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2016-03-12 02:04木塔力甫祖农
当代医学 2016年19期
关键词:尿激酶肝素溶栓

木塔力甫祖农

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探讨

木塔力甫祖农

目的 讨论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进行治疗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

急性心肌梗死指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以后引发局部位置形成血栓,其是心肌严重缺血与坏死所引发的一种较为常见的危急重症,本身具有发病迅速、致残率高以及致死率高等特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1]。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主要体现为心电图变化、胸部剧烈疼痛以及心肌酶指标异常升高等现象。临床中通常采用静脉溶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然而因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医疗设施与医师的要求非常高,静脉溶栓就成为许多基层医院首选的治疗方案[2]。有研究提出,在口服阿司匹林、静脉滴注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具有理想的临床疗效[3]。鉴于此,为进一步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方案,本文回顾性分析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将治疗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新疆喀什泽普县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职工医院急诊科2013年12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与观察组(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各23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8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56.3±7.2)岁;高侧壁梗死患者为4例,前间壁梗死患者为5例,前壁梗死患者为6例,下壁梗死患者为8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9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5.8±7.5)岁;高侧壁梗死患者为3例,前间壁梗死患者为7例,前壁梗死患者为5例,下壁梗死患者为8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梗死部位等基础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当患者入院通过确诊以后,立即给予吸氧与心电监护,然后在第1天口服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以后改为每天100mg。综合参考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他汀类调脂药品、β受体阻滞剂或者ACEI类药品,同时静脉滴注极化液与硝酸类药品[4]。持续治疗7d。

1.2.2 观察组 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基础上进行静脉滴注150万U尿激酶+100mL生理盐水,滴注在0.5h以内完成。当尿激酶(丽珠集团丽珠制药厂,国药准字H44020646)滴入完成6h之后,在给予0.5mL低分子肝素钙(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0)进行皮下注射,每天2次。持续治疗7d。

1.3 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依照冠状动脉造影针对患者溶栓后再通状况来实施疗效判断。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等级为Ⅲ~Ⅳ级,进行溶栓治疗2h以内胸痛症状完全消失,ST段的回降情况在50%以上,CK-MB峰值、再灌注心律失常提前到14h以内;有效: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等级为Ⅱ级,行溶栓治疗2h以内胸痛症状有所缓解,ST段的回降情况在50%以内,K-MB峰值、再灌注心律失常提前到16h以内;无效:患者行溶栓治疗2h以内胸痛症状没有任何变化,ST段没有出现回降的现象,患者在7d内死亡[5]。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实施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治疗,对照组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6.52%(13/23);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21/2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中出现3例休克,4例心律失常,4例急性肺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47.83%(11/23);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休克,1例心律失常,2例急性肺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7.39(4/23)。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血流处于长时间的中断状态,引发心肌细胞出现缺乏血供现象,最终致使局部心肌严重缺血或者坏死的病理变化进程。临床主要体现为呕吐、恶心、出汗、发热以及胸痛等症状,继而引发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症状。发病急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特征,致死率极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6]。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的重点在于将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开通,以此来恢复心肌灌注,减少梗死的避免,实现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目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因为可以有效弥补溶栓治疗中存在的不足,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因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医院医疗设施条件与医师技术水平的要求非常高,许多基层医院往往都无法满足相应的要求,所以在基层医院的治疗中仍然是以溶栓治疗为主。

尿激酶主要是通过从人肾组织培养与健康人尿中分离这两种途径所获取的酶蛋白,针对新形成的血栓,其具有见效快、效果理想的优势,同时还能够针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的抑制,能够实现预防血栓形成的目标[7]。作为一种成本相对较低的溶栓药品,尿激酶在临床中的应有非常广泛,能够把纤溶酶原直接转化成纤溶酶,发挥溶栓的效果,实现溶解血栓的目标。低分子肝素钙具有t1/2长、生物利用度高等优势,同时具有较低的抗凝血因子Ⅱa或抗凝血酶活性以及较高的抗凝血因子Xa活性,能够对血小板凝聚产生抑制作用,减少患者出血的时间[8]。通过两药联用可以显著促进患者血管再通、血栓溶解,并且可以减少心肌梗死面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本组研究数据当中,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预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赵蓓,刘利峰,刘瑛琪,等.冠状动脉内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支架植入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5,23(8):661-665.

[2] 张明亮,靖树新.1150国产瑞替普酶与尿激酶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6(22):50-51.

[3] 石蕊,姜铁民,赵季红,等.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临床随访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20(23):2619-2622.

[4] 刘俊东.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5(11):1110-1111.

[5] 吕俊远,王磊,李晰,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Meta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8(9):1110-1115.

[6] 杨景虎,马红蕾.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4,10(6):663-665.

[7] 刘浙波,夏豪,童随阳,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疑难病杂志,2015,9(2):191-195,197.

[8] 李雁君,李针,刘超,等.尿激酶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14(3):163-16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9.022

新疆 844804 新疆喀什泽普县塔西南勘探开发公司职工医院急诊科 (木塔力甫祖农)

猜你喜欢
尿激酶肝素溶栓
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应用效果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机械溶栓结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的观察与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尿激酶溶液冲洗应用于四肢软组织缺损的研究
肝素结合蛋白在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