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思考

2016-03-16 10:49郭丽君鲍勇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郭丽君 , 鲍勇



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思考

郭丽君1,鲍勇2

【摘要】社会医学是培养医学生具有现代医学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课程。针对面向21世纪卫生人才需求特点,社会医学这门课程的承担者,肩负着培养医学生具有循证医学观、群体医学观、转化医学观及个体化医学观的医学人才队伍重任。根据21世纪医生的能力结构标准,活用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社会医学课堂教学设计, 使未来医学人才初步建立起现代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 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去更好的服务社会。

【关键词】社会医学;能力结构;情境模拟教学法;课程教学设计

Reflections on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s of Social Medicine Course based on Ability Structure

GUO Lijun, BAO Yong.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Xinxiang, 453003,China

【Abstract】Social Medicine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cultivating medical students to be with modern medicine concept and methodology. Fac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mand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the 21 century, the teachers of the social medicine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raining medical students with evidence-based medicine view, community medicine view, translational medicine view and individual medical concept.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ability structural standard in 21 Century, using 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 flexibly can train the future medical personnel to establish modern medical concept and thinking mode, to own reasonable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structure, and to serve the social better.

【Key words】 Social medicine;Ability structure;Scene simulation teaching method;Course teaching design

21世纪将是生物医学的世纪,21世纪也将日益重视整体和复杂系统的研究。在系统论指导下,群体医学、社会医学、转化医学及个体化医学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研究的趋势。这将导致对社会医学专业人才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快速增加,而且对专业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还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而目前我国普遍应用的以课堂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虽然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性,但亦有实践性较差的缺陷。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教师讲授15分钟课程,学生能记住41%的内容,讲授40分钟,学生只能记住20%的内容[1]。而西方广为提倡的现代教学方法则实践性强[2]。因此,在课堂上,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更加重视前沿知识、理论、现代医学模式的教育,更加强调实践能力、沟通能力、重视医生角色培养的教学方法将成为”社会医学”课程改革的热点。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思考为本文讨论重点。

1加强社会医学课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等院校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课程从开始是公共事业管理(卫生管理方向)专业的必修课,逐步扩展到预防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甚至扩展到其他医学专业的选修课,乃至现在的研究生必选修课等[3]。不仅如此,在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也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这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及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同时,“社会医学”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是培养医学生具备现代医学观和方法论的重要课程。面向21世纪卫生人才需求特点,”社会医学”这门课程的担当者,肩负着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观、群体医学观、转化医学观及个体化医学观的卫生人才队伍重任。

2社会医学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

“社会医学”作为医学领域中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学科,社会医学理论的系统性及实践的技能性在教学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即知识质量观的影响下,它的评价标准是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多寡,对学生的能力结构培养不加重视,表现为分析思考能力低、专业驾驭能力偏低、冲突解决能力不足、个人素质有待提高等方面,从而使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影响[4]。因此,在“社会医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操作技能一流、懂人际沟通的创新型人才,对未来的卫生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高等教育倡导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针对“社会医学”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并不少见[5-6]。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基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讨论式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等的教学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7],但教学效果还没达到理想状态。为此,我们试图将“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入社会医学课程的教学中,并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析思考、专业能力、人际影响、个人素养等能力结构的培养,设计社会医学课堂教学程序,合理构建“教学情景”,以发挥情景模拟实战、仿真管理的优势,弥补传统教学过程中的不足。通过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改革,使未来的卫生人才初步建立起现代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医学人才。见图1。

图1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法设计思路

321世纪医学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分析

教育部于1995年制定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总体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较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较宽厚的医学基础,较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医学专门人才”。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lobal 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GMER)”,提出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生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7个领域的内容,共60条标准。7个领域的主要内容为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对比我国教育部与IIME所制定的培养目标,不难看出,教育部制定的目标更笼统,操作性不强。综上所述,为达到我国及全球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在“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中,制定的医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包括9个方面,即现代医学观和方法论;道德、伦理及法律责任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能力。见图1。

4基于能力结构的“社会医学”课程情景模拟教学方法设计框架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极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仿真培训方法,是促使“社会医学”教学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

4.1什么是情景模拟教学法

关于情景模拟教学法,不同的学者给予了不同的解释,这体现了情景模拟教学法本身作用的多样性。它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创设不同 的“情景”,从而发挥不同的作用。尹子民等[8]认为,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在所设情景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成蓉[9]在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文中,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主要是根据专业学习要求,模拟一个社会场景,通过设计特定的场景、人物、事件,让学生进入相关的角色,以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为参照物,进行模仿、比较、优化,并通过反复演练,以求得理论的升华和能力的提高[9]。这2个概念都是模拟现实生活或现实工作岗位中的某一具体“情景”,增加受教育者的临界感。由于教学环境与过程比较接近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受教育者的形象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创新潜力会得到发挥,从而增加对事件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而陈黄琴等[10]认为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辅相成的具体场景,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专业进行追求与探索的教学方法。这种概念体现的是模拟现实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场景”,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达到让受教育者理解理论知识、调动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等目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会应用到这些模拟方法。

4.2“社会医学”课程中创设情景模拟教学的意义及其价值

在“社会医学”的情景模拟课堂中,要想搞好课堂情景模拟,学生们必须认真复习旧的知识,预习新的知识,还要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供佐证,从而达到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的单向讲授为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情景模拟教学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这样学生必然要将案例问题与所学的计划、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知识结合,经历剧情的设计、方案的选择、人员的分工与安排等锻炼,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把个人的思路变为集体的智慧,把深奥的理论知识变为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从成功案例中学习经验,从失败案例中汲取教训,从困境案例中学习摆脱困境,从危机案例中学习处理危机,能为学生以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经验,更能节省时间和费用及社会实践成本,对于解决课堂与社会分隔、学与用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的问题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4.3“社会医学”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形式

在实施”社会医学”情景模拟教学时,我们已经运用到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包括在特定的情境模拟中,扮演特定的角色来处理事务的角色扮演法;着重用来考察团队合作精神和处理冲突的能力的辩论法;设计者给出一个题目,要求学生稍做准备后进行发言的即席发言法;电话谈话、接待来访者、拜访有关人士时使用的谈话法;以游戏或共同完成某种任务的方式,来培养小组内每个学生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素质的管理游戏法;通过模拟实际管理活动中的各种会议,来锻炼学生交流,沟通、协调、组织、决策及从事公关宣传的能力的现场会议法[11]。详见图2。下面仅就即席发言法和角色扮演法加以举例说明。

图2基于能力结构的情景模拟教学设计框架法设计思路

4.3.1即席发言法的应用实例对于“社会医学”这门课,绪论一章非常重要,而绪论中社会医学概念的介绍是重中之重。为了讲解好社会医学的概念,我们结合2003年“非典”案例提出的问题是:你认为生物医学关注点是什么?社会医学关注点是什么?情境模拟的具体内容是:2003年3月,在中国流行了一种突如其来的SARS疾病,有发烧、咳痰等感冒常见症状,但却导致了病人大量的死亡。我们利用多媒体等手段,对“非典”全程的情境进行再现,对人物行为进行描述,让同学感受到不同学科关注点是不同的。情境模拟完成后,让学生即席发言,进而达到了将理论知识演化成直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增进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目的。学生经历剧情的设计、方案的选择、人员的分工与安排等锻炼,实现了利用深奥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目标。

4.3.2角色扮演法的具体运用医学模式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属于哲学问题,直接讲解很难表达准确。因此,我们利用“男子患病,谁之祸”的案例,采用角色扮演法,通过同学扮演案例中的角色,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概括医学模式的概念。情境模拟的具体内容是:有一个男性患者死于“肺癌”,医生认为其病因是吸烟过多,但其根本原因不在于吸烟,因为患者吸烟是由“神经质”引起,神经质则由家庭冲突、夫妻不和引起,夫妻常因对老人、孩子的态度不同而引起争吵,借烟消愁。而导致家庭冲突、夫妻不和的根本原因是三代五口“同住一室”,“住房拥挤”才引起家庭经常发生冲突。就该男子的病因,生物学诊断是“肺癌”,心理学诊断是“神经质”,社会学诊断是“住房拥挤”。关于“肺癌”,如果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来处理,即生物医学模式;如果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多维角度综合地研究,即现代医学模式。这种观念、认识和方法上的区别,主要起因于不同的医学模式的影响,也就是不同医学观的反应。由于教学环境与过程比较接近真实情景,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会得到锻炼,从而增加对事件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

4.4“社会医学”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的实施程序

“社会医学”课程中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建立在社会医学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融合了情景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的优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首先要对社会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进行精讲。学生经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后,依据模拟案例具体内容、目标和要求,进行模拟准备、创设情景、实际演练、评价与考核,使学生最终掌握相关的社会卫生策略制定的程序、环节及做法,掌握社会卫生状况评价的操作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实际操作基础[12]。详见图2。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新转变,面向21世纪,对医生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顺应这些变化,高等医学教育应根据21世纪医生的能力结构标准,即充分考虑学生的分析及解决问题、道德伦理和法律、交流、信息管理、组织和管理、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等能力结构的培养,并将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模拟教学法”引入课堂,设计社会医学课堂教学程序,合理构建“教学情景”,以发挥情景模拟实战、仿真管理的优势,进而培养出具有合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覃伟合.课堂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探索,2002(9):41-43.

[2]Nandi PL, Chan JN, Chan CP, et al. Under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comparis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onventional teaching[J]. Hong Kong Med J, 2000, 6(3):301-306.

[3]黎莉.基于成人学习特点的社会医学教学模式调查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42-44.

[4]张屹立,何雪芳,蔡旺,等.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结构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30(4):285-287,298.

[5]宁宁,吴群红,郝艳华,等.社会医学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58-960.

[6]庄立辉,郭继志,王洪婧,等.《社会医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00(6):142-143.

[7]郭丽君.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社会医学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2011,146(6):66-67.

[8]尹子民,孙辉,魏颖辉.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初探[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1-93, 100.

[9]成蓉.浅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情景模拟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1(7):115-116.

[10]陈黄琴,黄彬.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新探——情景式教学法简介及推广[J].咸宁学院学报,2010,30(3):140-141.

[11]秦琴.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409-412.

[12]O'Neill PA.The role of basic sciences in a problem based learning clinical curriculum.Med Educ[J].2000, 34:608-613.

(收稿日期2015-03-13)(本文编辑杨婷婷)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1.005

【通讯作者】鲍勇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项目(14JDGC026);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重大项目(ZD120906);新乡医学院教改项目(2012-XYJG-69)

【作者单位】1新乡医学院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453003

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上海,200025

·医学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