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民营银行的可行性及发展路径探索——以汕头为例

2016-03-15 07:39尹丽艳江镇平
关键词:路径选择优势

尹丽艳,江镇平

(1.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汕头515078;2.中国人民银行潮州市中心支行,广东潮州521011)



组建民营银行的可行性及发展路径探索——以汕头为例

尹丽艳1,江镇平2

(1.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汕头515078;2.中国人民银行潮州市中心支行,广东潮州521011)

摘要:试办民营银行是近期我国金融改革的标志性事件之一。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目前已全部获批开业,民营银行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民营银行政策闸门的开启,为民营经济发达、民间资本丰厚的汕头设立民营银行提供了机遇。设立有地方特色的民营银行,既是民营银行特色化经营的实践探索,也是对金融理论的丰富和创新。本文分析了汕头设立民营银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针对汕头的实际,提出了组建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民营银行;发展近况;优势;路径选择

一、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近况

1996年首家由非公有制企业控股的股份制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的成立,是民营银行正式在金融舞台上崭露头角的重要标志。据统计,截至2013年初,中国373家主流商业银行中,95%都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大型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平台公司控股。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属民营企业控股;在144家城商行和212家农商行中,仅在江浙一带有14家小型民营银行。也就是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营银行在主流商业银行体系中仅占5%。[1]

我国对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一直是非常谨慎的,在2010年之前不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随着民间资本规模迅速扩大、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矛盾凸显、完善金融体系打破国有银行垄断局面日益紧迫的情况下,2013年7月15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简称“金十条”),首次明确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从此我国开启了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政策闸门,并引发了“民营银行”的申办热潮。2013年至2014年,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核名的银行有171家,除了几家商业银行,其它基本上是民营银行。2014年7月和9月,银监会相继批复了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和上海华瑞银行的筹建申请。目前首批试点的五家民营银行已全部获批开业,温州民商银行成为首家正式开门营业的民营银行。民营银行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民营银行政策闸门的开启,为民营经济活跃、民间资本丰厚的汕头设立民营银行提供了可能和机遇。

二、汕头设立民营银行的必要性

国家设立民营银行的意图,一是打破国有银行的垄断局面,创造银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效率,培育健康的银行体系;二是通过民营银行的差异化经营和特色化服务缓解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三是为游离于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民间资本开辟投资渠道,扩充正规金融市场,缩减民间借贷市场,实现民间资本的优化配置。

设立民营银行对于民营经济活跃但发展严重受到资金制约的汕头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一)设立民营银行,可以有效缓解汕头金融供给和需求的突出矛盾

1.从融资需求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我国普遍存在,但在中小企业聚集的汕头显得格外突出。2013年汕头全市中小工业企业182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99%。中小微企业的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3.12%,中小企业“贡献”了80%以上的产值、90%以上的就业和70%的税收。[2]但这些企业只获得大约40%的金融支持,2014年汕头各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50.65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42.67%,这一比率虽有所提高,但和广东省小微企业获贷率83.78%相比,还相去甚远。资金短缺和融资贷款难已成为民营企业特别是处于成长期的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民营中小微企业,因缺少抵押、质押、财务报表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自身存在的问题,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其融资主要是靠民间借贷或在企业间由地缘、血缘和业缘等人文社会关系引起的“赊销”和“延缓性支付”。

2.从贷款供给看。尽管目前汕头已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银行体系,但金融供给远不能满足金融需求。大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供给的集中性、统一性和同质性与中小企业金融需求的差异性、多样性和频繁性之间存在巨大矛盾,使中小企业几乎无法从国有银行取得贷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因为规模小、数量少和只贷不存规定的限制,也很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2014年底汕头存贷款绝对差高达1591.63亿元,存贷比40.3%,远低于广东省64%的平均水平,按照省平均水平换算,少发放贷款632亿元。从绝对差高、贷款占比低等数据,反映了汕头银行业对企业的信贷投入严重不足,尤其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上。

民营银行的设立,可以增加金融供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民营银行和中小微企业生活在基本相同的经济环境中,比较容易做到信息对称,因其组织层级简单和本土化经营的定位,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具备“软信息”搜集和传递优势,相比较于大银行,更符合中小企业贷款“额小、期短、差异性、多样化”的特点。

(二)可以为丰厚的民间资本寻找投资渠道

2014年汕头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33.08亿元,占全部存款余额的68.8%;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02.73亿元,其中民营经济投资完成788.2亿元,占比78.6%,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82.5%。[3]汕头民间资本充裕、藏富于民,但目前我市民营投资的领域相对单一,基本只限于传统制造业、商贸业和建筑业。当下,民营银行的设立无疑会为丰裕的民间资本寻找一个出口,把民间资本转为民间金融,可以为民营中小微企业提供一定的金融服务支持,改善金融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提高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并可以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三)有利于优化汕头市银行体系,完善金融生态环境

中国银行业改革的过程就是从一到多的裂变过程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过程。但目前,我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不足,长期处于“大城市、大企业、大银行”的发展模式上。汕头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着62%的金融资产,51%的贷款份额。大中型银行实施统一市场战略、提供无差异服务的特点越来越难以适应民营个私经济发达的汕头,难以满足客户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一个健康的银行体系,应该是多层次多类型、多种成分和组织形式的银行机构并存、市场竞争充分、资产分散、业务专业化的体系,这样的银行体系才能分散来自经济与金融层面的冲击,分散由于银行机构资金需求与供给的同质性所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在汕头设立民营银行,有助于打破国有银行一股独大的局面,既可以为国有银行引入竞争者,提高金融配置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还可以分流过度集中于大、中型银行机构的社会资金,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资金市场,从而改变经济结构与金融结构的不对称程度,规避系统性金融风险,营造更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

三、汕头设立民营银行的优势

(一)汕头民营经济活跃,有设立民营银行的先天优势

汕头是民营企业密集、民营经济活跃的城市。至2013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单位16.9万户,占全市经济单位的97.7%;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1102.69亿元,占全市GDP70.4%;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611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6%;民营工业增加值624.2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83%。[4]汕头市24家上市企业中有23家是民营企业,还有近50家高成长性的民营企业作为上市后备企业。汕头市的中国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的品牌;民营企业还是汕头市八大优势产业和17个产业集群的主要支撑。民营银行应优先选择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设立,所以汕头具备设立民营银行的先天优势。

(二)民间资本、潮商资本和上市公司可以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

首先,汕头具有侨乡的历史渊源和潮商云集、民资侨资丰裕的地域特征,2014年末汕头居民个人存款余额1833.08亿元,占全市存款总额的68.8%。证券市场活跃,2015年1-4月全市股票成交量9421.82亿元,占全省交易量的6.6%。汕头民间资金充裕,投资潜力巨大。第二,上市公司实力雄厚。汕头目前有上市公司24家,IPO在审企业7家,A股“汕头板块”已初步形成,A股上市公司总数位居全省第四,另有1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公司直接融资超过277.57亿元,总市值超过3000亿元。[5]目前民营上市公司成为申办民营银行的主要力量,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提供了充裕的资金保障。第三,潮商经营银行业已有悠久历史,潮商掌控东南亚大部分知名金融机构,如泰国的盘谷银行、京华银行,新加坡的四通银行、亚洲商业银行,马来西亚的大众银行等,潮商资本的华兴银行、盘谷银行、南洋商业银行等海外银行也都在汕头设立机构。全球潮商资本达2万亿美元之巨,潮商资本实力雄厚、在金融领域优势明显,是汕头设立民营银行的特有优势。

(三)汕头的特色产业集群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得力载体

汕头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目前有澄海区的玩具礼品、工艺毛衫,潮阳潮南区的针织内衣、音像材料,金平区的机械装备和印刷包装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1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24个,国家级工业类区域品牌9个。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0个,省名牌产品65个,中国驰名商标23个,省著名商标243个,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总数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五。2014年,全市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产值2101.3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5%。[6]汕头可充分利用产业集群优势,设立以专业镇、产业集群为依托的特色民营银行,金融与产业高度融合,立足专业细分市场,把民营银行打造为区域和行业内的专业银行,以“专”定位,走一条“小而专、专而精、精而强”的有别于大银行的发展之路。

(四)汕头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为民营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条件

汕头市自2011年底荣获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以来,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迅速。2014年,汕头电商发展指数名列全国第63位,内贸网商密度全国第23位,人均年度网购全国第47位,并涌现出一批具影响力的区域性、行业性电商平台和产业集群电商平台,如“阿凡达商城网”是国内外品类最为齐全的玩具类产品专业电子商务平台,“中国工程机械信息网”平台访问量在ALEXA全球重工行业世界排名第一。2013年全市年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超过400亿元,2014年达600亿元,且连续三年增速超50%,居全国前列;电商服务业辐射粤东五市及闽西南区域,部分代运营服务已发展至全国及东南亚地区。[7]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民营银行的特色经营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民营银行可以运用网络平台和电商产业优势做网络银行或电子银行,利用电商平台的客户资源和业务资源,发展供应链金融、小额信贷等业务,定位于大银行不做的市场缝隙,以差异化经营求得优势。

(五)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吸引民营银行择汕头而栖

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汕头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这是汕头地域优势的体现。发挥“世界潮人之都”的优势,以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为契机,打造华侨经济文化合作实验区平台,发挥血缘、地缘、商缘、文缘的优势,吸引世界各地的潮商资本、潮人企业,整合游走于民间的潮商资本,设立华侨投资基金、潮商投资基金,形成潮商资本集聚区、金融产业集聚区,为民营银行的设立铺路搭桥,让民营银行有扎根的沃土。

四、汕头组建民营银行的路径选择

针对汕头的经济基础和金融环境,笔者提出了组建民营银行的三种路径。

(一)以存量改组方式,组建民营银行。通过民营资本注入农村信用合作社并将其改造成符合地区经济要求的社区银行的模式,对农信社进行民营化改造

汕头虽然民营企业发达,但民营企业多半集中于传统的加工制造行业,缺少银行业的经营经验和人才储备,新设民营银行的难度较大,因此,通过对现有的金融机构进行注资重组的方式组建民营银行是低成本的现实选择。汕头农村信用社数量多、规模小,多分布在澄海、潮阳、潮南等专业镇,与地方经济结合非常紧密,为地方中小企业服务,在业务上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些特点与民营银行的发展要求和市场定位高度相符。其比较优势明显:第一,农信社多处于产业集聚区和专业镇,以产业集群为依托,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以专业镇为载体,将地方中小企业和居民作为市场定位的主要客户群和竞争领域,可以打造区域和行业内的特色专业银行如“玩具银行”、“纺织银行”、“化工银行”等,开发适合特色产业的产品、营销、服务和业务流程,走一条专业化个性化品牌化的社区银行之路,实现错位竞争优势。第二,农信社因其组织层级简单,经营决策灵活,更符合当地中小企业贷款短少频急的特点,和中小企业有着更强的耦合机制,和民营银行的发展初衷相符;第三,农信社本土化经营的定位,对区域内客户的情况更为熟悉,具备“软信息”搜集和传递优势,比较于新设银行,有信息优势和成本优势;第四,农信社在本地企业的创业及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扶持,形成了较高的客户黏合度,又因潮汕地区的宗亲地域观念强,农信社具备人缘地缘优势,改制农信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新设民营银行认可度低、吸引力不足的风险。

(二)通过民营资本收购、参股村镇银行的方式,组建民营银行

汕头目前已有广东澄海潮商村镇银行、汕头龙湖长江村镇银行、汕头潮阳融和村镇银行三家村镇银行,这些银行坚持社区银行、零售银行的市场定位,面向“三农”、城镇社区和中小企业,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有力支持。其民间资本控股、为民营经济服务、本土化经营等特点,为中小银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经营积累了经验,其经营模式与民营银行最为接近,利用村镇银行已经建立的社会关系和信任基础,将村镇银行升级改造为民营银行,无疑也是一条低成本的存量发展路径。[8]

(三)以电商平台为依托,定位互联网金融,设立民营银行

银行涉足互联网金融业务,有两种模式可以选择,一是自建电商平台,对自己平台上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二是与电商平台公司合作。第一种模式对于新建银行来说有很大的难度,难点在于流量和用户体验。目前电商势力范围已经划分清楚,小银行做电商处于明显劣势,没有流量做支撑,基于大数据的金融服务自然做不起来。第二种方式是新设民营银行的现实选择,利用汕头电商产业迅猛发展的优势,与行业性、区域性有影响力的电商平台和产业集群电商平台高度融和,实现共赢。首先,银行利用电商平台获取核心数据和客户资源,为银行的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提供依据,将庞大的电商客户群转化为银行的客户群。其次,银行通过对电商提供资金结算服务、理财和资产管理服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依托电商平台,开拓金融产品销售渠道。第三,银行可以依据电商掌握的真实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等信息,利用资金、产品设计及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针对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开发供应链金融产品,打造专业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流程,成为供应链上“小而全”的专业银行,与传统银行实现错位竞争。第四,银行还可以通过投行运作帮助电商平台并购、上市,实现电商平台股权的增值,通过综合金融服务获得资产收益。[9]

(注:本文系汕头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度课题“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和发展路径探索”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K 2014Y18)

参考文献:

[1]董文标.加速中国银行业民营化进程[J].中国经济周刊,2013,(3):21-22.

[2][4]汕头市统计局.2014年汕头市统计年鉴[M].统计出版社,2015.

[3]汕头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汕头调查队.2014年汕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sttj.shantou.gov.cn/tjgb/201503gb. html,2015-03-18

[5]陈史.22家上市公司直接融资280亿[N].汕头特区晚报,2015.4.28.

[6]三次产业-走进汕头[EB/OL].http://www.shantou.gov.cn/cnst/zhsccy/ zjst_lmtt.shtml,2015-06-15.

[7]黄鸿华.汕头市电商交易规模年超400亿[N].汕头特区晚报2015-04-14.

[8]朱孟楠,赵茜,王宇光.民营银行改革的路径选择:思路、对策与风险控制——以泉州地区为例[J].东南学术,2014,(5):64-71.

[9]纪葳.银行VS电商:从竞争到融合[J].中国金融,2015,(8).

猜你喜欢
路径选择优势
矮的优势
画与话
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军休服务管理社会化:现实需求与路径选择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发扬优势 有所作为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
第二优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