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思维方法探析*

2016-03-15 13:12李全喜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总书记文明生态

李全喜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思维方法探析*

李全喜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中内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民本思维、精准思维、制度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等丰富的思维方法。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有助于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预见性、主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对于切实推进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实践目标具有突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系列重要讲话;思维方法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人类生存环境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一切社会关系和谐的逻辑支点。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政界、学界和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多年来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开始日益显现。近年来,水污染、土壤污染、雾霾等生态环境问题给人民的健康生存与持续发展带来了压力,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日益强烈。人们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入反思,发现生态环境问题绝不是单一的经济问题,更不是纯粹的技术问题,而更多的是“人祸”而非“天灾”,即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是人们不合理的实践活动的结果。从哲学上看,人的实践行为与思维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人的思维是人外在行为实践的先导,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等特点,能够在实践中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正如恩格斯所言:“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1]285那么当代中国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就离不开对人的思维方式的思考,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更需要科学思维方式的指导。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初步形成了其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这些系列讲话中包含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民本思维、精准思维、制度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全球思维等丰富的思维方法。那么,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与以往的生态战略有哪些不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思维方法的具体构成有哪些?这些思维方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些思维方法中的哪一种处于核心地位?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学习、梳理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思维方法,对于学界深化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科学内涵,拓展学界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视域,理顺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内在逻辑,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同时对于细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推进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助推“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具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一、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与以往生态战略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就将保护环境作为国家的基本国策。1987年,时任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的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作出了经典阐释,由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1989年,中国政府颁布并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94年,中国政府编制并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列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这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的确认,对生态环境问题给予高度关注。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又将资源节约作为基本国策,显示出对资源问题的关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涵和任务,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上议程,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突出了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将生态文明首选纳入“十三五”规划中,提出了包括“绿色发展”在内的五大发展理念。纵观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既是对以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继承,也是对以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的丰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与以往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相比,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提出的背景不同。以往的生态文明战略主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是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之后,人民群众的诉求已经从温饱转向环保的背景下提出的。第二,地位和重视程度不同。以往的生态文明战略尽管也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但其话语并非处于主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将“绿色发展”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第三,实践程度不同。以往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也提出环境保护、制定法规,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民众的生态意识仍有待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主体性参与不够积极,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战略的提出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态意识显著提升并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实践举措,切实调动了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宏观思考——历史思维与战略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宏观思考需要回答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是生态兴衰与历史变迁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二是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该走向何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体现出历史思维和战略思维。

1.历史思维: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历史思维方法是一种“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2]178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3]。他站在人类文明历史演进的高度上,运用历史思维方法解析了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178的论断。习近平总书记从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探寻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合理性,有助于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信心。古往今来,生态恶化导致文明衰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引用古代文明衰落的一个经典论据:“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383历史演进到20世纪,西方国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因环境污染而造成的8次轰动世界的公害事件。①8次公害事件分别是: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习近平总书记以雾霾为例指出:“雾霾问题,发达国家也有过,像德国的鲁尔区、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和里昂都走过这个路,美国纽约、洛杉矶也是。”[4]111古往今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一次次给我们敲响警钟:依靠大规模消耗生态资源来发展经济是要付出沉痛的代价的。因此,在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运用历史思维吸取牺牲生态环境发展经济的惨痛教训,切实针对当代中国的生态国情,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2.战略思维:对生态国情的判断,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意义和方案的思考

战略思维是一种“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过程总体趋势和方向”[2]177的思维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以驾驭全局的战略胸怀、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野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长远思考,体现出气势磅礴的战略思维。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中国的生态国情进行了战略定位。2013年4月2日,他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指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5]207“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短短的8个字精准地概括了当代中国的生态国情,这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法规制定的客观背景和现实依据。其次,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进行了战略定性。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5]208这些论断从战略层面告诉我们:一方面要清醒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另一方面要清醒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习近平总书记战略性地指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案。他强调指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5]211。该论断不仅指出了贯穿整个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而且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与切入点思考——民本思维与精准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到底是为了谁?生态文明建设又得依靠谁?这两个问题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体现出了运用民本思维和精准思维的方法。

1.民本思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民本思维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的一种思维方法。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民本思维体现为他对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公共诉求的关切。众所周知,经济发展能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生态发展能优化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等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环境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2]122-123。可见,人民群众的公共诉求已经从“盼温饱”转向“盼环保”,从“求生存”转向“求生态”。面对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共性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想人民之所想,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6]的精辟论断。该论断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望作为施政的重要方面,希望人民群众能够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民本思维还体现为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人民群众主体创造作用的尊重。2013年4月2日,他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指出:“全社会都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切实增强生态意识,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5]2072015年4月3日,他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进一步强调:“植树造林是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要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7]这些论断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尊重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意识到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需要指出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民本思维是最核心的思维方法,是判断生态文明建设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立场上进行的标尺,是评估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参与力量的重要原则,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2.精准思维: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精准思维是一种非常务实的思维方式,它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在一个个具体的点上解决问题,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8]当前,生态环境问题体现为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地沙化、乱砍滥伐等一系列具体现实问题。而“污染加重、资源趋紧、生态退化已成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接连爆发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大气污染事故已经成为影响老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9]。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我们具备问题意识,要选择合理的问题基点,善于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矛盾,绝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分出轻、重、缓、急。那么,判断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依据标准是什么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6]该论断把是否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作为判断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矛盾的依据,充分体现出他的精准思维方法。这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合理的切入点,一方面突出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为本”的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理念,另一方面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求真务实的强烈问题意识。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规范思考——制度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

无规矩不成方圆。当前诸多生态环境问题与制度法规的不健全有关。因此,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进行,“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

1.制度思维:最严格的制度

制度思维是指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促使人们养成按照一定程序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制度思维具有指导性、约束性、鞭策性、激励性、规范性和程序性等特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但要真正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在协调统一,并非易事。生态文明建设的序幕刚刚拉开,相关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因此,只有生态文明建设一开始就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才能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地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严格的制度”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一,强调对制度不折不扣地执行,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有章可循。2013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主要内容:要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加快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制度,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4]105其二,强调对制度违反者惩罚的公平性,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违法必究。其中对于责任追究制度,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真抓就要这样抓,否则就会流于形式。”[4]105

2.法治思维:最严密的法治

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10]从法学的层面来看,法治的根本目标是要维护人民的权利、平等、自由、安全,维系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逻辑支点,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法治不能缺位”。再从哲学层面进一步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取向是人与自然关系从“紧张对抗”走向“和谐共存”,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面临对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文化传承与环境保护、社会转型与环境保护、阶段追求与长远规范、整体发展与局部发展等整体性关系的考量。要维系这些关系的动态平衡,严厉打击破坏环境的不法行为,就离不开最严密的法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提出“最严密的法治”论断,“既是针对过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而言,也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而言,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实行更严厉、更果断的法律惩治”[11]。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实施,或者实施不力,那再多法律也是一纸空文,依法治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12]为此,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针对生态文明的法治建设应该是“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13]。

3.底线思维: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

底线思维是指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2]180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底线思维的应用显得尤为突出。当前生态系统的退化表征、自然资源的趋紧态势、环境破坏的严重现象都凸显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建设生态文明,迫切需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对生态文明建设可能面临的困境和难题进行前瞻性思考,做到未雨绸缪,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权牢牢地攥在自己手里。那么,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是什么?如何客观设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低目标和最低立足点?众所周知,自然界是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自组织生态系统,人类为了生存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的“度”如果不超过自然界自我修复的能力,自然界是可以维系生态平衡的;否则,自然界就会以极端的方式恢复生态平衡,其后果直接表现为生态环境问题的频发。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就提醒过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383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的底线首先指的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即“自然自我修复的度”。习近平总书记把这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自然自我修复的度”称为“生态红线”,认为应当给自然留出更多的自我修复、自我净化、自我调整的空间。他强调指出:“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把“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制度思维、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有共性特征,但绝非完全等同。从共性上看,第一,三者都强调以规范性的细则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突出了对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硬性要求。第二,三者都强调对破坏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行为的惩戒警示,提醒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时刻秉持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的理念。从区别上看,第一,制度思维的外延最大,只要属于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都属于制度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涵盖在制度思维的范围中。第二,在三种思维方法中,法治思维的刚性制约作用最强,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硬性保障。而制度思维和底线思维除了具有刚性作用之外,还包含人际伦理道德层面的规则体系,即也包含主体自身的主观自律问题。第三,在三种思维方法中,底线思维更加突出规则的“倒逼效应”,使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而制度思维更加强调对生态文明建设前瞻愿景的引导与激励,法治思维则突出对生态文明建设中现实违法行为的惩戒与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犯罪行为的预防。

五、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思考——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

一直以来,不少人认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悖论关系,即加强经济发展必然破坏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然阻滞经济发展。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真的是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悖论关系吗?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深入解析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促使人们从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悖论关系中走出来,真正做到理论自觉和生态自觉。

1.辩证思维:“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

辩证思维是一种“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2]179的思维方法。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回避的一对矛盾。那么,如何来认识这对矛盾呢?2013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关于第一季度经济形势的讲话中指出:“如果仍是粗放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那污染又会是一种什么情况?届时资源环境恐怕完全承载不了。经济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强烈的不满情绪上来了,那是什么形势?所以,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4]103这段话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坚决不赞成“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粗放型发展思路。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并回答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在谈到环境保护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120在这段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生动形象地比拟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这段话一方面体现出党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也说明党对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的逐渐加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是第一个阶段。在凸显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差异的同时,提出追求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对“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认识的升华。“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是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党和政府深刻认识到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第三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之间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可以实现百姓富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2.创新思维: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邓小平对生产力的概念进行进一步创新,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经典论断。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认为:“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发展。”[4]107这段话一方面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拓展了生产力概念的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揭示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离不开经济发展的支撑。因为“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14]。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征程中,需要打破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绿色经济发展思路,决不走西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发展道路。

六、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思考——系统思维与全球思维

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内涵到底是什么?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开展国际合作吗?习近平运用系统思维和全球思维对这些问题进行清晰的解答。

1.系统思维:“生命共同体”与“环境治理系统工程”概念的提出

系统思维是一种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既关注系统的整体结构功能又关注系统的部分层次联系的思维方法。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系统思维体现在他对“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他指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15]习近平总书记对“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内在整体结构功能的解读为我们清晰地展现了一幅“山、水、林、田、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相互制约的自然图景。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系统思维体现在他对环境治理的整体认知上。他强调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16]“要坚持标本兼治和专项治理并重、常态治理和应急减排协调、本地治污和区域协调相互促进,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16]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中的系统思维还体现在他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的认识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强调:“中国将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5]211-212“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之间存在着系统的协调统一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思维方法,需要我们一方面高屋建瓴,坚持整体统筹的思想;另一方面协同并进,克服“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机械思维方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配套改革。

2.全球思维: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合作

全球思维是一种基于全球化的背景,通过国际视野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当前,“在宇宙中,人们所看到的地球是一个有机体的生动形象,它的健康取决于大气、海洋、土壤、森林这些具有生命的组成部分的健康,而这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全人类共有的,而不是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单独拥有的。在地球上,人们已经意识到,由于全球性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引起的种种灾难性后果都是危及全人类的”[17]。生态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决定了生态文明建设思维必然体现出全球意识。2013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明确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5]212这段话展现了他对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特征的清晰认识。这一方面表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继续坚持开放精神,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环境治理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说明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中,我们要始终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同时还表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不能忽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客观背景。

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丰富的思维方法,践行这些思维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理顺生态兴衰与文明变迁的关系,有助于我们站在人类历史演进的高度,立足中国生态国情,放眼全球世情,从而统筹全局,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预见性。其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思维方法的应用,能够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普惠程度,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准确定位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要矛盾,为生态文明建设汇聚最强主力军,从而能够牢牢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权。再次,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思维方法能够促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增强制度法规的刚性规范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确保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在合理有序的轨道上进行,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最后,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思维方法能够客观、全面、系统、普遍联系地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问题,彰显生态文明建设系统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形成标本兼治、全员动员的机制,进而打破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更新人民群众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开拓创新能力。可见,在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思维方法中,历史思维与战略思维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民本思维和精准思维是核心,是检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根本依据;制度思维、法治思维与底线思维是重要保障,更加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刚性规范;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是重要条件,更加突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的创新思考;系统思维与全球思维是重要支撑,是维系生态文明建设开放性、凝聚生态文明建设力量的重要支撑。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中的思维方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综合运用这些思维方法,才能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效能充分激发出来,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发展。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 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2(1).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6]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05-25(1).

[7] 习近平.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植树造林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N].人民日报,2015-04-04(1).

[8] 杨永加.习近平强调的思维方法[N].学习时报,2014-09-01(3).

[9] 华章琳.论习近平“生态环境生产力”[J].学术论坛,2015(9):1-4.

[10] 何民捷.让法治成为一种思维方式[N].人民日报,2013-05-14(7).

[11] 赵建军.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N].光明日报,2013-02-02(2).

[12] 安东.法治:制度、机制和文化的有机统一[N].人民日报,2014-10-20(7).

[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1).

[14] 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3(17):17-19.

[15]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16] 习近平.环境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抓[N].广州日报,2014-02-27(1).

[17] 曾国屏,高亮华,刘立,等.当代自然辩证法概论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07-108.

(编辑:李蕉)

李全喜,哲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 本文系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总书记文明生态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对不文明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