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离我们有多远

2016-03-14 22:52徐赛虎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寨卡伊蚊蚊虫

徐赛虎

2016年1月26日,萨尔瓦多,当地寨卡病毒肆虐,工作人员采用烟熏消毒的办法消灭蚊虫预防寨卡病毒传播

“赢得这场战争!”2016年1月29日,巴西总统罗塞夫说。他誓言击败的“战争对手”是一种病毒:“寨卡”病毒(Zika Virus)。巴西卫生部长说,巴西政府正动员大约22万名现役军人来加入抗击寨卡病毒的斗争。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陈冯富珍称,寨卡病毒是一种新出现的蚊媒病毒。自2015年5月在巴西出现相关病例后,在此后的六个月时间里,该病毒迅速传播,如今已经蔓延到整个西半球。

2016年2月1日,由世界卫生组织召集的紧急委员会召开会议,商量采取何种措施减缓寨卡病毒的传播。

肆虐南美,传入亚欧

巴西是目前受病毒影响最严重的国家,超过130万人已感染该病毒,而其邻国哥伦比亚1月30日发布公报称,该国已有20297人确诊感染寨卡病毒,委内瑞拉也报告有4700个病例。

截至2月1日,已有23个国家和地区有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在输入性病例方面,美国和加拿大已报告发现多个病毒感染病例。欧洲国家卫生健康监督机构则表示,荷兰已确诊10例,英国5例,意大利和葡萄牙分别4例,西班牙2例,这些患者的共同点都是从南美旅游归来。1月31日,丹麦和瑞士等国也分别报告境内首次发现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相关部门已经发出防范病毒的警告信息。1月15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发布拉美和加勒比海14国旅行警告,称蚊子叮咬传播的寨卡病毒正引发疫情,公民应慎重前往上述地区,孕妇尤须警惕。如果必须前往上述地区,应先咨询医生意见,在当地做好防蚊虫准备。

在亚洲,据台湾媒体报道,1月19日,中国台湾报告了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者,来自泰国。为此,台湾卫生机构发布了针对东南亚6个国家的寨卡病毒旅行警告,以及针对南美洲和中美洲更高级别的旅行警告。

与此同时,马来西亚、越南、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卫生部门都警告称,从南美洲等寨卡病毒流行国家入境的游客,一旦出现发热和红疹等症状,需立即向医疗中心报告。

中国驻巴西使馆提醒在巴和访巴中国公民关注疫情,注意防蚊。如发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同时,中国国家旅游局1月31日发出相关提醒。实际上,早在2015年12月初,中国质检总局就发布了《关于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中国已掌握寨卡病毒检测方法

2016年1月30日,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官网发布文章称,中国大陆尚未发现病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织专家进行研判,认为我国存在病例输入风险;但目前我国正处于冬春季,蚊媒密度较低,即使出现输入病例,疫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也低。

目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成功研制该病毒的核酸检测试剂,掌握寨卡病毒的检测方法,正着手对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以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行该病的识别和对症治疗知识培训。

据悉,传播寨卡病毒的蚊子主要是伊蚊,伊蚊不但能传播寨卡病毒,它也是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传播媒介。

而在我国海南及雷州半岛地区有埃及伊蚊,这些地区是登革热的好发地区。据中国疾控中心网站消息,这些地区也可能是未来发生寨卡病毒风险最高的地区;同时,白纹伊蚊也可传播寨卡病毒,而我国河北、山西、陕西等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白纹伊蚊(又称亚洲虎蚊)的分布,因此也需做好预防工作。

中国卫计部门正保持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沟通,密切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疫情情况。同时,正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及时研判疫情输入风险。并加强部门协作,向有关部门通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风险评估结果,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部门正组织专家参考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疫情防控和病例诊治进展,制定疫情防控、疾病诊疗等方案。

全球变暖或致寨卡病毒肆虐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1947年,寨卡病毒首次在非洲的乌干达恒河猴体内被发现,1952年在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人体中分离出,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在非洲和南亚部分国家发现少量散在病例,直到2007年首次在太平洋岛国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岛出现暴发疫情。

2013年,有疫情国家及出现暴发疫情的国家开始呈增加趋势,特别是2015年以来,寨卡病毒病疫情在美洲地区迅速传播、蔓延。世界卫生组织说,美洲地区正在发生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次寨卡病毒病流行。

据外媒报道,2016年1月29日,联合国负责气候变化问题的助理秘书长帕兹托在召开记者会上说,“寨卡病毒和气温有关,这是显而易见的,你不需要是科学家,也能知道温度越高,就会滋生越多携带病毒的蚊子,传染病也就越来越多。”

而根据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2015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而由埃及伊蚊传播的寨卡病毒,正是于2015年开始在南美洲迅速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表示,防止寨卡病毒感染的最有效保护方式是防止蚊虫叮咬。所以,在疾病流行地区生活或去这些地区旅行时,应注意穿着长袖衣物(最好是浅色衣服)、使用驱虫剂等,同时注意关闭门窗、使用纱窗及蚊帐等方式避免蚊虫叮咬;另外注意将居室内或居家周围的水桶、花盆、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防止蚊虫在这些容器中孳生。

关于寨卡,必须知晓的8个问题

哪里存在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出现在蚊虫数量较多的热带地区,已知该病毒在非洲、美洲、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流行。

如何染上寨卡病毒?

人们会在被受到感染的伊蚊叮咬之后染上寨卡病毒——这一蚊虫与传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的蚊子类型相同。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如何?

多数患者会出现轻微发热和皮疹,有人会出现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疼痛以及疲劳感,症状2~7天后消失。

孕妇是否应当关注寨卡病毒?

虽然尚无关联性结论,仍然建议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妇女应当格外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蚊虫叮咬。如果已怀孕并且怀疑可能染有寨卡病毒病时,请及时就医。

什么是小头症?

小头症是婴儿头部出现非正常变小的一种罕见病。此症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如接触药物、酒精、子宫内存在其他毒素、怀孕期间出现风疹感染等。

如何治疗?

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治疗,且要休息和大量饮水。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目前尚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有效治愈办法或者疫苗。

如何诊断?

可以病人症状和近期病史为基础(比如蚊子叮咬,或者到已知有寨卡病毒的地区旅行),通过血液检测法作出实验室确定诊断。

如何保护自己?

防范寨卡病毒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可以使用驱虫剂、穿戴更多衣服、门窗紧闭等。此外,将水桶、花盆等可能蓄水的容器排空,避免蚊虫滋生。

猜你喜欢
寨卡伊蚊蚊虫
为什么大象洗完澡后爱往身上涂泥沙?
感染登革热病毒,该如何救治
我对小小蚊虫的思考
蝙蝠灭蚊
应对“寨卡”疫情的几点体会
“寨卡”究竟能否肆虐?
快乐大讲堂③蚊虫叮咬止痒法
寨卡肆虐
埃及蚊子的嗡嗡声原来是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