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育规训的反思与应对

2016-03-15 21:18陈茜灵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规训学校孩子

陈茜灵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对教育规训的反思与应对

陈茜灵

(淮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人的塑造是通过教育来完成的。培养人的自由心智,提升人的内在德性也是教育的本质目的。然而,现代教育活动却逐渐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走上了规训教育的道路。它对学生进行精神层面的渗透、肉体上的操练和控制,使学生个性无存,自由缺失,也变成了并不完整的人。因此,对这种规训教育,我们必须进行反思,并作出应对。

教育规训;反思;自由;应对

一、对教育规训的反思

近日出版的《我不原谅》一书,是“90后”钟道然的作品。中国教育制度,在他的这本书中遭到了无情的批评和反思。此书得到了百家讲坛主讲人易中天为其作序:在“最需要‘以人为本’的领域,却最不拿人当人,这真是一个奇迹!”[1]

中国教育缺乏独立精神,是钟道然在《我不原谅》一书里首先批评的,他进而又对其进行了行业性分析。他认为中国教育的实质并不是人才的培养和塑造,而是所谓的“人才”制造,就像是加工厂和流水线,无论多么奇形怪状的个体,都会在学校工厂的努力浇灌中,成批成量模子一样的被生产出来,我想,往往这个时候,也是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再到大学的那个夏天吧,然后浩浩荡荡的大学毕业生再一起进入社会的熔炉,锻造打磨……

“最不拿人当人!”,就连易中天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们不禁要反思了,我们的教育究竟怎么了?是面目全非我们都不认识了吗?是那个经历了绵绵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文明也从未断层的中华文化所熏陶和衍生出来的吗?他还是原来的样子吗?一步步地发展和进步,我们的路子究竟又将走到何方?

人的自由心智,人的内在德性,人的顶天立地的生命特性,本是靠教育来完成。教育,本来是充满真情厚爱,充满人性灵性,是人感召人的灵魂的一项伟大工程。人们期望教育培养道德、社会责任心及其他规范意识。教育,分开来看,就是教他知识,育他成人。知识,从一个生命的诞生,都在认识这个世界,文明与文化,精神意识形态,科技发展等都可以以知识的形态世世相传代代不息,不断传承与创新;育人的工作是辛苦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个体的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不可或缺,都与众不同,都不可复制。教育就应当正视这点,帮助和引导每个学生找寻属于自己的方向和领域,按自己的方式向前向上发展。每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对世界的看法,都不尽相同,都有着自己的生命思考,价值体悟,而教育不应当掩盖和扼杀掉这一点,老师和家长更不能成为其帮凶!

然而,经历过教育的都知道,现实总是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学校有层级监视,有操练惩罚,有考试检查。[2]学校会有明确的纪律规定,就像在工厂里的工人,课堂像是车间,我们被要求保持笔直的身体,专心听讲,不许做小动作,一旦学生姿势不对,就要被警告,试想:一天下来一直保持这个样子几个小时,别说孩子,就是大人也会受不了。然后,大脑还要高速运转,接受着不同科目、不同领域、不同时空内知识的“侵袭”,我们不用问为什么,不用过多思考,只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只要懂得公式定理,就算是语文的各种主观形式的题目也会有固定的解答套路,语文本是一片开放的天地,为何也会变得这样的条条框框?

上课不能迟到,不能打闹,更不能说话,否则就变成了交头接耳;爱打打闹闹,爱玩爱跑爱跳的孩子,面对一条条的规则制度,他们要丢掉自己的天性,要听话,要懂事,要规规矩矩,要顺从老师和家长,于是他们变成了我们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这也是教育规训所想要的结果吧?批量生产的思想,泯灭了多少个性!

在2012年8月的杨澜访谈录“‘出格’的教育改革”里有这样的一段对话,主持人问两位校长,为什么他们抢得先机进行了改革,而重点学校却没有呢?山西省新绛中学的校长宁致义就说了这样一段话:“过去有一个教育家说过,社会上多办一所学校,就少办一所监狱。问题是现在我们很多学校就已经变成了监狱,学生在里面苦不堪言。汶川地震的时候,有记者去采访,一个小男孩父母都在地震中去世了,很痛苦,记着就问,在地震中就没有什么你高兴的事情吗?那小男孩说:‘有啊,可以不上学!’”宁校长就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学校猛于地震![3]学校本该是孩子们学习的天堂,接受知识的乐土,可教育的规训却让孩子变得害怕上学,当成长的道路上,学校变成了监狱一样的存在,我们的教育该何去何从……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4]在《爱弥儿》的开篇中,卢梭就这样说道。在保护儿童自然天性的基础上,逐步展开儿童的成长潜能,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教育就要遵从人发展的自然规律,崇尚个性和自由,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但是现实中呢?教育成了驯化和操练的教育,抹杀学生自由创造的天性,压制自由,忽略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了一种奴性的人格,顺从的态度!教育的规训培育出的是符合社会需要的特定人才,就像工厂加工产品,我们进入学校之前是奇形怪状,稀奇古怪的想法都会存在,个性的差异是那么明显,而接受了多年的教育后,我们的独特性不在了,都是整齐划一、棱角被磨平的“高校产品”,现今社会上,大学生就业难,试想,几十万一模一样思维的学生同时涌向市场,我们便不再拥有自己的独特和个性,我们没有创新思维,脑袋里只有标准答案,这样的我们怎么会有竞争力?

当教育变成了机械的、冰冷的、僵化的训练和控制,在无意识中腐蚀我们的活力、创造力、想象力和幻想,我们变得中规中矩……在学校真正听老师话的学生不一定是好学生,那些曾在班内调皮捣蛋、最为淘气的孩子,毕业后反倒比那些努力刻苦,听从老师遵守规则,服从命令的好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还要好。面对教育的规训,面对所谓的中小学生守则,他们敢于听从自己的内心,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坚持自己的独特个性,甚至在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之后,毅然辍学,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我对你说的做的,都是为你好!”家长和老师总是以自己年龄和经历上的优势,赋予自己施暴的权力,孩子就必须听从自己的安排,就可以对孩子为所欲为,因为自己是“过来人”,孩子们就只能控制自己奇异的想法和点子,控制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和探索了。[5]然而,教育引导孩子认识这个世界,帮助孩子成长,成人,成才……而不是总顺着长辈们的老路走,总是听从和屈服他们的思想和理论,而停止自己蜕变的步伐。

我们的教育不能停留在目前的状态,我们需要做出一些行动来应对这种教育的规训,正确认识规训的正面价值,在利用其精华的情况下,去其糟粕,并以此为基础,让教育向前更进一步,以人为本,顺从天性,让学生和老师都能得到自由和解放。

二、应对策略

1.把受教育的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

孩子有自己的思维,不能总是把监护统治的基本人性假设(即大多数人都是慵懒的、弱智的、逃避危险的)和基本特征(即民众是弱智的,是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的监护与看管)用在我们的学生身上,从而实施监护和规训,我们应看到孩子积极、聪慧、勇敢、勤奋的一面,他们也有自己发现问题并自由地做出自己判断的能力。

不要总是渴望使孩子们整齐划一,教师或家长在教育中应该看到差异,独特,与众不同的行为或见解,适当给予引导,并鼓励孩子们去探索和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是正确的或错误的。

2.允许学生尝试并改变自己天性中不成熟的状态

允许学生尝试并改变自己天性中不成熟的状态,让他们通过精神的引导和奋斗获得自身的成长和进步。这个过程需要老师们的包容,也需要学生自己的顿悟,在相互磨合中获得发展。

3. 引导学生在公共场合勇敢表达自我

引导学生树立在公共场合勇敢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真实想法的勇气和决心,尤其是能够表达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洞见。他们有这种公开运用这种理性的自由,不能被压制,被忽略和被控制。

4.鼓励用自己的思想进行审慎思考与社会批判

让学生用自己的逻辑思维对现实进行审慎思考。每个个体都应有自己的精神理念和个性。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要听凭自己的直觉和热情,不要刻意去成为众人希望你成为的那种人,你不是为别人而活,要听从自己的内心,用知识和能力去辨别是非善恶,并思考自己这一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为之努力。

让学生能用自己的思想进行社会批判,而不是教师或监护人、管理者等给予的强加观点。摆脱那种教师是权威,正确答案是权威的思想,不屈从于权威。学生也应该有主人公意识,有权利参与学校管理,监督老师的言行,质疑学校的规则,对于学校不适合学生的制度,有权利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增强自己的维权意识。而不能仅仅是控制与被控制者,强迫与被强迫者,监督与被监督者,应逐渐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6]为使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教育主体,就要在合理的范围内给予受教育者一定的权力,使其在享有一定话语权的同时感受到在教育中的主人公地位。

5. 让教育回归本性,塑造人,成就人

教师们要作为真正的知识分子去担起自身的责任,勇敢面对自己的角色所赋予的重任,敢于想,敢于思考,敢于行动!面对社会的不公、教育的不公等现象,能够去呐喊,而不是躲避在象牙塔里,一心只教圣贤之书,两耳不闻窗外之事。更不能向金钱和权贵谄媚,不能向权利低头!

我们要让教育回归本性,塑造人,成就人,让人得到自由和发展,而不应成为驯化人的一种方式。对学生的思想、个性、人格等进行呵护和养护,而不能因为对人的身体和精神进行约束,而使教育缺失“爱”。要让学生感受到学校是成长的乐土,而非关锁他们的鸟笼。

[1] 钟道然.我不原谅[M].北京:三联书店,2012:序.

[2] 黄继刚,焦迎春.福柯之学校空间中规训教育策略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64.

[3] “出格”的教育改革[EB/OL].(2012-08-03)http://tv.sohu.com/20120804/n349816570.shtml.

[4] 卢梭.爱弥儿[M].彭正梅,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5.

[5] 何雪莲.这是为你好:论教育规训的隐秘机制[J].教育发展研究,2013(24):67.

[6] 田慧园,宋广文.规训化教育下的师生冲突及其化解[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3):60.

责任编辑:张彩云

2016-06-30

陈茜灵(1991—),女,河南周口人,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育。

G422

A

1671-8275(2016)05-0037-02

猜你喜欢
规训学校孩子
规训与惩罚:雍正尊孔的帝王心术
研究生师生关系的形成及失衡探析
——从学科规训视角出发
关于实现规训的发展性价值的思考
学校推介
后现代语境下科学话语在广告身体规训中的转向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