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做活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文章

2016-03-12 01:46赵林柱武彤洲
河北水利 2016年7期
关键词:抗旱防汛节水

□赵林柱 武彤洲

做好做活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水文章

□赵林柱 武彤洲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城乡经济建设的转型升级,邢台市经济社会将快速发展,城镇化不断加快,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严格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水环境,真正做好、做活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文章,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1.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把水文章做“细”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节水是根本,节水型社会就是要把节水做“细”,水资源管理粗放向精细化转变,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严控地下水开采,逐渐实现地下水位的回升。

1.1 做好水资源利用规划

立足本地实际,以水定需(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编制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规划、“一城五星”浅层水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统筹协调好全市水资源利用,实现水资源科学分配和合理利用,确保人口、经济与水资源环境均衡发展。

1.2 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一是严格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坚持把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严控用水总量,优化水源配置,重点做好各用水户的年度用水计划管理工作,构建重点用水户监控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二是严格落实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推进节约用水,遏制用水浪费,严格取水计量设施监管,鼓励使用非常规水、用足用好外调水、优先配置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有效保护深层水和岩溶水,着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严格落实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在全市开展入河排污口全面清理工作,建立详细的企业排污情况台账,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明显提升。四是加强水资源监控。全面加强地下水管理工作,建设取用水户和地下水位监测监控项目。五是加强水资源费核定征收。在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全部关闭自备井;在地下水超采区,严禁新打机井;其他区域严格审批。

1.3 积极推广利用非常规水

一是积极利用再生水。据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循环使用,这就意味着,通过对再生水的充分利用,可使城市供水量增加50%左右,既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又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二是合理开发利用市区浅层3000万m3的水源,减少岩溶水的使用量。三是推广利用微咸水。交替使用淡水和微咸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微咸水也可以直接用于一般工业的循环冷却水、铸造及水泥制品等。可弥补淡水资源不足,促进缺水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平原区微咸水储量3.2亿m3,现在利用量不足可利用量的5%,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1.4 积极推广节水技术应用

一是全面推进城市节水,开展节水型公共机构和节水型居民小区创建活动,加大节水设备和器具的研发推广力度。二是大力发展农业节水灌溉,推广引进喷灌、滴管、微灌等节水型灌溉技术和设施,加快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通过农田水利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程,加快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农田灌溉有效利用率。三是推进工业节水,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改造。组织工业节水示范工程,大力推广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工艺和技术,淘汰高耗能、高耗水等落后产能,培育节水型企业和工业废水“零排放”企业。

1.5 创新节水机制体制

一是促进综合水价与外来水价格的平衡,鼓励使用外来水。二是提高自备井水费,扩大利用地下水与利用地表水的水费价差幅度,鼓励用户使用再生水、微咸水和矿井疏干水等非常规水源。三是提升农村饮水品质,建立完善阶梯水价,促进广大群众自觉节水,树立节水意识。四是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保障灌排工程良性运行,降低农民水费支出,最终促进农业灌溉节水。

2.努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把水文章做“活”

维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六水统筹,鼓励使用非常规水、用足用好外调水、优先配置地表水、合理开采地下水、有效保护深层水和岩溶水,通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把全市水资源用“活”。

2.1 完善水资源配置工程

一是结合地下水超采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施河湖连通水网建设,加快构建南北相通、东西相连的“十纵六横”水网体系,建立贯通水库水、河道水、引调水、地下水、中水的输水网络,实现河、库、渠、沟、塘相通。二是加快建设配套节制性工程,充分发挥河道、坑塘引蓄排灌作用,实现水资源有效调控。三是充分利用区域内已建成的各类水源工程、农村蓄水池等,结合应急水源和农村饮水等工程,通过建设必要的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实现大中小微型工程联网互补,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四是谋划“邢台市引黄灌区”、“尖冢扬水站临威灌区”两个30万亩以上大灌区,争取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切实解决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水引得来、存得住、用得上。

2.2 做好水源引调工程

一是加强蓄水工程建设,对现有渠道和坑塘进行清淤、清理,定期维修一些蓄水节制闸,尽量多地存蓄雨水,用于灌溉或补充地下水。二是认真谋划青山水库、八里庙水库、开发区上东片区、桥东区塌陷区水库工程,争取纳入南水北调调蓄工程;积极探索南宫地下水库建设可行性。三是充分利用引黄调水和南水北调工程,争取更多用水指标。引调外来水,是破解水资源极度短缺问题的关键。引调水包括:东线引黄工程,利用引黄干渠工程体系,向东部临西、清河、南宫等县市引水,可提供生态和农业用水1亿m3左右;西线引黄工程。借助邯郸市已经建成的水网,利用洺河、留垒河、滏阳河、老漳河、老沙河等河渠工程体系,可向中东部南和、任县、隆尧、巨鹿、广宗、平乡等10县区引水1亿m3以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年均分配邢台用水量达3.3亿m3。总引调水可达5.3亿m3以上,基本可以弥补地下水超采量。

3.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把水文章做“美”

3.1 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动山丘区生态经济发展

积极争取更多项目,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山丘区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种植经济林果,发展林下经济,使广大群众从治理水土流失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3.2 做好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一是结合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重点向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规模化经营倾斜,推动土地由散户向大户流转,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档升级。二是认真做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积极谋划农村水质提升项目,确保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心水。

3.3 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生态效益

一是大力推进水生态修复工程、百泉泉水复涌与湿地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全市实现地下水位逐步回升,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二是做好河道清淤疏浚以及排污口、垃圾点整治,积极推进河渠坑塘综合开发,打造沿线水生态经济,提升城市水承载能力和水景观。三是积极申报水利风景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利风景资源,提升水利形象。四是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水源地的保护。

4.全力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把水文章做“实”

邢台市雨量年际变化悬殊,年降水80%集中在6~8月,尤其在“七下八上”强降雨非常集中。1963年内丘县獐么村暴雨,7日降水2050mm,是亚洲内陆降雨量最高记录;1996年邢台县野沟门村暴雨,1日降水619mm;2000年邢台县坡底村暴雨,日降水320mm。暴雨点多在西部山区,由于山区植被差、坡度陡,洪水产流、汇流快,峰大势猛,加上丘陵至平原河道源短流急,断面突窄,堤防易漫溢、决口,破坏性极强。把防汛工作做“实”,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4.1 加强防汛抗旱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机构,各县市区要有抗旱服务站,防汛机构要延伸到乡和村,建立市县乡村四级防汛抗旱队伍。二是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依法履职,逐级分部门落实。三是要制定各类防汛抗旱预案,并及时评估、修订、完善,特别是要抓好基层预案的编制工作,力求实用,有针对性、可操作。四是不断提高防汛抗旱信息科技水平,积极推广如前线指挥平台、卫星电话、三维电子地图等先进适用的防汛抗旱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4.2 加强水利工程措施建设

一是加强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工程,特别是险工险段等易出险段,加固河道堤防,提高中小河流防洪标准。二是加强对小型水库的堤坝、涵闸等水利工程的检查、维修、治理。三是抓住国家对蓄滞洪区投资建设的机遇,全力推进宁晋泊大陆泽滞洪区安全工程建设,坚持科学建设、合理运用滞洪区,规避洪水风险。四是加快实施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好用好水源工程,完善水资源调控和供给体系,提高抗旱保障能力。

4.3 加快水利非工程措施建设

一是加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和管理,整合水务、水文、气象、国土、安监等部门信息,建立信息共享、数据准确、反应灵敏、传输迅捷的防汛抗旱信息平台。二是完善突发灾害性天气预警和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第一时间通过电视、互联网、手机短信、广播、喇叭等各种手段和渠道发布预警信息。三是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开展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努力提高各级指挥人员的指挥决策水平,提高各级防汛部门的参谋水平,提高基层队伍的查险抢险水平。

4.4 加强防汛抗旱保障建设

一是强化应急队伍建设。坚持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模式,充分依托抗洪抢险专业部队、地方抢险专业队伍,充分发动群众,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强群众性抢险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与军分区和武警支队的沟通联系,及时通报汛情、险情,切实发挥部队在抗洪抢险中的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二是加强防汛物资储备。足额储备防汛物资,做到存放有序、调度灵活,及时补充更新。重点险工险段等易出险部位要定点存放,有备无患,关键时刻做到“拉得出、用得上”。

5.全力推进水利依法行政,把水文章做“严”

长期以来,水利发展过程中的“重建轻管”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轻管”反映在水利的行政监管、社会管理分量轻、力量弱,尤其在水行政执法方面,执法不力、执法不严、多头执法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先后出台3个“最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水利执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推进水利综合执法,已成为水利部门强化水治理、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建设法治政府部门的重要举措。

5.1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全力打造一支集执法、管理、收费于一体的高素质、严纪律的水行政执法队伍。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水行政执法人员的办案水平,夯实执法基础。

5.2 加强水利法规建设

根据水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建立完善水政监察、责任追究等办法,严格规范和约束执法人员的行为,树立起“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意识。

5.3 加大执法力度

一是扎实开展河道现代管理体系建设专项行动,切实解决河道“没人管、管不住、管不好”的问题,提高河道行洪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深入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治理,有力地震慑和打击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取得显著成果。切实维护正常水事秩序。三是认真开展水保执法专项行动,对重点工程造成水土流失的要严格督查。四是积极开展自备井关闭专项行动。

5.4 加强法制宣传

建立长效宣传机制,做到集中宣传和日常宣传相结合、城市宣传与农村宣传相结合,特别是要加强对农村、灌区等基层的水法规宣传,搞好法律咨询服务,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构建人水和谐发展。□

2016-06-04

赵林柱,男,汉族,邢台市水务局,副调研员。

武彤洲,男,汉族,邢台市水务局,科员。

猜你喜欢
抗旱防汛节水
坚持节水
夏季防洪防汛
节水公益广告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防汛当前莫添乱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浅析在防汛抗旱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