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促进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6-03-13 16:11邵爱玉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14
卫生职业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邵爱玉(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14)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促进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邵爱玉
(淄博职业学院,山东淄博255314)

摘要:为克服目前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弊端,解决竞赛选手失分折射出的目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生整体护理水平不高、人文素养欠缺等问题,淄博职业学院护理专业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和手段、考试模式、教师“双师”素质建设等方面进行大胆改革,同时规范竞赛选手选拔机制,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职业技能竞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的、有组织的群众性竞赛活动。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自2008年开展以来,在发挥它的正向作用之时尚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辅导个别有望获奖的学生身上,忽略了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培养,背离了技能竞赛“覆盖所有院校、覆盖所有专业、覆盖所有教师、覆盖所有学生”这一国家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

另外,高职学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还反映出教学与临床的脱节。主要表现在:第一,学生整体护理水平及评判性思维能力较低,部分参赛选手理论考试时不能根据竞赛提供的案例有效地提出首优护理问题。第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部分选手操作考试时带有表演性,缺乏操作美、缺乏爱伤观念、缺乏临床感觉,存在语言沟通不当等人文关怀不到位的现象。

因此,为克服目前职业技能竞赛存在的弊端,实现2008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提出的通过举办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成功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规范化这一竞赛宗旨,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竞赛”的良好局面,我院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介绍如下。

1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使人文素质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我院高职护理专业在继续实施“1.5+1+0.5”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如在体育与健康课中增加形体训练内容,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展示出形体美,给患者以美的享受;在人际沟通课中增加护患沟通内容,使学生与患者沟通时在语言表达、仪容仪表、文明礼仪等方面做得恰到好处;改革实训考核标准,在实训考核中增加综合技能考核并体现人文关怀,缩短教学与临床的距离。

2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整体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2.1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在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等部分专业课程中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床边教学,转变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大量真实、有效的临床案例分析以及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演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整体护理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

2.2教学手段改革

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存在学生多、教师少,实施小班教学难等问题,而大班教学往往存在实施案例教学难、实施情景教学难、实时反馈难等问题。为此,我院充分利用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实现翻转课堂,解决了护理专业师资相对不足的问题,使课改成果惠及所有学生。

对于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实训操作中最基本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项目,鼓励教师自己制作或者聘请有关技术人员共同制作二维、三维动画;通过微课比赛,鼓励教师录制并上传有关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微课视频。这些虚拟动画、微课视频便于学生理解与自学。学生通过校园网、手机终端或图书馆电脑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地实现了翻转课堂,后期再聆听教师的讲解、观看教师示教,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解决了学时不足的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课改效果。

2.3实训课程改革

在实训课授课方面,改变传统的“先教师演示,后学生模仿,最后教师个别点评”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倡导以临床病案为主的床边情景教学法,鼓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提高学生“实战”能力;另一方面,采用微课教学,在操作练习时,学生之间可以利用手机相互录像,对照相关微课视频、教学视频,实现课上、课间、课后的自我反馈、自我评价。

同时,我院加强实训室建设,坚持定期开放制度,保证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可以利用晚自习、周末等课余时间到实训室复习、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3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改革考试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加大过程性评价特别是实训技能平时考核在整体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在专业课理论考核中增加案例分析题所占比重,在实训考核中增加综合实训项目所占比重,同时将人文素养考核充实到理论考核和实训考核中来。通过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及时反馈、纠正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继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加强教师“双师”素质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选手的水平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院的办学水平,为了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院从制度上保障教师常年接触临床。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以及没有课的时间有计划地到合作医院相关科室进行临床实践,医院临床护士(长)参与学院专业课教学,院校双方共同研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选择,共同制订实训项目标准及院级大赛标准,编写适合教学、符合临床实际的教学案例。通过上述举措,加强了校企合作,实现了院校的无缝对接,锻炼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5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形成不同年级、不同竞技项目的竞赛选手选拔机制,使技能竞赛覆盖所有学生

目前,国家级别的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除了要求学生展示一流的操作水平外,还要求学生具备人际沟通、护理礼仪、护理美学等人文素质。为此,我院在新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开设人文素养课程的基础上,在第一学年下半学期举办学生演讲比赛、礼仪大赛,要求学生人人参与,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学以致用。

在第二学年第一学期末,主要专业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在学生即将奔赴实习岗位之时,学院举办护理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根据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实际需要设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同时根据岗位职业能力要求选择竞赛内容,聘请临床护士(长)担当评委,检验我院护理专业教育教学效果。竞赛胜出的选手可以作为日后省赛、国赛的种子选手。

通过这样一个人人参与、层层选拔竞赛选手的长效机制,锻炼了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了每一位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提高了每一位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缩短了学校与医院的距离,实现了工学结合,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综上所述,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选择、内容的选取、评分标准的确定完全取决于岗位工作需求,学校要想在竞赛中取得好的成绩,教育教学就必须紧跟职业、行业发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我院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开展的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必将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为医院输送合格人才。

基金项目: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促进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2015zcj036)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46(2016)02-0012-02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竞赛护理专业教学改革
基于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指导的高职院校教师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职业技能竞赛对焊接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职业技能竞赛促专业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