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情绪化的中国消费者正撼动世界

2016-03-14 08:42
环球时报 2016-03-14
关键词:情绪化城镇家庭

日本《日经亚洲评论》3月12日文章,原题:中国消费者撼动世界

中国消费者在人数和财富方面继续不停增长,该趋势受到深入研究。而中国消费者的行为如何开始撼动世界,却被忽视了。据麦肯锡研究,到2020年中国城镇家庭可支配收入将达8000美元。这与韩国的水平相当,但人口多得多。继中东石油后,中国城镇中产家庭可谓全球最有价值资源。在此大趋势内,正出现一个重要转变。中国城镇家庭迅速从“价值追逐者”变为更加情绪化、有想法和舍得花钱的消费者。

中国正出现的这个消费者群体,被麦肯锡公司称为“新主流”消费者。他们已满足生活基本需求,如今有足够可支配收入购买非必需品。有意思的是,他们与发达市场如伦敦和迈阿密的消费者的行为差不多,看重品牌和产品感受。

以下是一组重要数据。2010年,这些“新主流”消费者占中国人口约5%,当时绝大多数是价值追逐者。但到2020年,他们将至少占到一半的中国城镇中产家庭。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正迅速变得远比以前更情绪化和捉摸不定。突然之间,当中国人喜爱某部电影时,他们就成为该电影的最大收入来源。

2015年一些美国快餐企业出现亏损,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其中国分店存在食品污染。此事说明,中国家庭如今比过去更关心食品安全,直接影响到在华跨国公司的全球财务结果。反之,若中国消费者认定某个品牌更安全或更好,那么该外企的订单会突然间应接不暇。

中国消费者能影响全球各地企业的渠道成倍增加。现在中国有“海淘”。另一途径是房地产。每6到12个月,中国消费者似乎就看中一个新地方,然后开始购买那里的房子。旅游仍是一个强大的跨境消费途径。现在中国人出境游一年超过1.2亿人次,中国人旅行品味也不可捉摸。比如2012年《泰囧》热映后,中国游客涌向清迈。

两个重要因素正汇聚一起:中国消费者力量日益增长、行为日益情绪化;他们影响世界的渠道正成倍增加。这意味着,现如今,中国人的餐桌上、办公室和网上讨论什么,可直接影响全球各地的市场和企业。▲(作者杰弗里·陶森,陈俊安译)

猜你喜欢
情绪化城镇家庭
情绪化沟通的危害
家庭“煮”夫
本期话题: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情绪化?
恋练有词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城镇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探讨
如何避免情绪化进食
本 期 导 读
在钟鼓楼上回望——宾川县州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