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警察书屋”建设探讨
——以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6-03-15 18:43黎晓
广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警营书屋民警

黎晓

(广西警察学院 图书馆,广西 南宁 530028)

“互联网+”时代下的“警察书屋”建设探讨
——以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为例

黎晓

(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广西南宁530028)

“警察书屋”是民警“镀金”和“充电”的好去处,是文化育警的有效基地,在民警队伍思想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警察学院图书馆参与警察书屋建设具有专业文献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和时间保障等优势,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为广大民警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建设好警察书屋网站,完善知识服务平台,共享图书馆管理系统。

警察书屋;公共文化;资源建设;馆藏服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是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重要举措之一。从2014年起,李克强总理连续三年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民警察素质的一个标志。在“互联网+”时代下,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生存方式,也给阅读方式带来改变。我国公安部于2015年10月30日启动全国公安机关“警察书屋”建设工作,公安部政治部将统筹协调各种资源,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及人数较多的基层单位按照规范化标准无偿分批援建1360个“警察书屋”,配置价值约7000万元的图书[1]。

我国公共阅读设施主要由公共阅读服务主阵地——公共图书馆,基层公共阅读设施——农家书屋、社区图书馆(室)、职工书屋等组成[2]。警察书屋作为职工书屋的一部分,是为满足警察文化需要,在各地公安机关建立的、能提供警察实用的书报刊和数字资源服务的文化服务设施。

广西警察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广西唯一警察本科院校,建校60多年,被誉为“八桂警官的摇篮”。我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围绕警察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建设,形成了自己的馆藏特色,有能力参与警察书屋建设和管理。通过参与建设警察书屋可以调动警察学知识文化的积极性,也可以锻炼馆员的工作能力,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开拓行业高校图书馆服务行业工作的新模式。

一、警察书屋现状特点及建设意义策略

(一)警察书屋建设的现状和特点

公安部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安机关“小阅览室”建设的通知,因此很多基层警营已建设自己的警察书屋或者警营书屋。比如2004 年6月陆川交警大队加大资金投入,充实和完善1998年以来就已建成投入使用的文化育警阵地——警官书屋[3];2010年8月武警广东总队佛山支队在佛山市图书馆和佛山禅城区联合图书馆的支持和帮助下,建成三个标准化的“警营书屋”[4];陕西省大荔县公安交警大队为提高基层民警的法律、业务知识,活跃业余文化生活,建成了陕西首家“警察书屋”[5];2014年济南市公安局首个“警察书屋”在天桥分局纬北路派出所投入使用,该“警察书屋”拥有1000余本书籍,主要以山东省图书馆馆藏图书定期流动来支撑[6];2015年11月邯郸市公安局特警支队“警察书屋”正式开馆,并开展“唱百首好歌、读百本好书”活动发展警营文化,推动文化强警[7]。新疆边防总队红山嘴边检站的警营小书屋一直是官兵们学习的主要阵地,组织官兵前往新华书店、图书馆等开展读书活动,并联合联创联建单位开展送图书进警营、举办警营图书节等,不断为广大官兵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文化知识搭建舞台,创造条件[8]。这些“警察书屋”是民警“镀金”“充电”的好去处,作为文化育警的有效基地,一直在民警队伍思想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目前现状看,当前警察书屋主要特点有:一是公安机关各县市、基层单位自建书屋或者警民共建;二是主要以纸质图书馆为主,电子资源少或者没有;三是有图书书目配置标准,主要有政治理论、公安业务、历史哲学、法律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各类书籍以及报刊等,涵盖图书分类的大部分图书,以公安业务为主,并且主要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和群众出版社提供书目。

“互联网+”时代下,公安部再次提出建设警察书屋,要求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明确专门的人员和制度。首批书屋示范点向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基础薄弱地区倾斜。各示范点须有必要的场地、书架、桌椅、联网计算机等阅览设施以及健全的图书管理登记制度[9]。新的警察书屋具有明确的时代特色:一是公安部政治部将成立“警察书屋”建设协调小组,统筹安排、协调推进整体建设工作,编制下发建设指导意见。二是建设方向确定、管理机制明确。针对“警察书屋”配置书目、建设规划、建设标准、主体责任、管理制度、使用规范和配置书目等项目有了具体细则,并责成中国人民公安出版社按照公安工作新形势和民警阅读新需求要做好图书配送、推荐等服务工作,确保“警察书屋”规范建设。三是“互联网+”时代特点凸显,即加强“警察书屋”网站、数字图书馆以及移动阅读App的开发建设。在网络信息新时代下,在云数据构建的“信息资料云”会实现信息共享,警察书屋联盟与数字图书馆联盟会成为新的警察书屋模式[10]。

(二)警察书屋建设目的和意义

互联网时代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复杂和多样化,警察在工作中面临前所未有的艰巨性、复杂性,这样对警察的素质和智慧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警察大约200万,警力少,工作多,闲暇时间少。在相对浮躁的世风下,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警营读书氛围如何,究竟还有多少民警在读书?他们在读什么书?如何引导他们将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相结合?

公安机关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参与者和维护者,警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文化打造新型警察队伍,努力建设一支执法文明规范、业务技能过硬、教育水平较高、行为礼仪得体的现代警察队伍,切合加强新时期警察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11]。警察书屋建设是公安队伍建设的一项措施,旨在通过阅读,用知识指导和提升头脑,引领警察提高素质和智慧。

开展读书活动,营造警营良好阅读氛围是公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人民警察基本素质、加强人民警察职业道德建设、强化纪律作风的一项举措。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肩负巩固共产党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警营阅读氛围可以全面提升公安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法律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警察书屋是文化建警、文化育警、文化惠警、文化强警的战略安排[12]。

警察书屋已经成为提升警察素质、繁荣警察文化的重要基地,能够更好地吸引、凝聚和促进广大民警阅读学习、提升素质、增加正能量。

(三)警察书屋建设发展策略探讨

1.文献资源建设多元化

“互联网+”时代下,文献资源多元化是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传统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并存,甚至数字信息正在逐渐成为馆藏图书的主体。警察书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制定中,必须规划好传统文献资源和数字资源的采集比例,使之成为互为补充的一个整体。

2.服务多样性,增强互动性

“互联网+”时代下的警察书屋不只是个物理形式的书屋,可以借助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泛在化服务、个性推送服务[13]。注重互动性,资源共建共享,走出去请进来,联合当地图书馆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利用数字图书馆平台服务民警,提供系统的个性化知识服务。

3.保持持续性

警察书屋的建设,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也要保障经费投入连贯,除此之外培养管理人才,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警察书屋服务水平,也是警察书屋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4.重视引导性

建设警察书屋要注重引导性,打造品牌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各地公安机关要充分利用当地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警察书屋”建设和读书活动开展情况,展现警营新风采、新成果和民警新形象。

二、警察院校图书馆参与警察书屋建设的优势

(一)专业文献资源丰富

警察学院图书馆是伴随着警察院校的诞生和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积累了丰富的馆藏资源,形成了具有警察特色的馆藏体系。如果警察学院图书馆积极投身到警察书屋的建设中,善于发现和寻找切入点,能让警察书屋建设事半功倍,同时也可以借助警察书屋这个平台,为警察文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

(二)人力资源保障

警察院校图书馆作为行业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集散地和传播中心,有掌握图书分类、熟悉图书馆管理的专业学科背景人才。这些人力资源除了为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可以在警察书屋建设中对各地公安机关选派出来参与“警察书屋”管理和策划读书活动的民警给予图书馆专业知识指导,开展图书推介、读书交流、学习大讲堂等阅读推广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让信息服务现代化,指导警察通过网络获取有用的数字资源,实现文献资源共享,营造全警阅读的浓厚氛围,激发民警阅读热情。

(三)时间保障

一般来说我国高校每年都有寒暑假期,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可以让图书馆有充分的时间参与警察书屋建设。图书馆员利用寒暑假时间到基层警察书屋针对各个书屋的实际情况帮助指导书屋建设,给书屋建设提出建议,让警察书屋成为警营的学习中心、信息中心[14]。

三、我馆参与警察书屋建设的思考

我校除了培养全日制在校公安专业学生外还承担全区干警的培训工作,因为受师资力量、地域的限制,只能承担全区部分公安干警的培训任务。大部分干警没有机会到我校学习培训,也无法利用学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近两年来,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带来了“数字图书馆”,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或者称为“泛在图书馆”,4G、5G技术的支撑,使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融合走向现实。在警察书屋建设中如何发挥警察学院图书馆专业资源的优势,以下是几点思考:

(一)专业知识指导

包括指导书屋管理员对纸质图书分类排架、电子资源检索等。具体来说就是培训书屋管理员如何为读者进行阅读服务、阅读资源推荐、阅读方法推广等等,研究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媒体阅读给民警阅读带来的改变,进而引导民警将纸质阅读的传统阅读和数字媒体的数字阅读相融合,营造全警阅读的浓厚氛围,激发民警阅读热情。

(二)建设好警察书屋网站,完善知识服务平台

由于警察行业的特殊性,保密信息资源不能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为了让全区基层民警也能充分利用我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只有通过特殊的网络将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推送出去。我校的公安知识服务平台是2014年底和公安厅科信处联合建设的一个面向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它是一个集各类法律法规、案例、课件、期刊杂志、报纸、论文等为一体的知识服务平台,旨在为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和民警提供一个面向知识管理、知识检索、知识学习、知识传播的数字化学习和教育的资源中心。可将该知识平台嵌入“警察书屋”建设,借助该平台,将我校图书资源推广出去,让全区基层民警能够利用到我校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

(三)共享图书馆管理系统

警察书屋提供的是图书馆的一种服务模式,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设施的一部分。不论文献资源建设规模如何,服务形式怎样,如果建设初期就用图书馆的模式和制度来进行管理,会让警察书屋真正发挥作用[15]。书屋管理系统软件主要以图书馆系统管理软件为主,借助管理软件以实现警察书屋联盟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类文献的电脑化管理,进行图书资料采集、编目、典藏、流通等工作;在网络环境背景下,通过系统大平台办理借还手续、资源一站式检索、虚拟参考咨询、电子资源远程授权访问、微信微博公众平台创建等等。我校图书馆管理软件若能与警察书屋共享将可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建共享。

[1]公安部牵头.三年间全国将建1360个“警察书屋”[EB/OL].(2015-11-04)[2016-3-6].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11/04/nw.D110000zhdsb_20151104_6-01.htm?div=-1.

[2]徐同亮.公共阅读服务评价指标体系探究[J].图书馆论坛,2016(1):47-52.

[3]“陆川警官书屋”书香飘溢[EB/OL].(2004-06-10)[2016-3-6].http://news.sina.com.cn/c/2004-06-10/1108 2769216s.shtml.

[4]广东首家警营书屋落户佛山[EB/OL].[2016-2-13].http://gd.people.com.cn/GB/123937/123963/12659584.html.

[5]陕西大荔:设立“警察书屋”帮助民警“充电”[EB/OL].[2016-2-13].http://www.cpd.com.cn/n3551/n3681/c1676553 /content.html.

[6]山东济南首个“警察书屋”投入使用[EB/OL].(2017-07-08)[2016-2-13].http://www.sd.xinhuanet.com/sdzf/2014-07/08/c_1111505364.htm.

[7]邯郸特警“警察书屋”开馆[EB/OL].(2015-11-14)[2016-2-16].http://yanzhao.yzdsb.com.cn/system/2015/11/14/014329772.shtml.

[8]警营小书屋“火了”[EB/OL].(2013-07-01)[2016-3 -1].http://www.chinagabf.om/jysh/gbsh/2013/07/01/10262 374015.html.

[9]“警察书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EB/OL].[2016-1-13].http://www.cpd.comcn/n10216060/n10216144/c30888033/content.html.

[10]公安部牵头三年间全国将建1360个“警察书屋”[EB/OL].(2015-11-04)[2016-1-13].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5-11/04/nw.D110000zhdsb_20151104_6-01.html.

[11]郑永红.警察公共关系学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5:284-285.

[12]“警察书屋”建设工作正式启动[EB/OL].[2016-1-13].http://www.cpd.com.cn/n10216060/n10216144/c30888033/content.html.

[13]王世伟.构建面向未来的国际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J].图书情报工作,2014(1):17-22.

[14]蔡莉静,穆丽红,陈晓毅.高校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工程——我馆参加“农家书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杂志,2008(4):41-44.

[15]李强.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觉下的“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1):23-26.

责任编辑:农学熙

[Abstract]“Police bookstore”, as the ideal place for the police to be recharged and gilded, as well as the base for culture-based cultivation of the police,plays a key role in idealogical construction of police team.The library with the advantages of abundant literature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nd time guarantee in partiicipating in construction of “police bookstore”provides the police with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s the guidance, websites for “Police bookstore”construction, platform for improving the knowledge services and the share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police bookstore;public culture; resources cnstruction; library collections andservices

A Probe into Construction of“Police Bookstore”in the“Internet+”Age:A Case Study of Library of Guangxi Police Academy

LIXiao
(Guangxi Police Academy, Nanning 530028, China)

G250

A

1008-9438(2016)03-0120-04

2016-03-10

网络出版:http://www.cnki.net/kcms/detail/45.1333.D.20160519.1546.050.html

黎晓(1972-),女,广西上思人,广西警察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主要从事图书馆学研究。

猜你喜欢
警营书屋民警
篽箖·上野书屋
长航南京:开展“萌娃进警营”消防开放日活动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警营情怀
梦幻书屋
新时期背景下警营文化的建设研究
“捡”来的书屋和辅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