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多峰教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经验浅谈

2016-03-10 15:48陈小朋郝继红
光明中医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药汤剂

陈小朋 郝继红



娄多峰教授治疗银屑病关节炎经验浅谈

陈小朋1郝继红2

1.河南风湿病医院风湿科(郑州 450045);2.河南省荥阳中医院皮肤科(荥阳 45010)

摘要:娄多峰教授从60多年的治痹经验中,总结出“虚邪瘀”治痹理论。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常见风湿病,特点是存在典型的银屑病皮损并伴有关节炎。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范畴,娄多峰教授认为银屑病关节炎的病机为气血亏虚、外邪侵入、热毒痰瘀,虚邪瘀贯穿始终,中医辨证常分为风寒阻络、风热血燥、湿热蕴结、肝肾亏虚;采用中药汤剂辨证治疗,疗效突出。对于银屑病关节炎娄多峰教授主张以虚邪瘀辨证治疗为主,兼顾综合治疗的杂合以治。

关键词:银屑病关节炎;虚邪瘀;中药汤剂;辨证治疗;杂合以治;娄多峰

银屑病关节炎是一种常见风湿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特点是存在典型的银屑病皮损并伴有关节炎。银屑病属中医学“白疕”范畴,《外科证治全书》云:“白疟,一名它风,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拆裂,血出痛楚,十指间皮厚而莫能搔痒。因岁金大过,至秋深燥金用事,易得此证,多患于血虚体瘦之人。”关节炎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60余年,创立了“虚邪瘀”[1]治痹理论,解除了万千患者的痛苦。对于银屑病关节炎,娄多峰教授采用中医药治疗,以虚邪瘀为理论基础,疗效突出。笔者跟师学习多年,现将其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1.1虚——气血亏虚气血亏虚是发病的内在因素。《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燥邪入侵机体发病;患者素体禀赋不足或者久病耗伤气血,致气血亏虚,经脉肌肤失养,干枯脱屑而发皮损,肢体关节不荣则痛;久病及肾,故肾虚,肝肾同源,肝肾俱虚,筋脉失养,不荣则皮肤脱屑、关节疼痛;气血亏虚者多责之于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脾胃虚弱者,脾虚生湿,湿久生热,湿热蕴结,血热内生,溢于肌肤则为皮损,波及关节则发为肿痛。

1.2邪——外邪侵入风寒湿热燥邪的侵入是发病的重要条件。《诸病源候论》提出:“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所生。若其风毒气多,湿气少,则风沈入深,为干癣也”,《外台秘要》云:“病源干癣但有匡郭……皆是风湿邪气客于腠理,复值寒湿与气血相搏所生。”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说明银屑病和痹证均与风寒湿等外邪密切相关;宋·严用和《济生方》中“肺毒热邪……生疮癣”,又重点指出热邪在本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素体阳盛体质,外感入内化热,导致血热,血热煎灼阴血,血热妄行,或者阴血亏虚,血虚生燥都可导致皮损,相应的关节肿痛因为热邪伤经络或血不养筋而发生。

1.3瘀——热毒痰瘀热毒痰瘀是发病的病理关键。疾病迁延日久不愈,久病多瘀、久病必瘀,湿热毒邪留滞不去,热邪煎液生痰,湿聚成痰,毒热耗血伤血,发于皮肤则为皮损、脱屑;日久生瘀,痰瘀互结,皮损缠绵难愈,阻于关节,损骨伤髓,骨质破坏,致关节变形[2];情志不畅,郁而化火,血分生热,炼津为痰,痰瘀互结外发为皮损和关节肿痛畸形。

总之,虚邪瘀作为银屑病关节炎的致病因素,相互作用机体后发病。娄多峰教授认为,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由虚邪瘀三者共同作用而成,气血亏虚是内在因素,血虚则无以濡养肌肤、关节,故可见皮损、脱屑、关节肿痛。风寒湿热燥等外邪乘虚入侵,与气血相搏,发于肌表则见皮损,发于关节则关节肿痛。热毒是本病发展中的重要病理产物,多由外邪入侵,正邪相争或邪久郁而化热或素体阳盛而生,热毒煎灼阴血,一方面阴血更虚,血虚则更燥;另一方面煎灼津血,化为痰瘀,发于皮肤和关节为病。本病病机为气血亏虚、外邪侵入、热毒痰瘀,虚邪瘀贯穿始终。

2 辨证论治

娄多峰教授在辨证治疗中,常教诲吾辈重视以下几点。①扶正乃治病之本,银屑病关节炎患者正气亏虚乃先决条件,主要包括气血津液等物质的不足,所以治疗时以滋阴养血、扶正固本为基本法则。②辨证准确收效方捷,疼痛呈游走性、放射性多属风邪偏胜;疼痛剧烈,局部欠温,得温则舒,多属寒邪偏胜;疼痛重着,属湿;痛处红热,属热;有外伤史,局部皮色紫黯,或疼痛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关节强硬,肿大变形,夜痛明显,舌质黯有瘀点,属瘀血。③谨守病机,勿轻易更方,本病非同急暴之病,其病势多相对稳定,病理变化及证候演变一般较慢,故不可轻易更方[3]。根据本病病因病机,提出祛邪、养血、清热、通络的治疗原则,常见证型和方药总结如下。

2.1风寒阻络多见于儿童或初发病例。主症:皮损红斑不显,鳞屑色白而厚,皮损多散见于头皮或四肢,冬季加重或反复,夏季多减退或消散,遇风冷则加重,得热则舒,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紧。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和身痛逐瘀汤加减[4]。药用生黄芪20 g,桂枝12 g,秦艽15 g,羌活15 g,桃仁10 g,红花10 g,乳香10 g,乌梢蛇15 g,川牛膝20 g,地肤子12 g,炙甘草6 g。本方祛邪药有桂枝、秦艽、羌活、乌梢蛇、地肤子,疏散风寒之邪;扶正药有生黄芪、川牛膝、炙甘草,扶正固本;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乳香、乌梢蛇,化瘀通络止痛。相对来说,本证型患者正气尚不虚,外感风寒之邪盛,瘀阻肌表明显。

2.2风热血燥主症:皮损遍及躯干四肢,且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皮损基底部皮色鲜红,鳞屑增厚,瘙痒,常有低热,关节红肿热痛,疼痛较为固定,得热痛增,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治法:散风清热,凉血润燥。方药:消风散合解毒养阴汤[4]。药用金银花20 g,蒲公英20 g,生地黄30 g,牡丹皮20 g,赤芍20 g,丹参20 g,蝉蜕10 g,石斛15 g,苦参12 g,知母15 g,生石膏30 g,地肤子20 g。方中祛邪药为金银花、蝉蜕,疏风解表;牡丹皮、赤芍、丹参凉血活血,化瘀通络;扶正药有蒲公英、生地黄、石斛、知母、生石膏,养阴清热。上述药物组方,兼顾虚邪瘀,达到散风清热、凉血润燥的功效。

2.3湿热蕴结主症:皮损多发于掌关节屈侧和皮肤褶皱处,皮损发红,表皮湿烂或起脓疱,发热,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下肢浮肿或关节积液,阴雨天症状加重,神疲乏力,纳呆,下肢酸胀沉重,舌质暗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热利湿,祛风活血。方药: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4]。药用苍术10 g,黄柏12 g,生薏苡仁20 g,秦艽15 g,羌活15 g,白鲜皮20 g,苦参12 g,土茯苓30 g,猪苓15 g,桃仁10 g,红花10 g,乳香10 g,川牛膝20 g。方中祛邪药有苍术、黄柏、生薏苡仁、白鲜皮、苦参、土茯苓、川牛膝、秦艽、羌活,祛湿热之邪;扶正药有苍术、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主要为健脾胃、补肾药;化瘀药有桃仁、红花、乳香,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本方中祛邪药分量最大,化瘀药次之,扶正药最少,且为具有扶正祛邪双重作用的中药。

2.4肝肾亏虚主症:病程长年迁延不愈,皮损红斑色淡,大多融合成片,鳞屑不厚,关节疼痛、强直变形,腰酸肢软,头晕耳鸣,舌质暗红,苔白,脉象沉缓,两尺脉弱,男子多有遗精阳痿,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月经错后。治法:补益肝肾,祛风活血。方药:大补元煎合身痛逐瘀汤加减[4]。药用生地黄18 g,熟地黄20 g,当归30 g,杜仲12 g,山萸肉12 g,枸杞子15 g,秦艽15 g,桃仁10 g,红花10 g,炙乳香10 g,羌活12 g,川芎12 g。补虚药有生地黄、熟地黄、当归、杜仲、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肝肾;祛邪药有秦艽、羌活,疏风解表;化瘀药有桃仁、红花、炙乳香、当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本证型以虚为主,所以补虚扶正为主,兼顾邪和瘀。

3 病案举例

患者,男,30岁,2007年12月14日初诊。患者四肢多关节肿痛伴散在皮疹、脱屑3年,在当地一直未明确诊断,口服止痛药缓解关节疼痛,间断外擦药膏(具体成分不详)治疗银屑病,病情时轻时重,近来病情加重,出现发热,37.5 ℃左右,浑身无力,银屑病皮损大面积出现,双腕、双踝关节肿痛,服止痛药效差。来诊诉低热37.5 ℃左右,乏力,腕、踝等四肢关节肿痛,躯干和四肢散在红色皮损,基底部有鳞屑,瘙痒,有脱屑,纳差,眠可,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细数。查ESR 76 mm·h-1,RF 14 IU·mL-1,ASO 126 IU·mL-1。中医诊断:白疕,风热血燥。西医诊断:银屑病关节炎。给予疏风清热、凉血润燥之剂,药用金银花20 g,蒲公英20 g,生地黄30 g,牡丹皮20 g,赤芍20 g,丹参20 g,蝉蜕10 g,石斛15 g,苦参12 g,地肤子20 g,土茯苓60 g,虎杖30 g,白鲜皮30 g,甘草3 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8年1月4日二诊,患者诉仍低热,37.0℃~38.0℃,乏力较前减轻,关节肿痛减轻,全身皮损有消退,纳眠可,二便调。守上方去土茯苓,加黄芪30 g,15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08年4月14日三诊,患者诉上药服后,发热消失,关节有疼痛,肿胀消失,银屑病皮损局限于躯干,整体病情稳定。因家庭条件有限,未坚持服药。为巩固疗效,2008年6月19日来诊,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复查ESR 28 mm·h-1,守二诊方15剂,水煎服。后病情一直相对平稳,自觉有反复时来诊守上方取药,间断口服,患者前后共来诊13次,后每次来诊取中草药10剂,末诊时间为2008年9月29日,末诊时除躯干散在几处钱币大小皮损外,无任何不适症状,纳眠可,二便调。后多次电话回访,病情无复发,生活自如。

4 讨论

银屑病关节炎(psoriatic arthritis,PsA)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关节炎或脊柱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遗传因素、感染、代谢障碍、内分泌障碍、免疫功能紊乱及外界刺激有关[5]。病变累及皮肤、关节、指甲及眼组织。银屑病与中医文献中记载的白疕、疕风相类似。本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病,美国的总患病率为0.1%,在银屑病中的发病率为5%~7%。根据我国1984年24省市600万人口银屑病流行学调查结果显示,银屑病总的患病率是1.23%,银屑病关节炎占银屑病的0.69%。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的男女之比为1∶(1.04~1.4),平均发病年龄32~45岁[4]。本病发病率高,病程缠绵难愈,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大,有一定的致残性。娄多峰教授认为,虚邪瘀三者是风湿病的三大致病因素,在风湿病病理演变中起着主导作用。临床以虚邪瘀阐释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可执简驭繁,把握本质;循虚邪瘀选药组方治疗风湿病,能得心应手,无失法度。娄多峰教授用虚邪瘀来阐明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病机:病因为虚邪瘀三者相互作用而致病,病机是气血亏虚、外邪侵入、热毒痰瘀,虚邪瘀贯穿始终。治疗上分别以黄芪桂枝五物汤、消风散、四妙散、大补元煎等方药加减变化,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娄多峰教授在辨证和用药上处处体现虚邪瘀,做到病因、病机、辨证、方药的虚邪瘀化。除了中药汤剂治疗,娄多峰教授还强调对于银屑病关节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杂合以治。本病患者常伴有心情忧郁、沮丧、恐惧等消极情绪,要进行心理护理和宽慰,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勇敢地和疾病作斗争。对于急性期银屑病皮损,可给予2%水杨酸软膏、10%~20%京红粉软膏等外擦;食疗方面予以低脂普食,忌鱼腥海发之品,忌酸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酒;强调有病早治、治未病。总之,娄多峰教授治疗风湿病60余载的经验非常丰富,虚邪瘀理论是重要武器,作为后辈当上下而求索,为攻克顽痹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2]王玉明,张秦,邵培培. 103例银屑病关节炎病机及证型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1,30(10):731-733.

[3]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论治风湿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36-37,1.

[4]娄玉钤.风湿病诊断治疗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328-329,324.

[5]黄烽.应重视对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与诊治[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17-219.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8.011

文章编号:1003-8914(2016)-08-1075-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对:曹雅坤2015-06-19)

猜你喜欢
中药汤剂
血府逐瘀汤加味而成的中药汤剂联合奥氮平治疗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
传统中药汤剂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大剂量清热解毒中药汤剂治疗伤口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按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分析
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汤剂的不可替代性
常规药物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护理方法
骨伤后肢体软组织肿胀采用中医推拿按摩手法并联合中药汤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汤剂对乳腺癌术后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