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路径探析

2016-03-13 15:54高清霞赵天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国

高清霞 赵天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路径探析

高清霞赵天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29)

【摘要】碳排放权交易是少数能够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问题的新兴方式。而作为碳排放权的重要载体,碳交易市场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由于技术理念、配套制度和金融工具等方面的限制,迟迟未能建立起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本文将在梳理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优势、机遇、劣势与挑战,进而从政策保障、经济支持、监管机制等方面探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方法和路径,为相关部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碳交易市场;建设与发展路径;中国

为确保我国2017 年能够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2016年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进一步提上日程。但根据最新报道,原本应于今年6月底完成的全国碳市场启动重点工作却未能如期完成。我国已多次重申将在明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2016年作为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筹备的关键一年,正确分析市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析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1.1碳交易、碳金融定义

碳交易全称为碳排放权交易,是一种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尤其是碳排放而采取的市场交易机制。其操作方法本质上就是将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从而形成碳排放权交易,简称碳交易。碳交易市场是指将碳排放的指标运用金融方式在开放市场中进行交易的制度和机制,一般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目前,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三种相对成熟的交易机制,分别为IET国际排放贸易机制、CDM清洁发展机制和JI联合履行三种机制。

环境金融是指金融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注重前期和中期的环境保护和后期对环境破坏的治理,同时通过各类金融工具的运用协调社会资源重新配置,从而实现金融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共生。碳金融作为环境金融的重要形式,目前业内常用高建平提出的定义,他指出:“碳金融”指一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类活动,包括直接投资与融资、碳排放权交易、银行贷款、碳金融衍生产品运用等金融中介形式。

1.2国内碳交易市场现状

2005年2月《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2014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10月国家公布“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纳入五年规划;2016年1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2016年4月中国正式签署《巴黎协定》。这些举措都表明当前我国对于节能减排和碳交易市场建设的高度重视。

在此背景下,我国为推动绿色、低碳的经济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探索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是其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2011年年底,国务院联合各部委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首次提出探索和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构想,同时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和深圳开展七个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试点。2013年6月,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所开市,成为我国首家碳排放权交易所。截止到2014年底,七个碳交易市场试点已全部启动并进行了线上交易。根据国家发改委提供数据,目前共纳入排放范围的单位企业合计达2000余家,碳排放配额总量累计为12亿吨。试点地区从东部沿海到中部内陆,覆盖面积达到48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数目3亿人次,创造GDP总值合计约16万亿元。截至2015年底,七大试点累计碳排放市场成交量近8000万吨,成交金额超过25亿元。当前我国碳排放交易中,CDM清洁发展机制为主要运行模式。同时,该机制是我国获得其他发达国家技术支持和资金关注最多的项目。CDM项目可以有效帮助我国实现高能耗产业的行业转型与技术升级,进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2005年我国政府首次批准设立CDM以来,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4000余个项目获批运行,其中由联合国批准的我国CDM项目总数已超过全球同类获批项目数的50%。

2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面临问题与挑战

2.1碳交易市场分割严重,难以与全国碳市场衔接

2008年至今,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碳排放权交易所试点相继揭牌,标志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迈出了第一步,然而我国尚未建立起真正意义上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首先,这会导致区域性碳交易平台只能进行国内排污权和减排技术的转让交易,却对配额交易中CDM清洁发展机制没有定价权。其次,由于尚未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当前我国的碳交易中的减排额度一般先由具有交易资质的中介机构获得,再由中介方出售给有需要的企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国内交易价格与国际价格的脱节。最后,七家碳交易试点市场尚属于区域分割状态,碳排放交易的标准和定价手段不一,尚未开放试点间相互交易;碳限额分配机制完全由政府主导,尚未建立起顶层监管体系;市场信息披露不足,碳交易市场价格尚未开放。综上所述,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参与主体在范围、数量和规模上都存在局限,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迫在眉睫。

2.2全国性市场发展滞后,难以与国际碳市场接轨

随着碳交易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形成较为成熟的统一性碳交易所。目前国际碳交易所以发达国家为核心辐射全球,已形成欧盟统一排放权交易体制、英国统一排放权交易体制和美国芝加哥碳交易所和澳大利亚国家信托体制等四大统一交易体制。这四大国际碳交易所依托经济体内成熟的环境市场平台或能源交易平台,在各自体制内对排放配额的制定、配额的分配方式、减排单位的认定和交易机制等都有规范成熟的界定。

相较于此,我国统一碳交易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而全国性市场迟迟不能建立就会导致国内不同市场之间难以直接进行场内交易,各区域间不同的交易规则又会导致无法以统一口径接轨国际碳交易市场。鉴于CDM清洁发展机制市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买家市场,但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尚处于国际碳交易产业链的低端,导致很多国际买家都会选择更为成熟的欧美统一市场交易。而我国企业在与国际买家谈判也往往处于劣势,成交价格与国际公开市场价格相去甚远。以欧盟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例,其交易价格一般为17欧元每吨,而与我国企业最终的成交价却很难超过10欧元。缺乏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使得我国丧失了碳交易市场的主动权和定价权,在碳交易中只能处于被动地位。

2.3碳金融参与度不高,现有碳金融工具利用不足

碳金融作为一种重要的交易媒介,可以为买卖双方搭建公开透明的交易桥梁,促进碳交易的实现和相关产业的升级更新,促进碳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最终促进经济向低碳模式更好更快的转变。当前条件下,众多跨国减排项目由于技术要求高,资金需求大,更需要有专门的碳金融机构和产品给予有力支持。国际市场中碳金融发展较早且相对成熟,而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碳金融的关注度不高,专业人才匮乏,而碳证劵、碳期货、碳基金、绿色信贷等碳金融产品和碳金融衍生品更为鲜见。

同时,企业也需要大量资金和相应的技术支持来完成低碳转型,而技术的升级更新也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因而资金就成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重中之重。因此,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就必须发展好碳金融。而国内当前的碳金融市场尚处于初创期,各区域试点竞争发展,无法形成统一的业内标准,相关产品和专业人才稀缺,金融机构由于政策因素、市场环境和信息壁垒等很难参与到碳交易市场中。以绿色信贷为例,其利息收入在信贷总额中的比例仍然很低,外部环境需求仍很难衡量;关于适用绿色信贷项目的工业标准不清,国家尚未出台统一的评定标准;此外,金融机构缺乏专业人才,相关咨询机构也无法提供系统和专业的服务。种种因素限制了碳金融对碳交易市场发展建设的有力帮助。

3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路径

3.1健全碳交易市场法规,完善监督监管机制

当前,我国对于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法规主要起引导约束作用,实际操作意义不大,建立健全碳交易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对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尤为关键。我国于200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修订),同时分别在2007年和2009年修订了《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能源法》制订也进入最后阶段。但该类法律法规均属于对行业的引导和约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碳交易市场中的实际问题。最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是我国于2005 年颁布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根据是我国批准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核准的《京都议定书》。但由于其自身性质仅为部门规章,使其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对此,笔者建议我国应参考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先进做法,包括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在内的发达国家具有关于碳交易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英国先后出台的法案包括《气候变化法》、《2004能源法案》和《2010能源法》;美国国会则先后通过了《2007清洁能源法》、《清洁空气法》等;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制订了《2011清洁能源法案》、《可再生能源目标(RET)法案》等。我国应积极借鉴该类法律法规,完善监督监管机制,保证新法的有效实施,从而达到规范和引导碳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3.2加快建立统一交易市场,改善碳交易市场环境

我国已确定将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打造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但由于各试点发展不均,地方企业存在瞒报漏报自身数据等原因,碳交易市场统一工作并非一帆风顺。分割的区域化市场存在交易规模小、市场流动性差、信息不匹配等严重问题。对此,笔者建议在七个相对成熟的试点中培育起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其中,上海和北京具有很强的竞争性。上海具有雄厚的金融实力和国际市场参与性,辖区内的环境能源交易所和成熟的期货交易所为打造全国乃至全球碳交易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与上海相比,北京的优势在于得天独厚的政治、经济聚集效应和规模优势。由于节能减排问题和碳交易市场建设具有高度的政治经济意义,需要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主导和参与,北京集政治中心、 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等多重优势,是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的有力竞争者。

此外,为保证我国碳交易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政府要积极统筹各方职能部门,为碳交易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从交易的各环节入手,确保交易主体的行为规范有序,坚决打击地下交易和市场垄断等现象,通过建立起统一的全国碳交易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充分有效的市场信息,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掌握碳交易的定价权和主动权。

3.3完善碳金融运行机制,充分利用碳金融工具

2020年后,鉴于《巴黎协定》的实施,我国也将承担强制减排任务。在此背景下,完善碳金融运行机制,服务国家产业转型和升级便成为打造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重要手段。首先,国家应积极出台关于碳交易的优惠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碳金融的关注度。其次,要同步建立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相匹配的碳金融市场,培养碳金融的专门人才,形成人才与市场的良性互动。最后,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开发和使用碳金融工具及衍生工具,为碳交易市场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例如,北京环境交易所最近联合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推出了一系列碳金融产品,具体包括碳配额回购、碳排放权的场外掉期业务、PPP、绿色租赁、绿色信贷、绿色股权投资基金等业务,进行了碳金融产品创新的积极尝试。

从长远来看,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创新已经成为趋势,并在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家层面上,我国已决定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此,国内首批碳交易试点都在开展碳金融产品的可行性研究,碳基金、借碳机制、CCER质押贷款、碳债权、碳信托、法人账户透支、配额融资抵押等碳金融产品和衍生品正纷纷涌现。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创新也已吸引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和基金等众多金融机构的关注,相信金融机构的加入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将进一步增加我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高清霞,王谦.新常态下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对策探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4):7-9.

[2]张明顺,王义臣.城市地区气候变化脆弱性与对策研究进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1):28-32.

[3]吴恩涛,马靖.关于气候金融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6):54-55.

[4]万怡挺,常捷.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的回顾与展望[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2):30-32.

[5]杨姝影,蔡博峰,肖翠翠等.国际碳金融市场体系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3,38(2):27-29.

[6]王一鸣.中国碳金融市场发展回顾及政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52-56.

[7]陈颖,王亚男,张战胜.通过环评制度创新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2):17-20.

[8]文春波,徐夏楠,李香丽,等.河南省温室气体排放评估和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80-182.

作者简介:高清霞,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投资、公司金融

中图分类号:X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88X(2016)04-0071-03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 Analysis on CarbonTradingMarketinChina

GAO QingxiaZHAO Tianch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Beijing 100029)

Abstract:Carbon emissions trading is one of the few way which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emerging. And a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arbon emissions,carbon trading market has huge space for development. Due to a technical concept,form a complete set of 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the limitation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etc,has failed to establish a unified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This paper in com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rbon trading market in China,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carbon trading market from the policy support,financial support,supervision mechanism and so on,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advantages,opportunities,weakness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national carbon trading market construction,to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s in China.

Keywords:carbon trading market;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ath;China

引用文献格式:高清霞等.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及发展路径探析[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41(4):71-73.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