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迁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评价

2016-03-12 01:46高源刘占兵
河北水利 2016年7期
关键词:迁西县水窖十二五

□高源 刘占兵

“十二五”时期迁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评价

□高源 刘占兵

通过对迁西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评价分析,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评价;存在问题;建议措施

迁西县总面积1439km2,沟壑纵横,干旱缺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十年九旱。境内贫水地区广,地下水含量小埋藏深,缺水村庄较多,水浇地面积较少。“十二五”期间,中央、省市及地方政府累计投入专项资金3.4亿元,实施惠民工程: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85处,解决了14.32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建各类节水灌溉工程195处,增加山和林灌溉面积2.85万亩;建水利闸桥23座;建水窖、水池1.2万个,蓄水21.6万m3,控制灌溉面积2万亩。

1.工程建成后的效益发挥情况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不仅为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也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林果经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极大提高了水库的调蓄洪水和防洪保安能力;节水灌溉工程实施后,板栗树比采用节水灌溉前亩均增产15kg,蔬菜亩均增产500kg,且品质有较大提高。滴灌工程节水效率达56%,管灌工程节水效率达46%,大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水利闸桥工程的实施有效解决了当地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同时,提高了河道的行洪能力,保证当地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集雨水窖特别适合燕山山地建设。投资千余元即可控制山地面积2~3亩;施工工艺简单,抗旱增产效果好,此外,可与滴灌等高效节水设施相配套,提高工程设备利用率。

2.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经验做法

一是抓住国家重点投资机遇期。“十二五”期间,中央高度重视小型农田水利,大幅度增加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规模,力求“最后一公里”问题。县委、县政府把加快“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作重中之重,将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改善民生、为民造福的重要实事来抓,在中央和省加大对农村水利投入力度的同时,县财政配套力度也在加大。

二是做好项目的前期谋划工作。围绕中央新增投资政策,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作好基础数据调研,为项目实施做好准备,一旦国家资金支持,即可包装、捆绑项目,为小型农田水利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是营造工程建设良好氛围。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更大条件的改善。项目规划设计中广泛听取基层群众的意见,谋划兴建符合农村实地,群众满意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工程建设中,坚持调动受益群众的积极性,因势利导,营造多渠道筹措资金,群众投工投劳,投入到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氛围。

3.工程运营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3.1 工程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对比平原区工程投资,上级补助资金严格按投资比例拨付,对山区并无侧重。地方财政受资金所困,县级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加之农民群众自筹资金困难,大多以投工投劳形式完成配套。现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由各乡镇、村负责管理,管理费用和维修费用都无法支出,农业用水水费无法征收。

3.2 农村劳动力投工投劳数量逐年减少

长期以来,农民认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是水利部门和政府的事,缺乏全民意识;部分农民对投工投劳抵触较大;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农村劳力不断减少,对工程建设十分不利。

3.3 缺乏灌溉补偿制度

农村群众水商品意识较差。小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畏难情绪,如用水计量收费中部分村水费收缴困难。有些村组仍存在重建轻管倾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管理组织不够健全。

3.4 工程技术方面存在短板

一是选址问题,有些工程集雨面积小,稍干旱年份,蓄不满水,影响效益的发挥。二是有的水窖距地表太近,防冻问题考虑不充分,影响工程使用年限。三是水窖因使用管理及修建质量等原因,渗漏严重。四是管理不善,水窖盖部分丢失,存在安全隐患。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在促进地方水利发展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实施中应统一布局,实现具域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效益最大化。将资金向纯山区县倾斜,加大补助资金比例。同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促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

2016-05-11

高源,男,汉族,迁西县水务局,工程师。

刘占兵,男,汉族,迁西县水务局,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迁西县水窖十二五
母亲水窖二十周年
大爱无声情更浓——记河北省人大代表、迁西县滦阳镇铁门关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福
新型混凝土钢丝网薄壳水窖的设计及施工
河北省迁西县靴脱崖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意义
集雨式小水窖建造技术研究
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支持下的作物生长适宜性评价:以迁西县板栗为例
迁西县农户板栗收入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