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水平的规划研究

2016-03-15 07:45阿依夏木古力·肉孜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1期
关键词:规划策略

阿依夏木古力·肉孜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于少数民族教育愈来愈重视。为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具备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能力是必然性的途径。本文对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情况进行了综合性阐述,提出了相关完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 学生汉语 规划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030-02

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而言,学好汉语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汉语能力可以促使少数民族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另一方面,掌握好汉语有助于少数民族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汉语言文化,便于他们提升社会适应能力[1]。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也愈来愈受到关注,这也促进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从当前现状来看,尽管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性,但在部分环节依然需要完善,以期取得更大成果。

1.当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环境分析

校园环境也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交流及学习的重要情境之一,主要包括了宿舍环境与课堂环境[2]。少数民族学生由于汉语基础良莠不齐,造成汉语无法成为日常交际的主要语言,只有在课堂上,才能要求学生尽可能的用汉语表达或交流,课下学生彼此交流依然以民族方言为主,汉语应用频率并不高,这就给实际汉语学习带来了一定阻碍。宿舍是少数民族学生另一处频繁沟通、交际的场景。通常情况下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宿舍安排会遵从少数民族习惯及生活习惯,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少数民族学生在宿舍当中主要还是以民族方言交流为主,汉语交流受到了限制。

2.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相关影响因素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综合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因素。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而言,文化因素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语言是文化的承载基础。正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汉族文化差异性较大,造成语言思维、语言逻辑及语言习惯均有所不同,也就制约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主动性。(2)学生对汉语认知不够客观。少数民族学生对于汉语文化及汉语作用认知不够客观,对其功能属性未给予充分重视,使其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忽视了汉语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受民族文化及语言影响,其思维、表达及习惯等与汉语言文化契合程度不高,适应性并不理想。某些学生学习汉语自觉性及积极性不高,因此无法高效学习汉语。(3)学习资源有待优化。教材与老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目前来看,少数民族汉语教材方面依然有待完善,汉语教材语料匹配性还需进一步提升。

3.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能力提升相关策略分析

3.1重视个体因素,做到因材施教

汉语相对于少数民族语言具备了一定的特征性,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遵从汉语特性,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个体因素,让学生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意识训练,让学生了解汉语学习策略的价值,并重视学习策略。鼓励其自我探求,主动学习,逐渐形成良性学习习惯及学习策略。对其策略存在问题之处,老师应予以纠正。

3.2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性影响因素之一,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老师应当充分掌握学生个体情况,将学习策略与课堂相互关联起来。除了知识教学外,老师应当注重方法教育,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其具备主动自学能力,从而提升教学效率[3]。为促进汉语言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老师可通过“情境入教”,为学生构建合适的汉语语境氛围,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设定汉语口语交际场景,让学生扮演角色,进一步提升学生语感及语言适应性,同时可激发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例如在《高职汉语课程》第三课“爱恨食堂”的教学过程中,便可应用情境教学发来完善课堂。该课主要目的是:(1)重点、难点词语的讲练,让学生掌握该词语,同时为学生理解课文扫除障碍,指导学生用所学词语和句式较为准确自由地进行成段表达和交际训练。(2)让学生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复述课文大意熟练掌握重点词语,能用重点词语造句、回答问题或就限定的话题进行成段表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先让学生先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并提出以下问题:作者在学校养成了什么习惯、学校食堂在何处、作者喜欢食堂的哪些菜及端午节食堂会发什么东西,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基于这些问题,老师可营造出一个食堂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食堂角色如服务员、清洁员、打菜阿姨等,让学生模拟食堂实际情境,进行交流。老师在一旁予以指导,使学生掌握食物的描述,掌握万事具备、焦急、念叨、粗糙、奢侈、不满、啃、馋等词汇,并应用这些词汇采取正确的语法来表达自己对食堂的认知、观点及感想。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对课程内容得以更形象化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字、词、句的用法。

3.3推动教学改革,深化教学效果

首先,要对汉语言教材进行优化。通过教研活动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学习规律,结合调研结果及学生特点,制定系统性教材,完善《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大纲》、《新疆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词汇》等导向性内容。其次,对教学活动进行规范。对汉语教学给予充分重视,采取分级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成效性提升。教育部门对教育工作进行宏观调控,相关机构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差异性指导,以期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完善考试机制,充分发挥MHK及HSK的反拨效应,以考试压力作为导向,触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适当压力作为学习动力。除汉语教学活动外,应当鼓励学校多开展汉语言文化主题活动,如汉语演讲比赛、汉语歌唱大赛、汉语阅读比赛、汉语写作大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良性的学习氛围,并扩展学生汉语视野,加深其文化底蕴。

4.结语

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水平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通过推动汉语言教学改革,对整个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发挥教师的导向性作用,增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班振林.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调查研究[J].中国电力育,2011,14:178-179.

[2]曲宁.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的提高[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05:65-68.

[3]谌梅芳.新疆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难点探析[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2,04:69-71.

猜你喜欢
规划策略
信息化管理的规划策略研究
基于乡村视角下的村庄规划策略与模式
提高通信工程设计服务能力的探讨
榆林市社区体育设施规划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我国民间投资的发展困境及规划
文化导向下的城镇特色规划策略研究
广东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平衡探析
关于如何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桂林乡村旅游地户外广告的空间规划研究
城市新区滨水空间规划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