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及培育策略

2016-03-13 03:29解柠羽
现代商贸工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区位商汽车产业生命周期

张 扬 解柠羽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116600)

1 引言

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将产业集群定义为某一特定产业的公司和机构大量聚集于一定的地域范围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理论与实践证明,在特定区域形成的汽车产业集群,是该区域汽车工业获得竞争力的关键。例如美国底特律汽车产业集群、日本丰田汽车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汽车产业集群等。

2 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2.1 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特征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类似于产品生命周期,包含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图1从企业数量、网络关系等方面显示了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基本特点。

2.1.1 萌芽阶段

图1 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在此阶段,因市场、政府或区位优势等原因,出现一两家汽车制造企业。企业间联系较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依靠从外部引进技术、设备来提高竞争力。同时集群内各种基础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也不健全。

2.1.2 成长阶段

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建立或迁入,整车企业也开始剥离非核心业务,企业数量开始迅速增长。同时,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专业化服务机构开始出现。此时集群内专业化分工加剧,但仍未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企业间网络联系主要为纵向协作关系,相互之间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信任机制,交易成本较高。少数大企业具备了自主创新能力,开始与大学、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但仍主要从集群外部引入新技术。在这一阶段,集群产品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张。

2.1.3 成熟阶段

此时集群内企业数量增长趋于平稳,企业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已经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整车、汽车零部件企业之间的横向与纵向协作关系更加密切,企业间信任程度很高,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因此交易成本很低。产业集群内创新机制完善,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在整车企业及专业化服务机构的技术、金融支持下,能够有效地开展创新活动。

2.1.4 衰退阶段

在这一阶段,集群经济增长缓慢或出现负增长。整车企业市场份额、利润率等急速下降,由此导致大批零部件企业破产、转产或迁出。当集群企业数量减少到一定临界值一下,意味着该汽车产业集群消亡。

2.2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

吉林省汽车工业经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本文综合采用倪鹏飞、陶永宏等提出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的指标体系,从定量和定性方面综合识别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

2.2.1 定量标准

(1)企业数量区位商:企业数量区位商反映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相对集中程度。

(2)从业员工区位商:从业员工区位商反映汽车产业集群内员工的相对集中程度。

(3)劳动生产率/全国平均水平:用以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的相对高低。

(4)利润率/全国平均水平:表示汽车产业集群盈利能力和竞争潜力的相对高低。

(5)产值或销售增长/全国平均水平:表示汽车产业集群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程度。

区位商(Location Quotient,LQ):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以企业数量区位商为例,其计算公式如下:

表1 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识别的定量标准

2.2.2 定性标准

定性标准主要从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认知度、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内部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内外网络联系七个方面对汽车产业集群进行评价。

表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定性评价指标

3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分析

根据上述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对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判定。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企业数量区位商为13.16,数值大于1,表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相对集中程度较高;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从业员工区位商为9.699,数值大于1,反映出集群内员工的相对集中程度较高;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劳动生产率/全国汽车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1.52,略高于1,表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利润率/全国汽车产业平均利润率为0.348,小于1,表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盈利能力较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销售增长率/全国汽车产业平均增长率为1.15,表示吉林省汽车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增长程度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详见表3。

表3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定量数据

另外,从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速度看,发展速度很快;从集群认知度上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认知度较高;从集群影响力来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在国内较有影响力,但从国际影响力看,吉林省汽车产品出口较少,国际竞争力不强;从核心产业竞争力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核心产业竞争力较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结构逐步完善,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性企业(如信息服务、物流服务)以及其他机构(如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形成并快速发展;集群内专业化分工较为细化,集群内企业协作程度中等,关联性较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外网络联系正在逐步完善,集群内中小企业与一汽集团、一汽—大众联系较为紧密,但是中小企业之间联系很少。

依据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从定性与定量指标上看,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大部分特征属于成长阶段。因此,本文认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阶段。

4 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我们通过上述分析知道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推动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向成熟阶段发展。

4.1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不仅可以极大地增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对资金、人才、企业的吸引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外部经济效应,可以提升本地汽车企业和集群的竞争力。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包括以下内容:(1)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一方面,要满足本省汽车生产、物流运输的要求,确保企业生产和运输的便捷、通畅、安全。另一方面,构筑联结全国主要城市的综合运输网络,以满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2)大力发展水利设施。水资源是制约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满足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用水需求应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

4.2 积极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

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本地配套能力是关系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针对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解决:

(1)积极吸引外资零部件企业进入。一方面外资零部件企业能够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迅速增强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的本地配套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本地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壮大。

(2)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重组。通过重组,整合优势资源,改变企业产品品种单一、成本高、效率低的状况,构建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技术实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4.3 完善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服务体系

产业集群市场服务体系是指联结产业集群内各中介服务机构,专门为集群内企业服务的网络。其主要职能是促进集群内企业的网络联系和创新,使集群能够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4.3.1 拓展金融服务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在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资金短缺情况普遍存在,融资问题是困扰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可通过以下方式来拓宽对集群内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渠道。

4.3.2 实施金融工具多元化策略

可行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开展存货融资。吉林汽车集群内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商品积压多是因为资金缺乏而无法进行有效促销活动所引起的。因此,开展存货融资能够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资金匮乏;二是开展应收货款融资。汽车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时,银行可允许这些企业使用应收账款作为担保品,向其发放部分贷款。

4.3.3 建立集群内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还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财税政策的扶持作用,通过政府牵头建设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改善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在设立集群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金的过程中,可通过政府财政拨款,中小企业出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实行比例担保和联合担保等办法。

4.4 推动产学研联合,提高集群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集群生存的基础与发展的动力,各国普遍认为产学研联合是促进科技向生产力直接转化,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集群创新能力也是衡量集群处于成长阶段还是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正处于成长阶段,政府积极推动产学研联合将有利于集群向成熟阶段迈进。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运用政策、法规推动产学研联合。例如可以制定财政资助政策,鼓励高校的研究人员承担企业提出的研究课题。特别是对于有助于解决汽车产业关键性技术难题或具有重大影响的课题,政府应在研究经费上给予较大比例的财政资助。

(2)建立相关机构,做好协调工作。可以考虑在政府相关部门内设立专门协调、推进产学研联合的机构,这个机构应该具有为产学研双方合作提供参考或咨询服务、对产学研联合的问题开展理论和政策研究等职能。

[1]朱杏珍.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与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21):48-52.

[2]谈正达,王文平.不同形成方式下的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5,(12):30-31.

[3]潘慧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19(2):80-83.

[4]陈剑峰,万君康.产业集群中技术创新集群的生命周期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2,24(5):60-63.

[5]迈克·E波特.簇群与新竞争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2):21-31.

[6]倪鹏飞主编.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集群:中国经济的龙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13-118.

[7]陶永宏,冯俊文,陈军.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定性描述研究[J].集团经济研究,2005,(10):69-70.

[8]傅家骥,雷家驌,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60-161.

[9]刘啸霆,姜照华.产学研联合的意义、模式与趋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6):59.

[10]黄家泉.浅谈“产学研联合”中政府的行为及作用[J].高教探索,2000,(4):54-56.

猜你喜欢
区位商汽车产业生命周期
解读《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从生命周期视角看并购保险
民用飞机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与应用
企业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