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办高校的筹资现状与问题研究

2016-03-12 18:04蒋万瑞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筹资民办高校

蒋万瑞

摘 要 我国的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一样,是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民办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但经费筹集困难一直是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成为制约民办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阻力。为了推动民办高校的发展,如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开拓更多筹资渠道,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中国民办学校筹资现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筹资难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民办高校 筹资 筹资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经过了至今多年曲折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来,各级各类民办教育快速发展。由于我们国家民办教育真正的恢复和兴起时间还不长,我们对民办教育发展的规律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有关民办教育的政策法规还不健全,已有的法规政策虽然也有不少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为了推动学校的发展,进一步拓宽筹资渠道已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如何获取更多的资金与发展自身匹配的筹资方式就必须积极开拓多元化的筹资渠道、获得更多社会上的支持。本文主要研究民办高校的筹资问题(不包括独立学校),对促进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相关概念

关于民办高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是这样规定的:“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适用本法”。民办高校的三个特点:一是其办学主体为非政府组织或个人;二服务对象是面向全社会的;三是经费的主要来源为非财政性的教育经费,由学校通过其他方式来自筹取得。

筹资,顾名思义就是筹集资金的意思。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基本功能,作为民办高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发展高科技、提供高水平服务的任务。同时,培养人才、创新知识也是民办高校的基本职能。可以说,能否成功融资就成为民办高校能否发挥其功能的关键。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民办高校的资金筹集问题,充分重视筹资在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2我国民办高校筹资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2.1民办高校的发展现状

新中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其中又有波折,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办高等教育方面,民办高校数仍在持续上升,截至2014年7月9日,普通高等学校2246所(包括民办普通高校444所),比2013年增加48所,增长率为2.18%,比2013年下降0.63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民办普通高校444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19.77%,自2010年以来,呈逐年增加趋势。2014年普通高校增速下降,民办普通高校占比逐年增加,说明民办高等教育学校在复兴。

2.2民办高校筹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主要筹资方式有:学费、政府资助、银行贷款、企业投资、社会捐赠、后勤社会化。愁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主要筹资渠道单一,资金短缺,虽然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筹资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但办学经费仍以学费收入为主,在经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

表1:2010年民办高校教育经费收入情况表(千元)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11)》

银行借贷渠道狭窄。企业和个人的任何形式的借贷申请都需要提供符合规定的抵押担保,以减少银行借贷面临的市场风险,民办高校贷款也不能例外。

民办高校筹资环境不完善。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准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社会以及个人等来共同承担。但由于当前我国有关民办高校教育筹资的相关政策并不是很完善,而且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弱,资助也很少,因此当前民办高校筹资形势严峻,筹资环境不利于民办高校的筹资发展。

2.3民办高校筹资问题的原因分析

法律政策不够完善。在我国民办高校产生发展的近30年里,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发展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式法律,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缺乏法律保护。

民办高校的营利性不明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内容与民办高校实际办学现状不协调造成了民办高校筹资营利性的不明确。从民办高校自身发展运营来看,在现阶段民办高校经费单一,基本上靠学费的情况下,办学的初衷则要求更多的资本投入与产出的效果评估。但从法律方面看来,考察民办高校更多的是注重其社会公益性。 (下转第52页)(上接第34页)

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不够。国家对民办高校除了微薄的补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公共的财政资金支持。因此我国的民办高校一开始能够依赖的资金来源就是社会力量办学。此外民办高校在政府财政性经费投入不足甚至减少的情况下,只有面向社会,争取更多的市场性资源,才能为民办高校取得更好的发展。

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发展支持不够。在我国高校募集捐赠数量有限,社会捐助未成气候。

3解决民办高校筹资问题的对策

3.1完善多元化筹资渠道

(1)加强银行与学校合作:现阶段我国不允许民办高校发行债券和股票,向银行贷款仍然是民办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建设性的发展校办产业是民办高校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

(2)民办高校在专业性方面比公办高校更具备自主权,因此民办高校应积极地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针对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样,学校既可以争取到企业的经费支持,又可以给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3.2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支持力度

在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这就使民办教育机构获得了与公立教育机构同等的法律地位。首先,在现有的民办教育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公平性的角度加大对民办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建立完善的民办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其次,要重视民办高校的规划发展,加大政府对民办高校的政策导向。另外,政府可以不断从税收、融资制度、学生奖学金等方面加大对民办高校的直接财政资助。

3.3转变错误观念,提升民办高校办学质量

我国的民办民办高等教育是公益性事业,这一点确认无疑,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又区别于公立高等教育。因为在办学实践中,我国一直以公办学校为主,民办高校只是作为一种补充,因此造成了民办高校身份低于公立高校的认知,因此,我们要树立重视民办高校的观念,加大力度提升民办高校在全社会的认可程度,从法律上给予民办高校相应的权利保障和办学地位,确切认识到民办高校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外,民办高校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有自己高校的特色,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特点,这样才能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生源,从而扩大规模,增加办学收入,走上一个长期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邓理.民办(私立)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国际比较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13.

[2] 李聪.中国民办高等院校的融资创研究[D].吉林:长春理工大学,2013.

[3] 王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投资补偿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17-20.

[4] 高慧鸽.我国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报,2014(1):79-80.

[5] 李青.基于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探索实践问题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5):160-162.

猜你喜欢
筹资民办高校
义卖书法 筹资助学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香港中文大学筹资工作的经验和启示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多管齐下筹资 齐心协力助学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
加强民办高校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