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地区棉田冬植马铃薯的优势及栽培技术

2016-03-10 03:14杨春安李玉芳唐志军王云高
棉花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棉田洞庭湖马铃薯

杨春安 李玉芳 唐志军 王云高

摘要: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地区近两年兴起的棉田冬植马铃薯的调研,总结了洞庭湖地区棉田种植马铃薯的优势,并介绍了以早熟适销品种、优质脱毒种薯、重施基肥、棉秆粉末加黑色地膜覆盖为核心的棉田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为积极推行棉薯轮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洞庭湖;棉田;马铃薯;优势;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3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2095-3143(2016)01-0058-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6.01.014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rise of planting potato in winter in recent two years in the Dongting Lake area of Hunan Provinc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 of planting potato in Dongting Lake area and introduced the light and 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ac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tton-potato rotation.

Key words:Dongting Lake; Cotton field; Potato; Advantage; Cultivation technique

0 引言

湖南省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棉花是湖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基于当前湖南省棉花生产面临的现状,急需一种新的生产模式来缓解当前粮棉争地矛盾。利用棉花收获后的冬闲地种植马铃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经过两年的试验与探索,总结出以早熟适销、优质脱毒种薯、重施基肥、棉秆粉末加黑色地膜覆盖为核心的棉田马铃薯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操作简便、省工节本、便于农民掌握,既提高了土地、光热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复种指数,又减少了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而且马铃薯茎叶作绿肥增强了土壤肥力。2015年4月,国内从事棉花与马铃薯研究方面的权威专家组到益阳市大通湖区进行了现场观摩与测产验收,充分肯定了这一种植的优势。

1 洞庭湖地区棉田冬植马铃薯的优势

1.1 得天独厚的气候、地力优势

马铃薯耐旱、耐寒、耐瘠薄、适应性广,生长所需温度较低、生育期短,出苗至成熟一般60~100 d。湖南省洞庭湖棉区有以下三个方面适合冬植马铃薯。首先,洞庭湖棉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热、水基本同季,特别是冬春气候条件较好,从11月至翌年4月,月平均气温为12℃~18℃,是马铃薯生长、结薯和块茎膨大较适宜的温度。其次,洞庭湖区近170000 hm2棉田在冬春季节多处于闲置期(部分种植油菜),农田基础设施价值得不到体现,冬季不种植会造成杂草丛生、加大来年田间杂草基数。再者,洞庭湖地区棉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有不少地方属于砂壤土质),特别适合种植马铃薯。

1.2 地理区位及季节优势

湖南省毗邻广东省,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含港、澳地区)副食品的重要供应地,而珠三角地区又是中国马铃薯消费极具增长潜力的区域和马铃薯出口的重要口岸。近年来,以马铃薯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和西式快餐业的蓬勃发展,为湖南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外市场空间。且在湖南洞庭湖地区马铃薯能春、秋两季种植,在供应季节上相对于北方和华南地区具有很强的互补优势。

2栽培技术

2.1 种薯选择

应选择早熟适销、丰产、商品性好、适应性广、抗病力强的脱毒品种。如中薯5号、费乌瑞它等,生育期60~75 d,用种薯2250~2625 ㎏/hm2。播种前进行种薯切块和药剂拌种,30~50 g的种薯可整薯播种,50 g以上的大薯则按每块30~40 g切块。切块时做到切刀消毒、切成楔状、每个切块应含1~2个芽眼。切块后的薯种可用石膏粉加农用链霉素和甲基托布津均匀拌种,并摊开晾芽。播前见光炼苗2~3 d,使伤口愈合再播种,炼苗时勿堆积过厚(不可超5 ㎝),以防止烂种[1-2]。

2.2 选地与施肥

棉花收完拔秆后,一是选择运输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二是整平畦面,并药剂除草;三是结合整地集中穴施或沟施基肥,可用专用复合肥1125 ㎏/hm2、尿素225 ㎏/hm2、硫酸钾750 ㎏/hm2(切忌用氯化钾作底肥或追肥),掌握一行肥料两行薯的原则开沟施肥,原有2 m宽的畦种三行薯的,必须在畦上开两行沟施肥。?

2.3 适时播种、棉秆粉末覆盖和盖黑膜

为了确保马铃薯高产增收,又不影响下茬作物(棉花),洞庭湖棉区播期控制在12月中下旬至元月上旬播种为宜。三行种植,行距35~40 ㎝,株距24~27 ㎝,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左右。将切块种薯偏离肥料处,切口朝上,芽眼朝下,按播种规格均匀单块摆放在播种沟内。播种后覆盖事先准备好的棉秆粉碎物,覆盖厚度8~9 ㎝,待雨后及时覆膜,并使用黑膜覆盖,以利提高土温、保温防冻、促进种薯早生快发,抑制杂草生长、防止土壤板结、保持土壤疏松透气等。在盖膜前,于畦面上喷施芽前除草剂(75%异丙甲草胺),以防止杂草发生。?

2.4 大田管理

2.4.1 破膜引苗 播种后30 d左右,幼苗开始出土,在幼苗达6~8片时,在出苗处将地膜破口引出幼苗。

2.4.2 植株调控 进入生殖生长前,视苗情(16片叶时)用多效唑或烯效唑450 g/hm2,兑水225 ㎏/hm2均匀喷雾,防疯长,减少赘芽,促进生殖生长。中后期为抑制植株徒长,防止早衰、延长叶片功能期、促进结薯,可喷施磷酸二氢钾3~4 g/L[3]。进入春季后,雨水较多,及时清沟沥水和畦面沟边除草。

2.4.3 防治病虫 危害春马铃薯植株最严重的虫害是蚜虫和蛴螬。防治蚜虫可用10%吡虫啉(大功臣)可湿性粉剂1包(8 g)兑水14 ㎏,均匀喷雾于叶片的背面。防治蛴螬用90%晶体敌百虫2250 g/hm2或500 g/L 的辛硫磷乳油1500 ml/hm2,兑少量水稀释后拌细土20 ㎏,制成毒土,在播种时施入种薯旁,并可防治其他地下害虫。马铃薯的主要病害有早疫病、晚疫病、青枯病和环腐病等,可采用福帅得(50%氟啶胺悬浮剂)喷雾防治,在马铃薯生长中后期每隔10~15 d喷雾一次[4]。

2.5 适时收获分级

一般4月中旬~5月上旬可收获上市,收获选晴好天气,拔除植株揭去覆膜,扒开棉秆粉碎物拣薯。收获后的薯块应适度放在太阳下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分级(100 g以上为一级,50~100 g为二级)包装上市。要尽量减少机械损伤,未包装的薯块放在通风阴凉黑暗处预贮,堆高不超过50 ㎝,避免薯块见光变绿,影响品质。

参考文献

[1] 门福义,刘梦云. 马铃薯栽培生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2] 杜培兵,杜珍,白小东,等. 同薯20号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马铃薯,2007,21(3):176-177.

[3] 顾成刚,顾成勇. 马铃薯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 新疆农业科技,2007(3):26.

[4] 白亚敬. 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0(9):119.

猜你喜欢
棉田洞庭湖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扁桃棉花间作对棉田牧草盲蝽发生与为害的影响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洞庭湖监测到18.3万余只越冬水鸟创下同步调查11年来新高
“火星马铃薯”计划
基于移动GIS的棉田朱砂叶螨预警系统
马铃薯主粮化
走失的棉田
美丽的洞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