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手术护理

2016-03-14 05:56张丽王明玲
当代医学 2016年33期
关键词:修补术体位腰椎间盘

张丽 王明玲

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手术护理

张丽 王明玲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5月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行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的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及术后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结束,下肢疼痛症状减轻,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术前访视到位,术中体位安置舒适、到位,手术用物准备齐全,配合熟练、默契,术后心理护理到位,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髓核摘除;纤维环修补;腰椎间盘突出;手术护理

椎间盘突出症(LDH)是一种因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以22~58岁为多发年龄,一般男性多于女性[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腰腿部疼痛的主要病因[2]。既往腰椎后路椎板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是其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伴随微创脊柱的发展,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3]。此术式切口小、出血少、创伤轻、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不会发生邻椎病变,不丧失腰椎活动度[4]。经过围术期的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及护理配合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确诊为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手术禁忌。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7~54岁,平均(41±2)岁。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腰椎稳定性好;单节段单侧腰椎间盘突出不伴侧隐窝狭窄;磁共振示骨质增生在2~3级;病史超过半年,经保守治疗至少3个月无效的年轻患者;首次发作的LDH患者;出现单根神经麻痹或马尾神经受压麻痹。

1.2.2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提示:椎间盘突出伴终板炎面;后纵韧带肥厚钙化;纤维环切口过宽(>4cm);脊柱明显不稳定。

1.3 手术方法 患者行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为俯卧位,常规消毒铺单C型臂定位后,以病变椎间隙为中心行约2~3cm的后正中纵行切口,切开皮下组织、深筋膜,沿棘突患侧缘及椎板剥离骶脊肌,显露手术节段上下椎板及关节突关节,枪状钳咬除部分椎板行开窗,尖刀及枪钳去除硬膜外黄韧带,显露硬脊膜囊及神经根。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根及硬脊膜牵向内侧,显露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尖刀切开后纵韧带及纤维环,髓核钳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及椎间盘内残留变性的髓核组织。然后进行纤维环修补,使用一次性纤维环缝合器,先手握缝合器,自纤维环切口两侧垂直刺入,向前旋动旋钮扣动扳机再向后旋动,拔除缝合器,用推结器推紧线结,剪短线结,纤维环修补缝合完毕。再次探查椎管、神经根管,彻底松解神经根,术野充分止血,冲洗伤口,留置引流管1根,逐层缝合切口。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经过3~6个月的术后随访。1个月后20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恢复基本生活与工作,3~6个月可恢复体力;3例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活动时偶有腰痛或下肢酸胀感,基本恢复生活及工作。

3 护理措施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因长期腰部及双下肢疼痛、麻木,担心手术效果,会出现悲观、焦虑、恐惧等心理。巡回护士应于手术前1d访视患者,通过查阅病例,了解病情。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和术后效果,阐明此类手术方法的优点及成功病例, 安慰、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消除患者的疑虑及恐惧心理,告知患者腰椎后路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补术切口小、出血少、创伤轻、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术中配合

3.2.1 巡回护士配合 (1)安置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耳廓置于头圈中央,胸部垫滑脱垫,要保证腰部悬空,摆放体位时要保持脊柱平衡,避免旋转和扭曲,尽量使病变的椎体处于水平位,有利于C型臂的术中透视。膝部垫膝垫,双脚要稍抬高,两手臂自然弯曲置于头两侧的托手垫上,保持患者处于舒适功能体位,充分暴露手术野。(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手术进展,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告知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进行处理。(3)定位全过程是在C臂机下进行,手术的工作人员要穿铅衣、戴防护颈套及铅帽,患者非手术区域盖铅衣。此种手术应在有X线防护装置的手术间内进行,房间内放置铅墙,以降低放射线对人体可能造成的损伤。

3.2.2 器械护士配合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认真核对所用器械包的有效期、消毒效果,协助手术医生对手术野的消毒、铺单、穿手术衣、定位等。(2)C型臂的机头上套无菌包布,术中要及时地更换治疗巾。(3)切口小,手术野深。术中准备带灯电刀,可起到深部照明作用,利于术者操作。(4)防止脊髓神经根损伤,术中器械护士传递器械时,要注意手勿碰术者或其助手的手,防止误伤脊髓或神经根。金属吸引器头部太硬,也可致脊髓损伤,应将乳胶管套在吸引器头前端[5]。(5)准备椎板拉钩及无菌绷带,弹性固定后用无菌绷带固定于手术床的两侧,充分暴露手术野。

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护送患者至病房,与病房护士认真做好交接,向患者及家属耐心交代术后的注意事项。与病房护士一起搬动患者时动作要协调一致,保证患者躯干平直,避免腰部旋转。

4 讨论

巡回护士:(1)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要注意患者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史,肺部功能是否正常,评估患者能否耐受手术。(2)术前体位要安置妥当,使患者腹部悬空,减小椎体静脉丛的压力,术中避免椎管内出血,保持手术野的清晰[6]。(3)术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体位情况,避免眼睛及四肢受压。(4)术后指导患者晚下床活动,让软组织修复后带腰围保护下可下床活动[7]。术后可能出现神经损伤、椎间隙高度下降、再滑脱,术中要避免损伤小关节突、微创操作使用抗炎药物。

器械护士:(1)术前要熟练掌握手术步骤及各种仪器性能,器械准备充分,熟悉每位手术医生的习惯。(2)术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关注手术进程,要做到快捷、主动、有条不紊地配合,以加快手术进程,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此手术具有对骨结构损伤小、出血少、剥离范围少、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甚微、有利于术后恢复等优点[8]。一台手术的成功,除了需要术者具备娴熟的手术技巧外,手术室护士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也是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术前对患者进行耐心、专业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确保手术的顺利实施。术中、术后通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各种不良反应的表现,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损伤、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这些都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1] 方红.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推拿正骨复位术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B):291-292.

[2] 张连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J].中国社区医师杂志,2005,21(280):40.

[3] Ruetten S,Meyer O,Godolias G.Epiduroscopic diagnosis an treatment of epidural adhesions in chronic back pain syndrome of patients with previous surgical treatment:first results of 3interventions[J].Z Orthop Ihre Grenzgeb,2002,140(2):171-175.

[4] 杨泽龙,冯大雄,林宏.椎间盘镜和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问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8):2996-2999.

[5] 邓素珍,吴小珊,李志忠.椎弓根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配合[J].广东医学,201334(5):816-817.

[6] Fakouri B,Nnadi C,Boszczyk B,et al.When is the appropriate time for surgical intervention of the herniated lumbar disc in the adolescent[J]. Clin Neurosci,2009,16:1153-1156.

[7] Kang SH,Park S W.symptomatic post-disqectomy pseudocyst after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J].J Korean Neurosurg Soc,2011,49(1):31-36.

[8] Bonaldi G.Automated pereutaneous lumbar discectomy: technique,indicatio ns and clinical follow-up in over 1000 patients[J].Neuror adiology,2003,45(10):735-7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3.086

江苏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手术室 (张丽 王明玲)

猜你喜欢
修补术体位腰椎间盘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