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探究与思考

2016-03-15 21:18丁爱梅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社团育人

丁爱梅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江苏 徐州 221004)



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探究与思考

丁爱梅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思政部,江苏 徐州 221004)

“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是高校历史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主要途径方式有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社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等。同时,还要注重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高其育人的实效性、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作用,以保障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四个自信;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大学生

2016年7月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讲话精神,并把讲话精神融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培训教学的相关内容,融入大、中、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推动讲话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的同时应该承担起国家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即如何结合历史教学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教育,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四个自信”的提出及其历史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三个自信”的首次提出对于深入研究、思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十八大报告中还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并进一步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2]“四个自信”的提出既体现出习近平对文化自信的高度重视,又极大地拓展了“三个自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还彰显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文化自强,也为我们的强国自信提供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3]

二、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

高校课堂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都要做到传授基础历史知识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以课堂教育为主干,把“四个自信”的相关理论内容传授给学生,使他们通过理论知识的指导,去认识、思考当前网络文化所传播的诋毁中国制度文化的一些错误言论,形成自觉抵制西方腐朽的意识形态及西方和平演变思想的能力,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之路,树立起“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

(二)社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大学生社团是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按照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同时,它还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通过社团活动来弥补课堂教学及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另外,由于大学生社团是由爱好和志趣相同的学生自愿组织起来的,他们的活动是以兴趣爱好为基础,每个成员都能以极大的热情自觉自愿地参加活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社团这个教育平台,将“四个自信”的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紧密结合,并给予社团组织科学、积极地引导,这样通过社团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每位同学接受政治思想教育的积极主动性,从而取得显著的教育成效。

(三)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确立的最后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知识水平也不够丰富,并且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对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热情与活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的影响,也容易受到当前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冲击和诱惑。因此,要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必须通过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的学业成长和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学校教育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校内校外实践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熏陶、专题讲座、专家或英模报告会等多种教育形式,紧密围绕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这一教育主题,选择相适应的教育方式方法。同时,还要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利用现代通讯工具、网络传媒、社会实践等,构建与家长、社会相关单位联系沟通的教育平台,共同促进大学生树立起“四个自信”的坚定信念。

三、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几点思考

(一)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要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理想信念,首先要抓住历史课堂这块阵地,充分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通过相关历史知识的传授、问题分析、理论体系概括等,使学生认识到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艰难历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5年来,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从而使学生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其次,要深化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增强课堂育人的实效性。教学中围绕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的教育主题,一是改变过去教师“一言堂”纯粹说教式的思想教育形式,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相关的思考题、辩论题,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受到政治思想教育;二是改革课堂教学形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环节。由学生课前围绕“四个自信”相关主题分组搜集资料制作成PPT,课堂上选派代表上台讲述,然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讨论、辩论,这样学生就在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由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坚持“四个自信”重大意义的理解;三是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丰富的影像、文字、实物图片资料等充实课堂教学内容,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生态等方面的变迁资料,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中国的发展变化,进而认识到坚持“四个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最有利保证。

再者,深化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改革,增强活动育人的实效性。由于学校各种社团活动及各学院组织的比赛活动较多,学生课余时间十分忙碌,对于思政部教师安排的课外实践活动内容有些学生只是敷衍了事,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思政部教师在设计“四个自信”教育主题活动时,一是要精心备课,对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预期效果做到心中有数,并且给学生列出参考资料目录及相关网址,节省学生盲目查找资料的时间,提高活动小组的工作效率;二是指导学生采取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创新,增强活动的趣味性、科学性、教育的实效性;三是规范实践活动的考核评价标准,并纳入学科成绩评定,促使学生认真对待和准备,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二)加强学生社团活动,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高校社团是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重要平台,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拓展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同时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社团活动中,不仅能巩固课内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四个自信”主题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组成新的社团或者对原有社团的活动进行科学指导,通过学习讨论会、主题辩论会、主题手抄报和板报制作等形式加强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还可以引导社团活动走出校门,走向社区、走向社会,如鼓励学生走出校门与其他高校社团举行联谊活动,加强思想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学生围绕“四个自信”主题教育制作宣传展板和调查问卷、印制宣传资料等,走进社区和公共场所进行宣传和调研,发挥大学生对社会的影响作用以及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作用,保障良好育人环境的形成

“昔孟母,择邻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是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决不能忽视学校、家庭、社会良好育人环境的影响作用。

首先,要加强学校的环境育人作用。一是任课教师与学校团委、学工处合作,以先进文化为引领,紧密围绕“四个自信”教育主题,不断推进和深化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得以净化和优化,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二是任课教师与学校网络中心合作,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充分运用音乐、动画、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将“四个自信”主题教育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给学生,发挥网络平台的现代化教育优势。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上构建一个与学生交流对话的窗口,保障任课教师与学生能够随时交流与沟通,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三是任课教师要经常与辅导员联系,所进行的“四个自信”主题教育要得到辅导员的鼎立支持,从而保证两者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统一性。

其次,要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不断提升家庭环境的育人作用。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学堂。孩子一出生首先接触到的环境就是家庭环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机制,如每学期一次家长见面会、QQ群、微信群等,保障辅导员及任课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交流。这样,任课教师在开展“四个自信”主题教育时,就可以将活动的目的意义、思想内容、活动形式等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从而能够紧密配合学校教育加强对子女的正确引导,发挥家长对子女的影响作用。

再者,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相关单位的交流,保障社会环境的育人作用。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讲的就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要从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加强与当地政府相关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如广电总局、市委宣传部以及学校附近的社区居委会等,督促他们加强社会舆论环境的治理和宣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个自信”的理论内容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向社会不断渗透和推广,从而使社会舆论环境得以净化和优化,保障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育人实效性。

总之,树立大学生“四个自信”是高校历史教师必须承担的义务和责任,但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主题教育是一项重要的长期的教育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长期坚持,为学生正确人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保驾护航。

[1] 中共中央办公厅.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6-07-03(1).

[2]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3] 汪建新.习总书记“七一讲话”为何强调“文化自信”[EB/OL].[2016-07-05]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7/05/c_1119166815.htm.

[4] 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青联发〔2005〕5号)[EB/OL].(2005-01-13)[2010-12-21]http://xsc.stuclub.cn/home.asp?bh=441&id=88.

责任编辑:仲耀黎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on Establishing College Students’“Four Aspects of Confidence”

DING Ai-mei

“The Four Aspects of Confidence” refers to confidence in the road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onfidence in guiding theories, confidence in political system, and confidence in China's culture. The college history teachers have to assume their obligation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establish “The Four Aspects of Confidence” on students mainly by way of combining classroom education and extracurricular education, community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school education and family and social education. Meanwhile, teachers should also deepen history teaching reform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strengthen student union activities and let self-education play the main role in students’ education, and emphasize the bridge function among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to ensure the formation of a goo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 Four Aspects of Confidence; history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college students

2016-08-11

丁爱梅(1968—),女,江苏徐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历史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G41

A

1671-8275(2016)05-0039-03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社团育人
缤纷社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K-BOT拼插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