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试验研究

2016-03-10 01:22曾家玉冯文豪
耕作与栽培 2016年3期
关键词:水稻产量生长

曾家玉,冯文豪

(1.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金沙 551800;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 550001)



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不同施肥水平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试验研究

曾家玉1,冯文豪2*

(1.金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金沙551800;2.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贵州 贵阳550001)

摘要:为探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在水稻实际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和比较了水稻在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及常规密度情况下,精确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增产9.44kg/667m2。常规施肥量施肥方法和精确施肥量精确方法下,产量相当,但后者更节省肥料。在相同施肥水平和方法下,高密度均较常规密度表现高产。

关键词:精确定量;水稻;生长;产量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用较少的作业次数、准确的作业时间和物化投入量,获得预期的高产、优质和最佳经济、生态效益[1],合理的肥水管理是实现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态的关键。氮肥是水稻生长中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是影响水稻分蘖数量的主要养分因子,氮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品质,同时也影响着生态环境[2-3]。水稻是贵州主要粮食作物,2014年种植面积,在贵州研究和推广水稻定量栽培,对提高水稻生产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进一步明确水稻高产目标条件下的氮肥利用率,对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施氮量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对水稻定量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客观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地点

1.2参试材料

供试品种:中优117。

供试肥料:尿素纯氮为46%;普钙含磷14%;氯化钾纯钾50%;复合肥为N、P、K总量25%,其中:N∶P∶K=7∶10∶8。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6个处理,采用大区对比,区间用薄膜包埂(保证不翻水和渗透),试验处理为:1、常规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2、常规密度+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3、常规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4、高产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5、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6、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试验移栽密度设移栽11000穴/667m2的常规密度和移栽13000穴/667m2的高产密度;施肥方法为:常规施肥即指667m2按水稻测土配合施肥技术650kg以上单产水平所需氮磷钾总量分别为:尿素27kg、普钙40kg、钾肥15kg,基肥(50kg复合肥,尿素17.3kg占总量的64%)+两次追肥(分蘖肥6.7kg占总量的25%和穗粒肥3 kg占总量的11%);精确施肥即指按目标产量800kg计算氮磷钾施肥量分别为:尿素33kg、普钙48.8kg、氯化钾24.4kg,将所需的过磷酸钙,50%氯化钾,20%尿素作底肥,40%作分蘖肥,在栽后5d施用,30%在倒5叶作促花肥,10%在倒3叶作保花肥,50%氯化钾在拔节施用,其试验各处理施肥量、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如表1所示。

表1试验各处理施肥量、施肥方法及施肥时期

试验各处理用薄膜包埂,每处理移栽面积60m2(长12.5m,宽4.8m),每区移栽16行(行距30cm),常规密度每行移栽62穴(穴距20cm),折合密度11022穴/667m2,高产密度每行移栽74穴(穴距17cm),折合密度13155穴/667m2。

1.4试验经过

试验采用旱育秧方式,于2014年4月25日播种育苗,6月10日移栽,其秧苗素质各指标考察结果为:苗龄47d,苗高19.4cm,叶龄6.1叶,分蘖3.2个,茎基宽1.03cm,平均单株绿叶数5.9叶,叶面积4.2cm2,10株鲜重21.1g,干重4.61g,平均白根数为8.3根,根总长 14.7cm。移栽时及移栽后大田基肥和追肥种类及用量严格按照试验方案要求如表1折算结果进行追施。其间7月16日结合稻螟虫的防治用“氰氧菊酯”与“美国大宝”汇合喷施1次,整个生育期各处理无明显病虫害发生;10月3日各处理相继成熟,最早的处理3全生育期162d,处理2、处理5、处理6同期成熟,全生育期163d,最晚成熟的1、4处理全生育期165d,早晚相差3d;10月8日所有试验小区用收割机统一收获。

1.5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田间设置固定观察点,选择各处理小区第7行第6穴起连续10窝调查田间分蘖动态。在成熟期按5点取样的方法,每区取样10株进行测定,实收各小区产量晒干折单产。

2结果与分析

2.1各处理分蘖动态表现

表2水稻分蘖动态

从表2可见,6个处理均在7月中旬达最高苗,以处理3为25.5个蘖最高,处理4、处理5均为15.8个蘖最低,高低相差9.7个。

2.2各处理经济性状表现

从表3看出,株高以处理6最高,达107.6cm,处理2次之,处理3最矮,为96.44cm;穗长以处理6最长,为25.9cm,最短的为处理1;有效穗6个处理均在10穗以上,其中处理3最高,平均有效穗15.6穗(17.19万/667m2),处理1、产量2两处理基本相同,分别为13.8穗和13.9穗,处理4、产量5分别为11穗和11.5穗也基本一致,位居第4的为处理6,12.4穗;穗实粒以处理5最高为158.4粒,处理3 129.7粒最低;千粒重除处理1为28.3g最高外,其余处理均在27.3~27.5g之间;成穗率以处理1最高,达76.2%,处理2为73.6%,位居第2,处理6为73.4%,名列第3,处理5第4,处理6第5,处理3最低,为61.2%;结实率以处理1最高达83.4%,处理4最低为64.73%。

2.3各处理产量结果

由表3可知,处理5单产最高,为641.78kg/667m2,处理6单产624.56kg/667m2位居第2,处理4单产621.34kg/667m2位居第3,处理2单产617.11kg/667m2位居第4,处理1单产607.67kg/667m2位居第5,处理3单产606.89kg/667m2最低。

表3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

3结论与讨论

3.1试验结果表明,按照目标单产800kg/667m2制定的施肥水平,在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方法下的6个处理均未达到预计的单产指标;常规密度的3个处理中,相同施肥量下,采用精确施肥法的处理较常规施肥法的处理平均增收9.44kg/667m2,采用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的处理较采用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的处理平均增收0.78kg/667m2,产量水平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异。高产密度的3个处理中,采用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的处理较采用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的处理平均增收20.44kg/667m2,而常规施肥量下的两处理,采用常规施肥法的处理较精确施肥法的处理平均增收17.22kg/667m2,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与高产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两处理单产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3.2从两种不同移栽密度看,常规密度下,用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的处理均优于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与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处理;高产密度下,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的处理均优于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两处理。从不同密度相同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看:同一施肥水平和方法下,高产密度均较常规密度表现高产;由此说明水稻生产中群体数量是决定单产高低的因素之一,而密度达1.3万穴/667m2以上田块,基蘖肥的氮肥供给比例应为总量的60%~65%左右,方可保持秧苗营养生长期C/N比的平衡,促进分蘖的均衡发生和生长,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

3.3试验的6个处理中,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均较其余5个处理单产水平高,增产17.22~34.89kg/667m2,当前市场稻谷价为3元/kg,增收最高达104.67元/667m2,在其它投入相同的情况下,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比精确施肥的其他处理少2次追肥时间,折合0.5个人工(每个人工折价50元,折合25元),因此,在水稻栽培管理中选择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方式,在有效提高氮肥利用率的同时,还可增加收入120元/667m2以上。

3.4在试验过程中,田块因茬口的原因栽插时间推迟,插栽后由于前期低温的影响,不仅分蘖期延长,还导致各处理分蘖数不高,尤其进入7月后,持续晴热高温加剧水分蒸发,不利于颖花分化和分蘖成穗,抽穗后不利适时灌桨,故而秕粒增多,结实率偏低,加之成熟期9月18日~10月4日之间连续14d的阴雨天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限制试验实现目标单产的一大因子。

参考文献

[1]凌启鸿.水稻精确定量栽培[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9:4.

[2]梁秀丽. 晚稻测土配方施肥“3414”肥效试验[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8):810-812.

[2]刘翟,张宏坤. 早稻配方施肥小区试验[J].农业研究与应用,2011(1):15-18.

Study on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on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recise and Quantitave Cultivation

ZENG Jia-yu1,FENG Wen-hao2*

(1.JinshaCountyAgriculturalTechnologyExetnsionStation,Jinsha,Guizhou551800,China;2.GuizhouProvincialAgriculturalTechnologyExetnsionStation,Guiyang,Guizhou550001,China)

Key words: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rice, growth, yield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ice precision quantity seeding and cultivation in rice production,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tilizer levels and different density on growth and yield of rice were stu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accurate fertilization method increased yield by 9.44kg/667m2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ame fertilizer amount and conventional density.The yield of conventional fertilization amount and method was similar with accurate fertilization method and amount,but the latter was more economical to fertilizer.The yield of high density was higher than low density under the same fertilization method and amount, so density was still one of the decisive factors of yield.

收稿日期:2016-02-15

通讯作者:冯文豪(1979-) ,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

第一作者:曾家玉(1963-) ,女,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

试验安排在金沙县平坝乡,海拔930m,地势平坦,棕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前茬油菜。

猜你喜欢
水稻产量生长
什么是海水稻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碗莲生长记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一季水稻
水稻花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