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玉米兴农糯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2016-03-10 01:22夏娟娟唐光顺张泽志
耕作与栽培 2016年3期
关键词:选育糯玉米栽培

夏娟娟,唐光顺,张泽志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贵州 兴义 562400)



糯玉米兴农糯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夏娟娟,唐光顺,张泽志

(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贵州 兴义562400)

摘要:兴农糯3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0年以糯0233作母本、糯2415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紫白相间糯玉米杂交种,具有优质高产特征,为加快推广特对兴农糯3号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糯玉米;兴农糯3号;选育;栽培

糯玉米又称蜡质玉米, 受1 对隐性基因控制,其起源于云贵川一带, 是普通玉米受复杂生态环境影响发生基因突变而成。鲜食糯玉米以收获青嫩果穗直接蒸煮食用为主,由于籽粒粘软清香、皮薄无渣、口感优良、营养丰富、种植成本低、生育期短、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城乡居民的喜爱。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广适的鲜食糯玉米新品种, 不仅可以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 同时也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

兴农糯3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0年以糯0233作母本,糯2415作父本组配而成的紫白相间糯玉米杂交种。母本糯0233是用区试种兴紫糯3号作基础材料,经7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糯2415是用贞丰地方品种黄丝糯作基础材料,连续自交7代而成。

1.2世代图谱

2试验结果

2.1品比试验结果

2011年在黔西南州农科所品种比较试验中,单产850.5kg/667m2,比对照筑糯2号单产720.2kg/667m2增产18.1%。

2012年在黔西南州农科所品种比较试验中,单产865.3kg/667m2,比对照筑糯2号单产730.5公斤增产18.5%。

2.2贵州省区试结果

2014年平均单产鲜果穗980.8kkg/667m2g,较对照黔糯968增产13.4%,居11个组合第2位,5个点全部增产,点间变异系数CV为17.8%;2015年平均单产鲜果穗869.8kgkg/667m2,比对照黔糯968增产3.7%,居12个组合第3位,7个点4增3减,点间变异系数CV为13.5%;两年12个点次平均单产925.3kgkg/667m2,较对照黔糯968增产8.6%,增产点次9个,增产点次占总试点次百分比为75.0%。

3品种特征特性

3.1亲本特征特性

母本糯0233:株型平展,株高160cm左右,穗位高70cm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12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5厘米,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3cm,雄花护颖浅紫色,花药紫红色;雌穗花丝红色。籽粒紫色、糯质,穗轴白色。

父本糯2415:株型平展,株高216cm左右,穗位高80cn左右,整齐一致。雄穗一次分枝12个,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50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35cm,雄花护颖微紫色,花药浅紫色;雌穗花丝粉红色。籽粒白色、糯质,穗轴白色。

3.2杂交种特征特性

3.2.1生育期

2014年播种至采收鲜果穗生育期101.8d,比对照晚1.6d;2015年为98.0d,比对照早0.1d;两年平均为99.9d,比对照早0.8d。

3.2.2植物性状

幼苗长势强,两年平均株高249.2cm,穗位高103.5cm,株型半松散,保绿度76.0%,分蘖率2.1%,双穗率5.8%,空杆率为1.5%。雄穗一次分枝18个左右,雄穗最低侧枝位以上主轴长45cm,最高侧枝位以上主轴长25cm,雄花护颖浅紫色,花药紫红色;雌穗花丝红色。籽粒白紫相间、糯质,穗轴白色。

3.2.3穗部性状

果穗锥形,穗长20.2cm,穗粗4.7cm,秃尖长0.8cm,穗行数14.0行,行粒数36.4粒,籽粒紫、白色,排列整齐,鲜百粒重34.8g,鲜出籽率72.6%。

3.2.4品质分析

2014年感观和蒸煮品质综合评分为81.5分,居11个参试组合第5位;经贵州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测定:兴农糯3号支链淀粉含量为98.54%,蛋白质含量9.04%,赖氨酸2.08mg/g,色氨酸57.8mg/100g。

3.2.5抗性分析

2015年四川农科院植保所接种鉴定结果为高感大斑病、丝黑穗病、茎腐病和灰斑病,感小斑病,中抗纹枯和穗腐病,抗倒性好。

3.2.7DNA指纹检测

经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检测,兴试糯2017一致性为二级,叶片与种子相同材料的相似系数为0.984,相差位点数2。

3.2.8主要优缺点

3.2.8.1主要优点

兴农糯3号综合性状、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均较好,籽粒紫白色,外观品质好。

3.2.8.2主要缺点

品种属于中穗型品种,需合理密植才能获得高产。

4种子生产技术要点

亲本采用单穗套袋授粉进行原原种繁殖。

制种亲本用原原种按四级良种繁育体系进行,以确保亲本纯度,种子生产采用1:6~1:8行比法,母本播种出苗1叶1芯后再播父本,母本去雄宜早,含苞带叶去雄,密度为4000~5000株/667m2,人工辅助授粉,制种产量达200kg/667m2。

5杂交种栽培技术要点

种植田块需两犁两耙,使土壤平整细碎,同时备足底肥,用农家肥1500~2000kg/667m2,复合肥30kg作基肥。早春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或营养袋(块)育苗移栽为宜,种植密度为3500~4000株kg/667m2。

出苗后及时定苗、轻施苗肥、重施穗肥,N、P、K配合使用,三叶期匀苗、五叶期定苗,早春种植主要预防冻害,播种出苗后25d结合中耕除草第1次追肥,用尿素20kg/667m2、钾肥10kg/667m2,玉米在喇叭口期结合中耕培土施尿素20kg/667m2、钾肥5kg/667m2。

散粉结束20~25d后适时收获。

6适宜种植区域

贵州省适宜区的中上等肥力土壤作鲜食玉米种植。在茎腐病和丝黑穗病常发区慎用。

参考文献

[1]张泽志,唐光顺,夏娟娟,等.玉米杂交种兴农单5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J].种子,2015,34(8):111-112.

[2]代秀云,董亚琳. 优质高产糯玉米新品种吉农糯7 号选育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4, 22:43-44.

[3]贾恩吉,栾晓吉,董世龙,等.高产优质糯玉米新品种“中玉糯8号”选育报告[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3,35(4):501-504.

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x Corn Xingnongnuo No.3

XIA Juan-juan, TANG Guang-shun, ZHANG Zhe-zhi

(SouthwestGuizhouInstituteofKarstRegionalDevelopment,Xingyi,Guizhou562400,China)

Key words:Wax corn; Xingnongnuo No.3; breed; cultivation

Abstract:Xingnongnuo No.3 is bybrid purple-white wax corn variety crossed from male parent Nuo0233 and female parent Nuo2415 by southwest Guizhou Institute of Karst Regional Development, it has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 and high quality. to accelerate extenting,breeding an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wax corn Xingnongnuo No.3 was presented.

收稿日期:2016-05-08

基金项目: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苏湾种质和地方玉米种质改良及利用"(黔科合NY[2014]3019号);贵州省重大专项”玉米种质改良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应用"(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13]6022号)。

第一作者:夏娟娟(1983-),女,助理农艺师,从事玉米新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猜你喜欢
选育糯玉米栽培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浅论糯玉米苗期田间管理
自然栽培的味道
不同施氮方法对两种株型糯玉米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黑糯玉米果冻的加工工艺研究
拔节期追氮对鲜食糯玉米粉糊化和热力学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