幼小的我内心充满了恐惧,以为父母不要我了,便放声大哭起来,瞬间把老师弄了个措手不及,别的同学还过来劝我……第一次上学的感觉挺奇妙的。”孟锦浩同学写的是《第一次军训》:“我们经常在大太阳下不停地训练,站军姿,踢正步,很苦很累。但我们没有退缩,始终坚持,终于在会操表演的时候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一次军训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坚持不懈就一定会成功!”齐晓卿写的也是《第一次军训》:“教官的口令喊个不停,太阳在长长的口令声中渐渐升高,耳边响着单调的风声,我们的呼吸声也越来越重,脚步声和教官纠正动作的口令声混在一起。我感觉到豆大的汗滴顺着脸庞流下来,但是教官还是没有让我们休息的意思……第一次军训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在写了自己的各类“第一次”之后,再来学习《第一次真好》这篇课文,几乎不用老师怎么讲解,学生很容易地就把课文内容掌握了。经过学习课文和了解作者背景,学生明白了好的文章来源于真实的生活,大作家的每一篇文章也都是自己的感悟。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不能把自己游离于主题之外,要从真情实感出发体验作品、创造作品。

学习了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一课后,我让学生写一写对文中英子的看法。除了遣词造句的技巧,我发现很多初中生还具有比较强的分析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可见,将阅读与写作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思考的好习惯,让他们能够从文学作品中领悟道理。

3.引导学生大量阅读,写读后感

要真正形成阅读能力,还必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基于此,我结合我市语文教学现状,先后引入“经典诵读”“语文主题学习”等实验活动。一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紧密结合,利用“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等资料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培养他们的基本阅读能力。二是在阅读之后及时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不做硬性规定,只要能读懂文章,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三是教师有意识地点拨学生。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如《范进中举》这一课,一开始,很多学生都认为范进既老实忠厚,又勤奋好学,很难理解文章的主旨。经过老师进一步的介绍,大家才认识到范进是封建科举制度的一个牺牲品,也就重新思考对这个人物的认识和对课文情节的把握。

三、“以写促读”教学法实施成效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以写促读”教学法经过一年的实施,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明显提高。很多学生从开始时读课文磕磕巴巴,到后来能够轻松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开始时写作文错别字连篇,甚至标点符号也用不对,到现在能写出有真情实感、语言流畅优美的文字,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学校有6名学生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12名学生在省、市、县征文比赛中获奖。更重要的是,孩子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兴趣普遍浓厚起来。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阅读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基础,是必经之路。乘着“语文主题学习”的教改之风,我们要努力把握阅读这个大方向,带领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断前进和创新。

(责 编 莫 荻)

猜你喜欢
以写促读军训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妈,我军训完回来了!”哈哈哈哈哈军训的人也太惨了吧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探究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初中语文以写促读的教学效率
品读经典名篇,书写生活点滴
军训是种怎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