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2016-03-11 19:13李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李琳

摘 要:《园林树木栽植养护》是园林工程和园艺技术专业必修的职业能力必修课程。该文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目标,融入“6S”管理模式、多元化考核评价构建特色的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园林树木栽植养护;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3-04-130-03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Course of Landscape Tree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

Li Lin

(F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uyang 236031,China)

Abstract:“Landscape Tree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is one of vocational ability core courses for garde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horticulture technology majors. Taking Fu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this paper proposes the vocational ability oriented reform train of thought,constructing curriculum objective of combination of teaching,learning and doing,integrating into“6S”management model and diversified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to construct the characteristic teaching system.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Landscape Tree Planting and Maintenance;Teaching reform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培养人才已成为第一要务,尤其是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技能型人才职业针对性更强,专业的应用和实践要求更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实施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尤其是以职业岗位工作内容为依据来取舍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导向设置课程目标,已成为潮流和趋势。目前对于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有很多[1-2],但是每个学校的学生素质、师资力量与设备设施存在着差异性。为此,笔者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借助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平台,积极开展了课程改革探索。

1 课程建设的理念

1.1 以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建设课程 职业能力可以定义为:人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多表现出来的技能、经验、实践应用能力、知识、个人素质、态度等方面的力量。分析园林绿化施工养护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确定具有典型性的工作任务。在具体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选择贴合企业真实性的生产实训内容,由学生分组模拟园林绿化施工养护项目部的各组织成员,明确分工,开展实训锻炼。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行业与企业标准评价学生的成果,增加学生实践锻炼的真实感。同时,在教学组织中聘请行业和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到教学中来,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实训。关注行业发展、行业标准的变化和已就业学生的反馈,并与之相应的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2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开设与设计课程 我校现有阜阳林业技术推广研究所、江阴北国长林园艺场、上海天林园林有限公司、阜阳生态园、蚌埠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等2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每年学生有近400人次到企业进行教学实习,有效地保证了学生的校外见习和综合实训需要。由学校牵头,成立了行业、学校、企业三方人员组成《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课程开发小组。根据各方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并依托国家骨干院校建设,组织编写教材《园林树木栽培技术》、《园林树木栽培实训指导用书》,极大地促进了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2 课程目标的确定

2.1 工作任务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园林树木的有关基本理论(作用、分类、习性、观赏特性、园林应用等);正确识别和鉴定本地区常用园林树种,了解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熟练应用常见园林树木,具备园林树木栽植及养护的基本技能和正确应用园林树木的综合能力;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生产操作规范意识和安全意识。

2.2 职业能力目标 掌握各类园林树木的形态特征、分类、习性、分布、观赏特性、栽培方法及应用途径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栽培与养护在园林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熟悉掌握园林建设中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掌握常见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栽植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掌握常见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常规养护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掌握常见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栽植过程中的苗木选择、起苗、运输、栽植、成活期管理技术措施;掌握各类园林绿地中大树移植的相关技术措施及特殊立地下的栽植等相关技术措施;掌握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及其它常规养护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措施;掌握常见各类园林绿地中树木的安全性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措施;掌握常见各类园林绿地中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措施和复壮技术。

3 课程内容的选择

3.1 设计思路 根据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和园艺技术专业的“项目化、小学期、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园林树木栽植养护》课程设计遵循以岗位需求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基础,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依托,开展项目化教学和小学期技能强化。同时,按照园林树木生长与应用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实施分段式教学的原则,将课程划分为5个阶段。前4个阶段:在第4学期,根据园林树木生长的季节性和园林树木“识别—应用—栽植—养护”的时间顺序性将,学生分组,学习园林树木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园林树木栽植和养护管理;第3阶段:在通过“小学期”(花卉生产、园林绿化实习)在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熟悉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学会解决园林栽植养护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 本课程以园林树木识别、应用、栽植、养护等任务实施的工作过程为主线,从园林树木绿化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根据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指导方针下,经过对行业、企业深入、系统地调研分析,将教学内容整合为5个项目、23个学习任务(见表1),进而将“知识模块化,训练项目化”。按照我国园林过程分部分项原则,根据每个学习项目中园林树木栽植养护的工作顺序设置学习任务,每个学习任务是一个具体的工作情景,所有的工作任务完成后即完成学习项目的学习与实践。

4 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4.1 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组织模式 本着以“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内容,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过程”的建设理念,主要在学校园林绿化养护仿真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在教学组织安排上,按照“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于每个项目的工作任务采用“项目引导”→“分组讨论”→“实际操作”→“结果评价”的教学组织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打破以往教师为课堂主体、课堂理论讲述课后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学习者为施教主体,在教学中始终围绕以培养学生未来岗位核心能力进行展开。以项目作为引导,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主动权,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完成工作任务后的成就感。最后通过结果评价环节,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身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需要继续改进的地方。

4.2 践行“职业能力以导向、多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 首先,建成一个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将所有教学资料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公布,并设置学生讨论区与教师答疑区,方便学生在网络课堂中自主学习。其次,开展校内实训,组织学生到校内实训基地工作中进行实践训练,如项目五树木养护管理技术,可依托我院校园绿化养护工作,根据园林树木养护管理月历及周期开展实训教学;把学生的课外活动与园艺、园林技能实训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各种竞赛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对学生开展实践训练活动,将实践教学与技术服务结合起来。

4.3 “6S”管理模式护航,实现学生现场管理与企业无缝对接 所谓“6S”管理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项目,在日语中的罗马拼音分别为SEIRI、SEITON、SEISOU、SEIKETSU、SHITSUKEI、SECURITY。前5个项目起源于日本,安全(SECURITY)这一内容是由海尔集团根据管理的实际情况所添加[3]。目前,“6S”管理模式是企业提高员工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现场秩序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将6S管理运用到学校的各种公共场所,如教室、学生宿舍和实训场地等,能有效地调整和改善学校环境和状况,最重要的是能极大地加强各项执行能力,进而培养全校师生的良好工作习惯,提高工作效率[4],也为学生今后就业,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职业技能基础。

4.4 “过程考核与表单评价并重”的学习监控创新 项目化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和指标多样化,采用实践评价和理论评价一体化,阶段评价与目标评价一体化,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重点考核识别、应用树种的岗位职业技能,以及对园林树木栽植养护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具体考核评价构成见表2。

小学期综合技能训练的考核则以学生的实习表现、实习周记、实习报告、现场操作、实习成果、实习单位评价等考核因素综合评定。在小学期实施过程中,始终参照企业的考勤制度与绩效考核制度来管理学生。考核分以下2个部分:实习单位指导教师据实填写学生出勤考核表、绩效考核表、学生实习评价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占总成绩的60%;校内指导教师根据学生顶岗实习过程检查及实习报告填写学生实习考核表,签字并加盖公章,占总成绩的40%。

5 结语

《园林树木栽植养护》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本文力求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出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引入“6S”现场管理模式,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注重课程内容设置紧扣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将就业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反馈纳入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华森,符庆功.基于创新教育的园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3):257-258.

[2]郑慧俊,龚仲幸.高职院校树木栽培与养护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9):10418-10419,10421.

[3]张晓玮,龚雪梅.浅析6S管理模式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中的作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5:21-22.

[4]丁祝红.职业院校推行6S管理实践探索[J].职业,2011,33:20-21.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