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透光在夜景照明中的运用与表现研究

2016-03-10 11:00韬,翁
灯与照明 2016年1期
关键词:夜景玻璃幕墙灯具

范 韬,翁 季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内透光在夜景照明中的运用与表现研究

范 韬,翁 季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内透光是利用室内光线向外透射所形成的建筑夜景灯光形式,是城市夜景照明中重要的一种。在城市夜景照明要求日渐提高的今天,我们不应仅仅满足于能够照亮建筑,还应更多考虑到城市内涵体现、光污染、设备隐蔽与维护以及建筑美感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内透光照明在以上几方面都能较好胜任的结论,为内透光的运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夜景照明;内透光;运用;表现

0 引 言

城市立面照明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发展,至今,该系统已经日趋完善。各种新光源、新灯具相继投入使用,照明手法向着多元化发展。内透光照明也是其中的一种。当然,城市照明不应仅仅满足于建筑立面被照亮,而应有更深层次的要求,所以,需要在内透光照明上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1 内透光照明简介

1.1 概念

内透光是利用室内光线向外透射所形成的建筑夜景灯光形式,常见做法有两种:一种是利用室内既有的灯光,夜晚让光线向外透射,成为自然的内光外透;另外一种是在室内近窗处或需要重点表现其夜景效果的部位,如玻璃幕墙、柱廊、透空结构或阳台等部位专门设置内透光照明设施,通过室内载体或空间的反光透射,形成透光发光面或发光体来表现建筑物的夜景。随着近些年对光污染的反思,以及以玻璃幕墙为建筑立面的城市建筑形式逐渐增多,内透光照明手法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使用。

1.2 灯具选择及设置

灯具的选择上,内透光照明方式通常采用的是普通直管荧光灯,在不同的建筑部位也会根据效果需要适当调整灯具。灯具的位置设置在窗口或玻璃幕墙内侧,通过采用遮挡板等措施,避免从外侧和室内直接看到灯具和光源,并根据窗口或幕墙位置的不同和需要表现对象的不同而调整。当然,在通常的建筑夜景照明中,不会单独采用内透光的方式,而是和其他照明方式搭配使用以做到效果的最优化。

2 内透光照明的优势

2.1 从城市的角度出发

2.1.1 表现城市的活力

内透光是城市繁荣在夜间的外在表现,它的设计与审美水平则可以作为衡量这种繁荣是否真实、理性的标尺。居住建筑晚间随机而自由的光线从窗口倾泻下来,使街道富有生机,同时创造出鲜活的都市景观。商业橱窗内透光展示商业内部氛围,提升商业品质,也表现城市商业的繁华。写字楼内各个机构的工作业绩也可通过立面的内透光照明大致评价,甚至还能体现政府部门的全天候服务意识。可以看出,内透光相比其他照明方式更能体现整个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精神面貌。

2.1.2 适合高层建筑

由于技术的成熟、安全性能的提高以及经济利益的推动,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层出不穷,并且大多都披着玻璃幕墙表皮以表现自身的特性。高层建筑高度越高对外投光效果越有影响。如著名的巴黎埃菲尔铁塔,最早是设计外投光夜景照明。因塔高,照明效果不好,尽管使用的投光灯功率高达数千瓦,但也很难将塔体上部照亮。后来,改用内透光照明,将照明灯安装在塔架内部,从内部照明塔体,在塔体不同高度均安装了内透光照明灯,使塔体从下到上均能照亮,形成晶莹剔透、气势恢宏的照明效果。玻璃幕墙本身有利于内透光的表现,反之若将光源安装在地面,以仰角射向高层的玻璃幕墙,由于幕墙镜面的效果反射光射向上空,站在低处看幕墙,近乎一片灰暗。这种方式不仅效果不佳,还造成了光污染。

2.1.3 减少光污染

立面照明的泛光灯具一般都有较高的表面亮度,一旦进入视线范围,就会有眩目的感受,用外投光照明时,不论如何选择灯位和灯具光束角并控制投光角度,都可能会对某些方向或某些位置产生或多或少的眩光干扰,尤其是对被照明的建筑室内会产生严重的光侵害。而内透光照明由于选择了低功率、低亮度的光源,同时照明灯具又能进行良好的隐蔽安装,因而成为眩光干扰非常小的一种照明手法。

不仅如此,内透光照明还能最大限度减少光污染。外投光照明是通过建筑墙面对光的反射和散射来产生夜景效果,通常的立面照明都是由下至上向墙面投光,大量的反射光射向了与视线方向相反的天空,既产生了光污染,也减弱了夜景的设计效果,如果墙面是反射率较高的釉面砖或金属板时,射向天空的反射光分量就会更多。而内透光照明的用光方向则与此相反,柔和的光线还会投射到街道,提高了用光效率,使夜景照明的设计用光成为有效的景观灯光。

2.2 从照明设计的角度出发

2.2.1 减少照明设备的视觉污染

设计建筑物外立面照明时,如果采用外投光的方式,通常要安装很多灯具,多数情况下,这些灯具暴露在外边,或安装在地面的支架上,或安装在建筑物的立面上,虽然会尽量利用建筑构件和建筑立面上的变化来进行灯具的隐藏,但一般都无法保证灯具或其局部不被完全看到,暴露的灯具破坏了建筑景观的整齐和完美。纵观各城市的夜景照明,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长此下去,这类照明灯具必将成为城市景观环境建设中的整肃对象,由此,将对城市景观照明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由于内透光照明是将灯具安装在室内,所以这一问题在内透光照明中将被避免。

2.2.2 降低维护难度,节约维护成本

内透光照明的维护管理,与外投光照明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总的说来更方便、更安全。外投光照明有时是将灯具安装在建筑物本体上,对维护检修造成很大的不便。室外环境容易造成照明设备的污损,增加了维护的工作量。有时照明设备安装在地面的支架上,又可能增加人为损坏的几率,同时带来安全隐患。内透光照明设施的布置点多且比较分散,但大多位于室内窗口处,检修比较容易。安装在室内的照明设备减少了环境污染或人为破坏的概率,增加了使用的期限。

3 内透光照明的表现效果

3.1 建筑消隐化

在以玻璃幕墙为主要采光方式的建筑中,幕墙在夜间透出内部的光线,并且在光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通过人为控制的建筑夜景照明可更加彰显建筑的独特魅力。例如,许多建筑外檐的玻璃幕墙在内透光照明的映衬下会让人感觉仿佛消失一般,那些由玻璃所包裹或覆盖的建筑内部空间以及其中发生的行为活动被一览无余地展示出来,成为城市活力的体现。贝聿铭设计的法国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地下入口的玻璃金字塔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希望利用玻璃的透明特性以避免遮挡原有建筑物的立面,并希望玻璃金字塔在灯光的照耀下成为都市的焦点,从而吸引更多人来到拿破仑广场,让博物馆的生命从白天延续到夜晚。夜晚,在内透灯光的照射下,玻璃金字塔通体晶莹透亮,显得无比纯净轻盈,建筑本身的结构也因此弱化,而透出的温柔灯光和内部展品以及人们在内部的活动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3.2 景观多样化

以窗洞为主要采光方式的建筑中,内透光照明是以一个个窗口作为独立单元进行灯光设计,然后再构成一个整体景观。在某些便于统一管理的公共建筑中,各个单元的开闭受整体的控制,不同单元之间的相互组合可演化出极多的变化,用内透光方式设计的夜景即可演化出非常多的图案,更好地满足人们赏景时求新求变的心理,使建筑在不同时日以不同的夜景面貌来展示自身形象,烘托环境气氛。在另外一些建筑中,使用者的自由控制又为内透光照明带来另一种表现方式。人作为审美主体“再造”审美对象,根据室内各个房间、各个时段使用需求的不同,使用者会开启不同数量、不同光色的的灯具。虽然在整体上,在进行建筑立面设计之前应了解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窗口占据整个立面多大的面积,以及明亮和黑暗的窗口各占据多大比例。但具体到各个窗口,照明器的开启与否是自由的。由于使用者的这种“公众参与性”,建筑立面的机理和色彩在不同时段是变化的,使建筑空间形态产生了第四维的变化。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不仅观照、感悟、享受审美客体,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对夜晚的建筑立面进行再创作。

3.3 景观剪影化

影伴随着光产生,光赋予影生命的律动,非透明的主体在光的照射下能衍生出与自身相似的物体,随着主体的变化,透射到界面上的影子会有千变万化的效果。当内透光的光源设置在距离窗口较远的位置时,通过透明界面,观者只能看到内部的剪影。这就赋予了透明界面一种表演台一般的品质,将界面一侧物体与人的运动转化为或清晰或模糊的剪影。在夜晚室内光的透射下,人的活动便成为审美对象,或伴随着街道上车水马龙的喧嚣声,或伴随着幽径里草动虫鸣的戚戚声,窗口如同上演了各色各样的皮影戏,讲述着各色各样的故事,不仅丰富了夜间景观的层次,还体现了城市的活力。

4 内透光照明的局限性

当然,内透光照明有自己的特色和诸多的优势,但还是会有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不足是不可回避的,我们需要认清这些不足之处,以扬长避短。

4.1 需要提前的设计和安装

如前文提到,内透光照明通常都会采取各种方式在建筑内遮蔽光源,这就对内透光的设计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即在建筑设计阶段就需要对内透光照明进行设计,否则,待建筑设计好之后再加这些遮蔽设施,会增加安装的难度,也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建筑立面的美观。虽然现在很多照明设计是在建筑设计之后再完成的,但是内透光需要更精细化的设计,在建筑设计之后完成会产生很多问题。设计完成之后,安装的问题也不可避免。内透光照明的安装相比其他照明方式更加精细,每个窗户或者幕墙之后都要安装一组以上的灯具,所以其工作量是很大的,后期还要考虑到各窗口灯具的调试和维护,又是很耗时和费力的工作。不仅如此,要在每个窗户或幕墙后进行安装,需要获得相关的权限,如若建筑不能被统一管理,就会对安装和维护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所以内透光照明是需要提前计划设计的照明方式,后期增加有一定难度。

4.2 效果有限

虽然内透光照明方式有如此丰富的效果,但是相比其他照明方式,也有自身的局限性。若建筑可透光的面积相对较多,那么内透光有充分发挥的空间,但是若可透光面积较少,建筑表现的重点在于封闭面的材质和肌理,则只能配合外投光。所以,内透光的发挥很受建筑本身的影响,而其他照明方式在这方面受影响较少。不仅如此,内透光照明本身发出柔和的光线,若要在众多建筑中通过亮度等级的不同区分建筑的等级和层次,那么必须配合其他的照明方式,因为通过提高内透光的亮度完成区分必然会对建筑内的使用者带来很大的光干扰。所以,内透光照明方式也不是万能的,需要与其他照明方式密切配合。

5 小 结

综合前文所述,内透光更像是被精细设计的外投光,两者的原理都是通过投射光线到建筑,通过建筑表皮与光线的作用形成夜景效果,其差异在于灯具的位置及功率大小,但是带来的效果却大不相同。虽然各种照明方式有各自的高明之处,但显然内透光照明更能胜任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大都市需要,更值得被深入挖掘和开发。

[1]沈竹,陈飞虎.内透光——城市立面照明中的功能化方式[J].光源与照明,2006(2):1~3

[2]彭海英.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夜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3]王未.建筑光文化表现方法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

[4]程伟.建筑透明特征研究[D].同济大学,2006

[5]王锋.建筑照明设计的文化表意[D].北京工业大学,2006

[6]刘娜.场景空间景观艺术照明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

[7]安平,刘劲芳,王彪.建筑夜景照明的艺术营造方法研究[J].华中建筑,2016(1):84~87

[8]刘海燕.视感知光幻理论在夜景照明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4

The Research about App lic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Interior Transm ission Light in Nightscape Lighting

FAN Tao,WENG Ji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5,P.R.China)

The interior transmission light is one kind of building facade illumination which the light come from inside door,an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 in urban nightscape lighting.As the requirements of urban nightscape lighting increasing,we should notmerely contentwith the lightingmethod in building surface.we should considermore about the embodiment of the connotation of city,the light pollution,the concealment and maintenance of lighting equipmentand the aestheticism of architecture.Throug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nterior transmission light performswell in aspectsmentioned above.

nightscape lighting;interior transmission light;application;presentation

2016-02-1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507)

范韬,男,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夜景照明研究。

猜你喜欢
夜景玻璃幕墙灯具
不妨写夜景
灯具
浅谈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中的玻璃幕墙节能技术探究
高层建筑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技术分析
◆ 灯具
关于超高层建筑单元式玻璃幕墙技术的探讨
Lightroom让夜景照片更通透
灯具技术要求22条
解读GB/T 31728—2015《带充电装置的可移式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