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一流师资追求卓越品质——永顺县第一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侧记

2016-03-15 14:52周玉萍彭继芳
湖南教育 2016年28期
关键词:骨干教师教职工名师

周玉萍 彭继芳

锤炼一流师资追求卓越品质——永顺县第一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侧记

周玉萍彭继芳

永顺一中是一所坐落在湘西大山深处的省示范高中,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着力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连续四年被评为湘西州普通高中“两考”质量综合评价省示范高中组一等奖。2015年高考,李晓雨、田铖同学获湘西州文理科第一名。2016年高考,李丹获湖南省文科第一名。

立足本校实际,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是永顺一中校长胡安泽经常强调的两个“假如”,也是学校全体教职工努力工作的思想法则。

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学习教育法规和教改理念,开展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比赛、拒绝有偿家教签名承诺等活动,增强教职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立足本地,引导教职工认真学习建校史上前辈们教育教学的感人事迹,树立身边的师德楷模,寻找自身在思想和言行上的差距,让师德师风建设接地气、入人心。

在学校的大力倡导下,老教师刘允严谨治学、关爱学生、积极追求进步的先进事迹被广为传颂,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以全国模范教师李双为核心建立起来的教师团队,积极捕捉和创造教育契机,努力挖掘学生的最大潜能,连续培养了三个湘西州文科第一名,创造了州内独一无二的教育奇迹。

致力专业成长,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师如果没有自身的发展,终究会变成燃尽的蜡烛、吐尽丝的春蚕。学校努力打造“名师工程”和“青蓝工程”,搭建在职培训、课题研究、集体交流三个平台,引导全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

学校的“青蓝工程”坚持以老带新,定期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新进教师上汇报课,将新进教师与骨干教师结成对子。在“师傅”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下,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教师、骨干教师。2009年大学毕业的化学教师唐虹,在“师傅”彭锴的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并获得中学化学教师实验创新大赛州特等奖、省三等奖等荣誉。2012年新加入教师队伍的汪所,不仅学到了副校长田传吕的课堂教学方法,也学到了他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任教学科的学考科科合格率达到了99%。

永顺一中的名师多,丁颖超、石家文、彭武华、谢茂云、向天兵……每一个人都是学校闪亮的名片。为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学校先后建立了陈加德高中物理、肖岩顺高中语文、石家文高中数学、尹进高中历史四个县级名师工作室,倡导青年教师加入团队,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研讨,定期开展送教活动,兴起了一股教研教改的热潮,也带动了教师整体业务水平的提高。

为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培训计划,要求教师制定个人专业成长规划,有序组织教师参加各类继续教育,以“校本研修”为主体,以“国培计划”为主渠道,广泛开辟师训平台;引导教师立足课堂教学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着力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业务能力。此外,还制定了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要求同年级同学科教师集体备课,在良性竞争中加强合作、互相学习,发挥集体力量,打造优秀团队;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教研活动,通过“走出去学,请进来教”的方式,引导教师参与校际交流,取长补短。

采取多种措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

“要教师吃苦,尽量不让教师吃亏;要教师实干,尽量给教师实惠;要教师有作为,尽量让教师有地位。”这是学校历届领导班子的共识,也是身体力行的工作重点。学校在评优评先时做到公开、公平,体现多劳多得,奖罚分明,使教职工扬长避短,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同时,每遇教职工生病、亲属病故,领导会及时探望;教职工家里有困难,会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工会多次组织单身教师与外单位联谊,牵线搭桥,喜当“红娘”;在繁杂的工作之余,组织教职工进行文体娱乐活动,让他们劳逸结合、愉悦身心,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全校教职工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猜你喜欢
骨干教师教职工名师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二)
守护健康,把大爱传递——全国少儿美术教育骨干教师抗疫版画作品选
集大教职工抗疫优秀作品选登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第九届全国硬笔书法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绍兴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