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研究

2016-03-12 18:08连志民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能力本位计算机专业中职

连志民

摘 要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要能够基于能力本位进行教育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有效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这里提出基于能力本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创新改革策略,对于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实现人才的有效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职 计算机专业 能力本位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TP393.4 文献标识码:A

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基于学生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中心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的创新改革,这样,中职计算机教育才能有效实现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才能有效就业。要实现这种教育目标,中职计算机教育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必须要基于能力本位进行教学的改革创新,改革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这样的教育才能成功。这里探究基于能力本位进行中职计算教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对于促进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统一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能力本位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统一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落实计算机实践教学活动,突出计算机实践教学,通过工学结合,实现学生计算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共同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和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能够有效的就业。

构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学习任务进行有效地安排,把学生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时间做好安排,保障使学生在一定时间的计算机理论学习的的基础上,能够安排一段时间的实训活动, 最好采用的实训方式的顶岗实习方式,学校为学生提供到企业参与实习的机会,通过顶岗实习实现教学,训练与学生参与生产活动的统一,教练结合,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

工学结合,教学与实践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保障。学校要加强计算机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需要,职业素养发展的需要,进行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程建设。文化课程体系建设要围绕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等进行建设,完善《应用文写作》、《英语》、《德育》、《心理学教育》等课程内容。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能力进行建设。完善《计算机常用软件》、《计算机应用基础》、《Internet应用》等课程内容,并能够根据学生专业需要,岗位需要,围绕提高学生进行现代办公室应用、计算机硬件与网络维护、平面广告设计、网站开发等专业技能进行相关课程体系建设,要落实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为学生进行实践实习提供有效的支持。

3创新计算机教学方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为了满足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需要,必须要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设计。在计算机教学中,要能够根据学生能力的培养把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多种实践性强的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实践中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效地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

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相差很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在计算机教学方式选择上,要能够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要能够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教学内容,适当设置教学深度,保障通过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计算机课堂学习中,在实践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收获,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实践的积极性。计算机教育要能够根据学生需要综合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地设置一些教学目标任务,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才能有效推动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另外,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的不断完善,随着网络教学管理平台的有效建设,在计算机教育学习中,也需要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利用网络仿真实训手段,实现计算机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发展,这对于有效丰富计算机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创新转变,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的主体作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4进行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基于能力本位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创新,需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完善课程考核内容。传统的计算机课程考核是以学生计算机水平测试的成绩好坏为主要标准对学生教学进行评价的。这种考核方式忽略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的考核,制约了学生岗位能力和岗位素养的培养。任何考核都需要立足学生全面发展进行内容选择与方式设计,要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考核,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考核的目标与效果。

在中职计算机课程考核内容设计中,不仅要设计理论内容,同时还需要突出对实训项目的考核,通过设置典型的任务,对学生进行实训考核。在考核方式选择上,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比如,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进行考核,通过实训操作方式、实践报告总结、作品设计对学生进行考核,要实现考核方式的创新,这对于提升考核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

5为学生搭建就业跟踪服务平台

在计算机教育中,要能够基于能力本位进行人才培养,通过搭建就业跟踪服务平台有效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对学生进行就业引导教育,促进学生有效就业,这对于提升学生计算机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中职计算机教育的认同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学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开展就业为服务,尤其是指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使学生明白有效就业需要掌握的技能与素养,以提升学生平时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另外,要建立就业信息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使学生对岗位信息有所了解和认识,并及时掌握学生工作的动态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跟踪服务,有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杨光.浅谈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J].职教论坛,2010(20).

[2] 黄连舫.刍议中职学校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

[3] 黄文慧.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研究[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能力本位计算机专业中职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能力本位的《影视艺人经纪》课程改革刍议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新形势下技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探讨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