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供热工程课程标准研究中的应用

2016-03-12 02:58宋喜玲马志彪焦同战
内蒙古教育·职教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PDCA循环

宋喜玲 马志彪 焦同战

摘 要:基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契机,响应鼓励教师制定课程标准的政策,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供热工程课程标准研究中,引入PDCA循环,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高度匹配,教学组织与实施科学合理,高效实用。本课程标准的研究,为本专业其他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供热工程;课程标准研究;PDCA循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2C-0083-02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的传达,各高等职业院校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重视,而各专业课程组教师更加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以期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的。在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标准的研究中,PDCA循环的引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PDCA循环简介

PDCA循环是瓦特休·哈特于20 世纪20 年代首次提出, 后来通过美国管理学大师爱德华·戴明博士得到广泛传播,俗称戴明环。其中P代表英文单词PLAN,D代表英文单词DO,C代表英文单词CHECK,A代表英文单词ACTION。 即:PLAN表示策划,包括方针、目标及计划的制定;DO表示实施,按照策划的内容进行具体工作的落实;CHECK表示检查考核,指在按照设定的目标检查实施的工作内容;ACTION表示总结反馈,指根据检查的结果,获得有效信息,反馈问题和成绩,同时对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再次运行PDCA循环解决问题,弥补不足。

二、供热工程课程内容的设置

位于严寒或寒冷地区的北方建筑的耗热量较大,供暖季较长,与供热工程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较多,且对其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该类地区的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中的供热工程课程通常是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该课程内容确定过程启用PDCA循环,如图1所示。

(一)用人单位调研分析

根据现代建筑业的发展需求,调用近五年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信息,进行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需求单位调研,分析了用人单位本专业毕业生比例,如图2所示。

(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课程内容设置

通过与调研单位发放问卷,掌握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要求,整理供热工程课程内容的设置,具体见表1。

(三)供热工程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匹配度分析

通过对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中与供热工程有关岗位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按照工作年限统计调查结果,得出供热工程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匹配度,即:匹配度=供热工程课程提供思路及方法的工作任务/与供热工程有关的工作任务。

供热工程课程内容的设置本着够用为主,适用为度的原则。同时,根据新技术的发展,进行调整更新,保持先进性。如:由于在民用建筑中供热系统的热媒以热水为主,故在内容设置中加强了热水供暖系统的内容,弱化了蒸汽供暖系统的内容。另外,随着专业规范的更新,补充了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等内容。

经过对内容的多次调整,得到较高的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匹配度,如图3所示。

三、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确定好课程内容后,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至关重要。在课程教学组织中始终贯穿“做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如何用”的思路,以行业和岗位需求为导向,序化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组织与实施中再次应用了PDCA循环,如图4所示。

(一)合理的教学组织安排

本着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学习规律,根据工作任务的要求,将供热工程课程内容序化为4个学习模块,18个学习单元,总学时90课时,其中理论60课时,实践30课时。供热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供热工程课程属于理实一体化课程,不仅有较深的理论性,也有很强的实用性。因此,在供热工程课程组的师资队伍“双师”比例应为80%以上,应有充分的实训资源可调用。

(二)有效教学方法及教学资源的利用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调用了不同的教学资源,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

如:对于室内供暖系统施工图识读部分内容教学采用现场教学法,把课堂扩展到校内实训室或施工工地,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现场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吸收相关知识。又如:室内供暖系统施工图设计内容采用项目教学法,即以项目为中心,组建学习小组,由教师引导(讲授),学生分组讨论,确定方案,查阅参考资料,完成给定项目。

(三) 分析考核结果,完善教学组织

供热工程课程内容具有理实一体化特点,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更需重视过程考核,体现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团队协作中的与人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及承担任务量的多少。故该课程考核中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试卷、实训)占40%。

对样本班进行考核结果分析,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组织,使该课程的教学组织科学化,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四、结束语

供热工程课程内容设置通过引入PDCA循环,实现了按照职业岗位需求设置课程内容,达到了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的高匹配度。供热工程课程组织与实施中引入PDCA循环,保障了教学组织的合理性、科学性。

供热工程课程包含内容比较广泛,实用性强,课程标准的制定比较困难。但通过引入PDCA循环,使得课程内容设置有序、佐证规范、数据翔实,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可控、目标性强、教与学的效率大幅提高。

基金项目:2015年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基金课题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供热工程课程标准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B1516;2015年中国建设教育协会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建筑类高职课程相关性及其隐式载体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5127。

参考文献:

[1] 朱伟强.“基于课程标准”:内涵和意义[J].当代教育科学,2006,(8).

[2] 国向云.PDCA循环在高职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3).

猜你喜欢
PDCA循环
基于PDCA循环的现代质量管理教学改革探索
浅析PDCA循环管理思维在高职学院教研室工作中的应用
督导制下PDCA循环的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应用于
PDCA循环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实际运用
基于PDCA循环的国家电网公司品牌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TQM在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