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2016-03-12 18:12杨海花武永杰杜双奎李志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应用前景教学改革微课

杨海花 武永杰 杜双奎 李志西

摘 要 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微课的出现给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本文主要介绍了微课的定义、特点及制作的流程,并分析了微课在高校教学中具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根由。

关键词 微课 教学改革 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移动终端的大规模应用,使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微博、微信、微小说等微时代产物迅速在全球普及,与此同时,碎片化学习、移动学习、微型学习、网络学习等新型学习理念正逐渐引领未来教育的新潮流,微课也应运而生。这种新的学习方式不仅建构了新的学习价值观,也十分迎合现代人的学习口味,同时对传统的课程形式提出了挑战。

微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高等学校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微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还远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因此,非常有必要界定清楚到底什么是微课,开展微课建设有什么作用,明确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的方向、前景。

1微课介绍

微课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微课”(即“微型视频网络课”,Microlecture)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最主要的特点是“微”,主要体现在教学时间非常短以及资源容量非常小,一般5-10分钟左右,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其次,微课教学内容主题突出,主要是围绕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疑点、难点)进行的教学,因此,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教学主题更加突出,教学目标更加明确。再次,微课营造了情境真实的一对一高效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风格按需学习,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微课一般包括微课脚本、课件、视频、教案、图片等资源,制作的步骤一般包括选题→教案编写→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后期制作→教学反思等。其中选题(微课脚本)与微课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微课的选题关乎知识结构的设计,一般选择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较为符合微课制作的初衷。一节微课一般讲授一个知识点,要根据选题及授课对象做好设计,要符合认知过程,循序渐进,图文并茂,具有吸引力。

2微课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短小精悍,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的移动学习方式,因此很快风靡全球,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样的,微课在高等学校教学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譬如在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及各种专业课教学中都有一定应用。

微课能够被人们认可,并在高等学校教学中得到应用,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方式完全不同,每堂课教师的授课内容非常充实,许多内容学生可能当堂不能消化,因此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学能力。当前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后面还相继有00后,他们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手机电脑等已非常普及,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几乎是每个学生每天必做的事情。微课一般的形式是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一小段视频,非常方便学生在线或下载到终端设备如手机电脑等上观看学习,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已掌握或不感兴趣的可以跳着看,未掌握或特别感兴趣的可反复学习。

(2)微课可以有效的辅助传统教学。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为课本+PPT+教师讲授+学生笔记和练习。这种模式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譬如传统教学具有系统性,能够将各个知识点有机关联起来,使学生对该门课程甚至整个学科能有系统认识;再者传统教学能够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现场互动,加深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但是传统教学也存在弊端,譬如不能完全适应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便于学生对难点的掌握,不便于学生自学和复习等等。因此将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这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就能够扬长避短,各取所长,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3)微课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通常,教师的授课过程无法让教师本人真实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验,如此教师对教学效果的了解只能通过他人。微课是录制的一段视频,在教学过程中有教学反思的环节,教师通过观看本人的微课,可以发现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只有自己了解,经过反思,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从而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小结

综上所述,微课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具有诸多优势,其在高校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也是势在必然。但是,微课并非不存在缺陷,必须要提到的是微课只能作为高校传统教学的有效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参考文献

[1] 刘辉.微课[J].中国电力教育,2014(10):91.

[2] 田秋艳,高文举,艾婷.浅谈微课及微课制作[J].科学导报,2014(17):77-78.

[3] 宋金璠,郭新峰,王生钊,罗鹏辉.微课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实验,2015,2(35):12-17.

[4] 窦菊花,文珊.基于APP 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62-167.

[5] 梁裕芬,韦俊彬,陈海英,周德喜,甘昕艳.微课应用于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初步探讨[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9):862-864.

猜你喜欢
应用前景教学改革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单片机在企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