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定量栽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2016-03-10 01:22袁仁书饶永峰
耕作与栽培 2016年3期
关键词:种植密度施肥量水稻

袁仁书,饶永峰

(开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开阳 550300)



精确定量栽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袁仁书,饶永峰*

(开阳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开阳550300)

摘要:为探索水稻种植密度、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对比试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产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存在极显著的产量差异,达773.33kg/667m2。说明合理的植密度、合适的施肥量和恰当的施肥方法能提高水稻单产。

关键词:水稻;种植密度;施肥量;施肥方法;产量

推广应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水稻生产,研究精确定量栽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特对水稻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不同施肥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探索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增产效果,以指导水稻高产栽培。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点

开阳县楠木渡镇黄木村杨安全责任田,海拔880m,年均降水量1000ml。前作为油菜,土壤黄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光照较好。

表1供试土壤养分状况

1.2参试品种

水稻品种:湘优109。

1.3参试材料

有机肥:充分腐熟厩肥。

化肥:尿素(贵州赤天化生产,N≥46%)、普通过磷酸钙(开阳白马生产,P2O5≥16%)、氯化钾(加拿大进口,K2O≥60%)。其他材料:农膜、农药。

1.4试验设计

1.4.1处理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A,常规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B,常规密度+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C,常规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D,高产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E,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常规施肥方法;F,高产密度+常规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长5m、宽4m,面积20m2。常规密度种植12行,每行种植25穴,单株种植,密度300株/小区。高产密度种植14行,7行种植28穴,7行种植29穴,双株种植,密度798株/小区。处理间筑土埂宽50cm、高40cm,农膜包土埂;重复两边筑宽50cm、高40cm的土埂,农膜包土埂,中间水沟20cm,重复间走道为进排水沟,单灌单排。四周设保护行2m。

1.4.2种植密度

常规种植密度:行距33.3cm,窝距20cm,10000窝/667m2,单株种植,密度10000株/667m2。

高产种植密度:行距28.5cm,窝距17.5cm,13360窝/667m2,双株种植,密度26720株/667m2。

1.4.3肥料用量

常规施肥:亩有机肥600kg、尿素15kg、普钙50kg、通用复混肥15kg。

精确施肥:亩有机肥1500kg、尿素30kg、普钙50kg、氯化钾15kg。

1.4.4施肥方法

常规施肥方法。基肥:有机肥、普钙、复混肥或氯化钾100%,尿素30%;有机肥撒施后翻犁,化肥混均撒施后平田待移栽。分蘖肥:移栽10d后用40%尿素撒施。穗粒肥:中后期用尿素30%看苗施肥。

精确施肥方法。基肥:有机肥、普钙100%,尿素20%,复混肥或氯化钾60%;有机肥撒施后翻犁,化肥混均后移栽前撒施。分蘖肥:移栽后5d用尿素30%撒施,秧苗进入9叶期用40%的氯化钾或复混肥撒施。穗肥:水稻进入倒4叶施撒施尿素30%,进入倒3叶时用尿素20%撒施。

1.5试验经过

试验于2015年4月8日按旱地生态育苗技术进行播种育苗,试验移栽时平均秧苗素质为:株高22.7cm、根长7cm、发根数21.5条(白根15.8条)、单株分蘖2.4个分蘖、地上鲜重3.05g、地下鲜重1.22g、单株干重0.98g。6月7日-9日按设计方案进行整地,6月10日按设计方案进行拉绳移栽。常规处理区按试验用肥量与施肥时期,于6月20日追施分蘖肥,7月19日追施穗肥。精确施肥处理同样按试验用肥量与施肥时期于6月15日分蘖肥,于6月20日、7月23日、8月6日追施穗肥。6月22日用10%的比虫灵1包兑水30kg防治稻褐飞虱。8月19日用20g三环唑粉剂兑水1000倍液防治稻瘟病。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试验处理田间分蘖动态表现

由表2可知,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与施肥方法间田间分蘖存在差异,但表现不明显,不同种植密度相同施肥量与施肥方法田间分蘖存在明显的差异。常规种植密度与高产种植密间晚7d达到有效分蘖数,导致中后期群众体总量减少,达不到高产群体指标。高产种植密度与常规种植密度相比,提前7d达到有效分蘖数,从而能有效进行田间水肥调控,到达预期高指标。

表2水稻分蘖动态调查统计

注:1.每个处理小区选择10株固定调查,每5d调查1次,调查从移栽开始到拔节孕穗。

2.2不同试验处理的经济性状表现

由表3可以得出,有效穗数处理D>处理F>处理E>处理C>处理B>处理A,表明高产植密度的处理D、处理E、处理F比常规种植密度处理C、处理B、处理A多。穗实粒数变化趋势为处理C>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F>处理E。表明在同等密度下精确施肥量处理C、处理D优于处理B、处理A、处理E、处理F,精确施肥方法处理C、处理B、处理D、处理F明显高于处理A、处理E。千粒重处理D、处理C>处理E、处理B>处理F>处理A,但处理间差异不明显。

表3水稻经济性状

2.3不同处理间的产量表现

由表4可以看出,处理D单产最高,达773.33kg/667m2,其次为处理F,单产为690kg/667m2,其单产分别为处理D>处理F>处理E>处理C>处理B>处理A。从各因子上看,高产种植密度处理D、处理E、处理F高于常规种植密度处理C、处理B、处理A;同等密度条件下,精确施肥量处理D高于处理F、处理E,处理C高于处理B、处理A;精确施肥方法处理D、处理F高于处理E,处理C、处理B高于处理A。处理间产量差异性分析表明,处理D与其他各处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处理F、处理E、处理C与处理B、处理A间存在显著的产量差异;处理A显著低于处理D、处理E、处理F。说明,处理D的单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表4水稻产量分析

3结论与讨论

通过水稻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和不同施肥方法的比较试验表明,高产密度+精确施肥量+精确施肥方法效果最好。说明高产种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精确施肥量和精确施肥方法同样是影响产量重要因素,只有在密度适宜、施肥量适宜、施肥方法合理的条件下才能获得高产。

Effect of Precise and Quantitative Cultivation on Yield of Rice

YUAN Ren-shu,RAO Yong-feng*

(KaiyangAgriculturalTechnologyExtensionStation,Kaiyang,Guizhou550300,China)

Key words:rice;planting density;fertilizer rate;fertilization method;yield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er rate and fertilization methods on yield of rice, the comparative test was studied in the fiel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method of highly productive planting density and precise fertilizer rate and precise fertilization method among other methods, it’s 773.33kg/667m2. It’s indicated that appropriate planting density, rational fertilizer rate and fertilization method can increase the yield of rice.

收稿日期:2016-02-26

通讯作者:饶永峰(1973-),男,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第一作者:袁仁书(1965-),男,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种植密度施肥量水稻
什么是海水稻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一季水稻
水稻花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