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山保护区资源本底新增森林昆虫类资源——膜翅目姬蜂科

2016-03-11 17:49赵瑞桃裴应泰
甘肃林业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毒蛾普查甘肃

赵瑞桃,裴应泰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榆中 730117)

兴隆山保护区资源本底新增森林昆虫类资源——膜翅目姬蜂科

赵瑞桃,裴应泰

(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榆中 730117)

通过调查整理,发现兴隆山保护区本底和1993年森林病虫鼠害普查都没有记载的膜翅目姬蜂科昆虫4种,从而使保护区姬蜂科昆虫由原来的4种增加到8种,均属保护区首次发现,系保护区分布新记录,这些物种的发现,丰富了兴隆山保护区的物种资源。

新增;森林昆虫;资源

拔2003年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在全国开展了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兴隆山保护区也相应地在全区开展了普查工作,并于2005年12月提交了成果,之后对普查形成的成果继续开展研究,2013年9月经过专家评审,获得甘肃省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本次普查整理,发现《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和《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鼠害普查成果汇编》(1993年)中没有记载的4种膜翅目姬蜂科昆虫,在保护区属首次发现物种。

1 保护区动植物概况

兴隆山自然保护区气候特征表现为大陆性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林区年均温度4.1 ℃,≥10℃积温1 577.5 ℃,平均降水量621.6 mm,平均蒸发量918.6 mm,相对湿度68%,平均无霜期110 d左右,干燥度0.65。分布着寒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甸及草原6大植被类型,是甘肃省境内重要的基因库。保护区有动物1 295种,分属于219科,其中蛛蛛类87种14科,昆虫类1 048种155科,脊椎动物160种50科。高等植物120科452属1 032种,其中苔藓植物23科32属49种,蕨类植物12科19属25种,种子植物85科401属948种。大型真菌类19科55属109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马麝Moschus sifanicus、金雕Aguila chrysaetos、玉带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等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鸢Milvus korschun、大鵟Buteo hemilasius、普通鵟Buteo buteo、草原雕Aquila nipalensis、秃鹫Aegyius monachus、燕隼Falco subbuteo、红脚隼Falco vespertinus、雕鸮Bubo bubo、纵纹腹小鸮Athene noctua、蓑羽鹤Antropoides virtgo、狼Canis lupus chanco和省级保护动物赤狐Vulpes vulpes karagan、豹猫Felis bengalensis、黄鼬Mustela sibirica、艾鼬Mustela eversmanni等;二级保护植物的有星叶草Circaeaster agrestis、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等3种;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国内特有种有:大果圆柏Sabina tibetica、紫果云杉Picea purpurea、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榆中贝母Fritillaria yuzhongensis等5种[1]。

2 新增的森林昆虫

膜翅目Hymenoptera姬蜂科Ichneumonidae,是膜翅目的一个大科昆虫,总的来说属益虫[2]。

2.1台湾瘦姬蜂Diadegma akoensis (Shiraki)

姬蜂科瘦姬蜂亚科昆虫。

采集记录:兴隆山,Ⅵ.25,2 455 m。标本号:624200XL0097。寄主三化螟、螟蛉虫,在保护区还不得而知,以幼虫在寄主幼体内越冬。成虫喜白天活动,有时取食蚜虫的分泌物。

分布:陕西、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台湾、广西、云南等省,省内鲜有报道。

2.2舞毒蛾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disparis (Viereck)

姬蜂科黑瘤姬蜂属,该种是鳞翅目蛹的寄生蜂[2]。

采集记录:麻家寺,Ⅵ.15,2 351 m。标本号:6204200MJ0007。生存于棉田、稻田、菜园、柑橘园、森林。

广泛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甘肃也有分布,在保护区属首次发现。是鳞翅目害虫的主要天敌。寄主:赤松毛虫、马尾松毛虫、舞毒蛾、天幕毛虫、山楂粉蝶、柑橘凤蝶、菜粉蝶、侧柏舞毒蛾、臭椿皮蛾、雀茸毒蛾、樗蚕、油茶枯叶蛾、丝棉木金星尺蠖、大袋蛾、杨扇舟蛾、鼎点金刚钻、美国白蛾、桃蛀野螟、梨小食心虫等,此蜂以幼虫在寄主蛹内越冬,单寄生。

2.3野蚕黑瘤姬蜂Coccygomimus luctuosus (Smith)

采集记录:兴隆山,Ⅷ.4,2 350 m。标本号:624200XL0711。寄生性天敌,寄主除稻苞虫外,有野蚕、樗蚕、柑桔凤蝶、柑橘长蓑蛾、茶卷蛾、赤松毛虫、刚竹毒蛾、竹叶虫及杨扇舟蛾。根据国外记载,寄主还有天幕毛虫、舞毒蛾、家蚕、亚洲蓑蛾、大蓑蛾、美国白蛾、牧草毒蛾、薄翅绢蝶、山楂粉蝶、菜粉蝶等。从蛹内羽化,单寄生。寄主危害作物有水稻、棉花、柑橘等[3]。

分布:福建、贵州、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四川、台湾,省内鲜有报道。

2.4盘背菱室姬蜂Mesochorus discitergus Say

姬蜂科菱室姬蜂亚科昆虫[4]。

采集记录:兴隆山,Ⅷ.5,2350 m。标本号:624200XL0783、624200XL0787。本种为重寄生蜂,寄主:螟蛉绒茧蜂、粘虫绒茧蜂、拟螟蛉绒茧蜂、纵卷叶螟绒茧蜂、果蛾绒茧蜂、桑尺蠖内茧蜂等许多绒茧蜂和内茧蜂。从绒茧蜂茧内羽化,实际上此蜂早在害虫幼虫期体内已侵入蜂幼虫,单寄生。

国内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国外分布于朝鲜,日本,苏联,西欧,省内很少报道。

3 结论

通过对本次普查成果整理,发现《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和《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虫鼠害普查成果汇编》(1993年)中没有记载的膜翅目姬蜂科昆虫共4种,天敌膜翅目姬蜂科昆虫由原来的4种增加到8种,均属保护区首次发现,系保护区分布新记录,从而使保护区昆虫资源由原来的1 048种增加到1 052种。这些物种的发现,丰富了兴隆山保护区的物种资源,对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参考,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致谢:承蒙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贺春贵、王国利先生鉴定标本,谨致谢意。

[1] 裴应泰 潘世成.兴隆山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遗漏植物物种[J]. 甘肃林业科技,2016,41(1).

[2] 王香亭.甘肃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资源本底调查研究[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6.

[3] 严静君,徐崇华,李广武,张培义,高文呈,姚德富,李英梅. 林木害虫天敌昆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

[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中国森林昆虫[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0.

[5]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农业昆虫(下册)[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7.

The Newly Added Species of Ichneumonidae on Resources Baseline Survey in Xingl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ZHAO Rui-tao, PEI Ying-tai

(Gansu Xinglong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ureau, Yuzhong Gansu 730117, China)

The paper survey found the 4 kinds of insects of ichneumonidae based on the resources survey in Xiaol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se insect species are found in Xinglong Mountain for the first time and there is no record in the 1993 survey. The discovery increase reserve insects from four to eight enrich the species of Xingl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resources.

newly added; insects; resources

Q969.54+4.1

A

10.3969/j.issn. 1006-0960.2016.01.005

1006-0960(2016)01-0014-02

2016-01-06

赵瑞桃(1984—),女,甘肃岷县人,工程师,从事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毒蛾普查甘肃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如何防治肾毒蛾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