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2016-03-15 21:18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件数学知识融合

杨 鹏

(九江职业大学 中专部,江西 九江 332000)



论高校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杨 鹏

(九江职业大学 中专部,江西 九江 332000)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力越来越强,并向规范化管理的方向前进。教育领域是科技试行的前沿阵地,新型的信息技术在学科应用中率先得到应用是不可置疑的。在高等数学教育中融入现代信息技术,并对存在的应用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加快高校数学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融合的脚步,在有效的融合方法与策略下极大地提升高校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高等数学教育;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融合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效、规范等管理模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不断探索新的管理途径来改善某领域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模式是当代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信息技术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效率低下的不足,受到了各个领域的高度关注。高校教育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与积极运用,实现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是十分必要的。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数学教育中的优势体现

信息技术具备自动化的信息收集、分析及存储功能,主要包括硬件及软件两大部分,来自多方的文字、图片、声形等信息都会通过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支撑满足对内容的存储、提取及压缩等需求,及时便捷地对各类信息实现共享及实时交流,同时,它也将高校数学理论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数学实验及数学建模等教学内容都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硬件及软件加以运用,对高校数学教学效果的提高增添了巨大的辅助作用。

高等教育是不断培养国家栋梁的场所,新型技术在此阵地上的试行及运用是必不可少的。改善传统或现有的教学状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率,共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为社会带来高效多能的功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其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够充分激发学习主体的学习热情

在我国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机械而枯燥地讲述数学理论及内涵,往往使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深奥的数学理论难以理解,大大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上学生自身感到被动地接受知识,易于形成一种抵触的心理,使得学习效率低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涌入教学课堂,使学生的心神为之一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独特功效介入到高等数学教育过程,清晰而多样化的多媒体教学使教学方法富有新意,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有利于高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施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许多数学概念和原理配备生动形象的平面或空间的立体图形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挖掘其潜能,将数学理论努力探索和运用到信息技术中来,积极地参与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交互全过程。[1]

3.有助于提高高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的容量与密度

高等数学与普通高中的数学相比提高了巨大的层次。抽象知识和繁琐的知识点是高等数学的重要特征。传统板书数学教学已远远满足不了当代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因此,加快教学节奏,增大教学容量,合理有效地分配教学资源,已对高等数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引入,极大地解决了传统的容量小、教学节奏慢,以及教学信息有限等弊端,替换成为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课堂中输入较多的信息量,使学生从图文并茂的多媒体信息技术中掌握更多的教学信息和数学知识,同时便于巩固和加强已有的数学知识容量,扩充学生的学习密度。

4.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进行数学教学

高校数学教师在教学备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数学课件的趣味性及生动性,以便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关注心理,以传统的板书为核心教学模式,通过多媒体的辅助设备,来讲解数学例题中的难点与疑点,分析和实现数学知识领域里的奥妙探索,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丰富的想象力,解析出数学知识的真正内涵,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生成不同的课堂课件,以精彩纷呈的教学形式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角色的转变,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果。[2]

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教育的融合路径

在我国现行的高校教育体制下,高校数学教材的简化与量化都存在着较大不足,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没有普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数学教学仍占据教学的思维和管理,对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学生的形象式思维得不到拓展,创新性思维得不到开发。学生被动吸收数学知识现象仍旧存在,学生很少尝试或探究各种不同的数学解题途径,思维僵化地解答数学问题,更不要提对数学课程进行改造等研究。有些高校课堂部分引入多媒体计算机课件,却只是初步了解或简单相加,绝大部分数学课堂停滞在浮空的“装饰品”课件,而有的却视信息技术为无所不能的媒体知识,使多媒体信息泛滥,造成无课不用的数学课堂,真正违背了信息技术的根本属性。[3]

在我国高校数学教学实践中,建立数学模型,开拓数学实习基地,将课程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树立学生的开拓思路,有效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利用高科技软件,实现高校数学教学模式的改变与突破,切实地使大学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1.从教材入手,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我国现代高校数学教材的编辑内容,仍旧保留了原来相对落后的内容。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重力推行高等教育普及,扩大高校招生,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因此教材的修订势在必行。重新修订高校数学教材,简约、明朗和具体量化的教学内容提到了教材改进的日程,较好地运用一些现代信息技术附属在数学教材之中,比如:教学光盘、电子刊物等形式,促使学生多渠道地获得数学知识点,将教材内容与信息技术实现无缝对接,最终实现纸质教材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融合。[4]

2.改变教学方式,实现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

我国现代的高等教学院校为了进一步将信息技术普及,添置了许多电脑设备,数学课堂也加入了电脑控制,使高校的数学教学在不同基础的学生中得到灌输,将理论性的学科生动地体现出来,教师将预设好的以书本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课件,在教学课堂上边说边播放,与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双向交流的氛围充斥着整个课堂,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发挥,学生也得到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与探索;教师鼓励学生着手应用数学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操作,清晰而全面地掌握所学习的理论知识点,并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目的,也使高校数学教学课堂充满了生机。人性化教学思想贯穿着课堂全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剔除枯燥乏味的数学讲解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增添新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变革,拉近了师生的关系,交流更加愉快和通畅。[5]

3.不断提升高校数学信息化教学的质量,促使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

高校数学教学的关键一方面依托有个优质的课件预设,另一方面要采用多种手段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优化数学学习的环境与手段,引入专业的数学模型或软件编制教案,加快课堂的直接性与醒目性,对数学公式的输入与运算,可以借助软件的帮助而节约了时间,便于学生阅读更多的数学知识点,以较短的课时收到最大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知识点逐步扩展,知识容量大大增强。数学模型的建立,开展数学实验,使高校数学难题在信息技术领域里如鱼得水,形象地将抽象的数学文字、原理及难点,在时间轴的模型平台上表达出来,学生的视觉与其他器官都不会冲突,多种功能齐头并进,数学认知、观察实验、验证等效果日益凸显。[6]

4.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强人格魅力

在高校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教师娴熟的操作信息技术,由易到难的递增式教学模式,将静态的数学现象转化为动态的自然景观,充分显露出自身的专业水准,引起学生从心底里信服和共鸣,迅速地建起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枯燥、缺少人情味的数学教学形象荡然无存,教师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自不待言,实现情感交流在多媒体的辅助条件下有序地进行。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不断运用恰当的时机和方式,有效地将数学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最大限度地展示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将数学课件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联接,媒体结构及数学知识灵活融合运用加以展示,信息技术的程序与高校数学课件无缝对接,使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的结合效果不断升高。与此同时,教师自身教学的主导地位获得学生的认可,较好地突出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在逐步改善学生在接受数学知识点,接受新型的信息技术时,用充满情感的话题、亲力亲为地操作,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特性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利用共享资源的方式,实现数学知识的难点及疑点解答,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7]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促进了高校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突破了传统高校数学教学的枯燥无味的瓶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开发自我的想象力,挖掘自我潜能,将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数学教学目标的大方向,有选择地去设计和准备数学课件,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数学课堂的教学氛围中,教师根据课堂上学生反馈的学习信息,随时调节课堂教学的进展节奏,在课堂之外也要提倡学生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融合运用,将现代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运用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这也将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1] 邓勇.微课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6(42):44.

[2] 史凌娟.论多媒体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9):139-140.

[3] 朱彦生.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高校数学教学整合的方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202-203.

[4] 刘晓依,汤杰.民办高校数学教学的研究与创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3):130.

[5] 赵欣.多媒体在高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1):254-255.

[6] 凤宝林.现代传媒视野下的高校数学教学探析[J].中国报业,2012(6):269.

[7] 赵坤,姜春艳.浅谈高校数学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64.

责任编辑:一 粟

2016-07-26

杨鹏(1979—),女,江西九江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学教育。

642.4

A

1671-8275(2016)05-0065-02

猜你喜欢
课件数学知识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课件综述——《识字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