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误诊原因分析

2016-03-14 07:00杨艳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误诊

杨艳

90例羌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羌虫病误诊的原因。结果 90例羌虫病患者中有48例误诊,误诊率为53.33%,包括肺炎(12.22%)、伤寒(10.0%)、败血症(6.67%)、急性支气管炎(4.44%)、急性上呼吸道炎(4.44%)、病毒性脑炎(4.44%)、肾综合症出血热(3.33%)、急性胃肠炎(2.22%)、病毒性肝炎急性重症型(2.22%)、泌尿系统感染(1.11%)、急性肾小球肾炎(1.11%)与心律失常(1.11%)。结论 导致临床羌虫病误诊的主要原因为羌虫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与临床医师对该病临床表现掌握不足,临床医师应对其给予重视,做到仔细、全面查体与问诊。

【关键词】羌虫病;误诊;原因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214-01

羌虫病属于一种传染病,人兽均可患病,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由于其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因此,出现误诊的情况较多[1]。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对羌虫病的认识,提高其早期诊断率,笔者开展了此次研究,对羌虫病误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羌虫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48例男性,42例女性;年龄14~76岁,平均年龄(46.2±18.3)岁;病程1~36d,平均病程(17.3±10.2)d;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伴有发热,其中45例弛张热,36例稽留热,9例不规则热;82例伴畏寒;75例出现全身酸痛;62例头痛;83例溃疡或焦痂;51例出现浅表淋巴结肿大;48例结膜充血;46例皮疹;39例肝脾肿大。血常规:52例白细胞计数正常,7例减少,31例增高;58例中性粒细胞增高;47例血小板减少。脏器损害:76例肝脏损害,64例心脏损害,23例肾脏损害,47例肺脏损害,14例脑损害。

1.2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内科学》[2]所提出的羌虫病诊断标准:①浅表淋巴结肿大、皮疹、脾脏肿大;②突发高热,出现特异性溃疡或焦痂;③外裴试验OXk大于1:160;④早、晚血清效价增长倍数>4;⑤发病时间在羌虫病流行季节,有野外活动史。具备上述标准的任意3条即可诊断为羌虫病。

2结果

2.1 诊断结果 90例患者中有48例被误诊,误诊率为53.33%;其中误诊为肺炎、伤寒、败血症患者的例数最多,构成比分别为12.22%、10.0%、6.67%。90例羌虫病患者误诊疾病种类与构成比见表1.

3结论

羌虫病是因感染羌虫病立克次体引发的传染性疾病。羌虫病立克次体感染途径主要为,经羌螨叮咬处侵入机体,首先在皮肤表层繁殖,对皮肤造成损害,继而继续向组织深处侵入,还可经淋巴系统或直接进入到血液循环中,定植在血管网状内皮系统与内皮细胞并进行大量生长、繁殖,同时释放出大量毒素与立克次体,从而引发毒血症与羌虫病立克次体血症,并对各脏器与系统造成严重损害[3]。羌虫病患者病理变化主要为血管周围炎、全身小血管炎与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病情进一步发展,引发实质性器官水肿、急性间质炎、器官细胞变性,最终发生坏死,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多个脏器功能障碍。由于羌虫病早期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多样,因此,出现误诊的可能性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几乎所有患者均伴有高热,体温在38.8~40.5℃之间,83.33%出现全身酸痛,68.89%头痛,92.22%溃疡或焦痂,56.67%淋巴结肿大,51.11%皮疹,43.33%肝脾肿大,57.77%白细胞计数正常,64.44%中性粒细胞增高,52.22%血小板减少。90例羌虫病患者中有48例误诊,误诊疾病种类包括:肺炎(12.22%)、伤寒(10.0%)、败血症(6.67%)、急性支气管炎(4.44%)等。笔者对其进行分析,发现以下原因是导致羌虫病误诊的主要原因:①问诊、查体不详细。羌虫病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虽然溃疡与焦痂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且大部分患者早期就诊时已有溃疡与焦痂形成,但由于其易发生在隐蔽部位,查体不仔细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情况。②临床医师对羌虫病的认识不足,尤其是临床经验少的医师,并未对溃疡与焦痂引起重视,需由上级医师对其诊断结果进行纠正。③病情分析不到位,思维缺乏逻辑,一发现某一突出特征便下诊断,如:伴有咳嗽、发热、咳痰的患者便诊断为肺炎。④在不同的地域,羌虫病流行的月份不同,在南方主要为5~10月份,而肾综合症出血的流行月份也是5~10月份,两者临床症状均可表现为皮疹、高热、结膜充血、全身酸痛、淋巴结肿大、肝肾功能障碍等,如不依靠溃疡与焦痂很容易发生误诊[4]。⑤羌虫病立克次体的遗传基因易发生变异,导致其抗原性不同。患者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羌虫病立克次体所表现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发病早期临床医师未给予重视,查体、问诊不仔细,导致漏诊。羌虫病的治疗简单,采用米诺环素、氯霉素等治疗均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而早期诊断是关键,对预后具有重要价值[5]。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查体、问诊不仔细,对羌虫病认识不足,病情分析不到位以及羌虫病立克次体遗传基因易发生变异是导致羌虫病误诊的主要原因,临床医师应对上述原因给予重视,做到仔细、全面查体与问诊;早期诊断羌虫病对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廖云珍,叶晓光,罗润齐等.恙虫病误诊原因分析[J].广东医学,2010,31(4):488-490.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49-351.

[3]李廷俊,连少峰,王荣刚等.儿童恙虫病45例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1,06(2):146-148.

[4]冀立琴.恙虫病致重症肺炎28例误诊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33):3410-3411.

[5]范冬梅.恙虫病16例误诊原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1):2576-2577.

猜你喜欢
误诊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16例误诊分析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
9例原发性肾小管酸中毒临床分析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
浅谈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与误诊、漏诊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