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2016-03-16 10:51赵艳婷张晓燕彭柟田红梅杨莉刘熹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吸烟公务员影响因素

赵艳婷,  张晓燕,  彭柟,  田红梅, 杨莉,  刘熹



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

赵艳婷, 张晓燕, 彭柟, 田红梅,杨莉, 刘熹

【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吸烟行为的态度,探讨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成都市827名公务员样本,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对吸烟行为的态度。结果成都市公务员总体吸烟率为25.4%,男性吸烟率为47.5%,女性为2.9%。男性、年龄、对吸烟的态度是影响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结论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与性别、年龄、对吸烟的态度因素有关。应制定有效措施对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状况进行干预和预防,带动全社会参与戒烟。

【关键词】公务员;吸烟;影响因素

The Analysis on Smoking Behavior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among Public Servants in Chengdu

ZHAO Yanting, ZHANG Xiaoyan, LIU Xi, et al.ChengduCenterforDiseaseandPrevention,Chengdu,Sichuan, 610041,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smoking and the situation of smoking-related knowledge and attitude, identify the main factors of smoking behavior among the government staffs in Chengdu and to analyz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moking. Methods827 government staffs were surveyed with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ok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ResultsThe smoking rate of government staffs in Chengdu was 25.4%, with a smoking rate of 47.5% for the male and 2.9% for the femal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overnment staffs were gender, age, and the attitude of smoking.Conclusions Smoking behavior was associated with gender, age and attitude to smoking. It is necessary to intervene the smoking of government staffs, and drive the whole society to participate in.

【Key words】Government staffs;Smoking;Influencing factors

烟草使用是导致全球可预防死亡的首要原因。每年它导致全球600万人死亡并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据估计到2030年,全世界每年因烟草导致的死亡将会超过800万人[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吸烟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政府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形象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他们的吸烟行为会对社会其他人群产生很大影响。本研究以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吸烟行为的态度,探讨公务员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及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取三阶段抽样方法,首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成都市经济发展状况划分的3个圈层中随机各选取5个区县,再从每个区县随机抽取3家政府机关进行控烟环境观察,共抽取45家政府机关单位,其中15家为卫生部门。最终在选取的单位中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共调查公务员827名。

1.2调查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问卷调查,全部被调查对象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以自填问卷的方式完成匿名调查。调查问卷使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公务员)”。调查内容包括吸烟情况、吸烟的知识态度以及人口学3部分内容。吸烟情况主要调查是否吸烟、戒烟情况、戒烟原因等;知识态度部分主要调查吸烟相关知识、吸烟行为的态度与吸烟有关疾病和被动吸烟有关疾病的知晓情况等;人口学包括性别、工作年限、学历、职务等。

1.3质量控制

调查员需经过严格培训,调查现场要求非被调查人员回避,问卷经调查员经核查后进行回收,避免问卷中出现漏答、错答等现象。所有的调查问卷均由质控人员进行核查确认无误后,进行计算机双机录入,双机录入错误率均控制在1.0%以内,核查校正后,进行数据库合并及统计分析。

1.4数据处理

用Epidata 3.1双录入资料,在SPSS 18.0统计软件包上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

2结果

2.1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公务员827名,其中男性417名,占50.4%;女性410名,占49.6%。年龄范围为20~60岁,平均年龄为36.3±8.8岁。最高学历为本科和大专所占比例最大,分别为48.4%和36.8%;其次为中专8.4%;硕士及以上3.5%;中专以下学历2.4%。工作年限20年或以上所占比例最大,为29.8%;其次分别为10-19年28.1%;5-9年24.5%;小于5年17.7%。职务为办事员所占比例最大为74.8%,仅有1.9%为处级及以上职务。

2.2吸烟情况

2.2.1不同特征人群吸烟情况既往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均归为不吸烟者,共617人(74.6%)。现在吸烟者有210人(25.4%)人。男性吸烟者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60岁吸烟率最高为51.9%;工作年限超过20年的吸烟者最多,有93(37.8%)人;学历为中专和职务为科员的吸烟率分别为31.9%和36.5%;吸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间、学历间、职务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在不同机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人群吸烟情况              n,%

2.2.2单位及家庭的禁烟情况不同吸烟状况的公务员所在单位和家庭的控烟规定有所不同。不吸烟的公务员所在单位和家庭比吸烟的公务员的禁烟规定严格。见表2。

表2不同吸烟状况的公务员所在单位及家庭中的

禁烟规定情况      n(%)

2.3公务员对吸烟的认知情况

2.3.1公务员对吸烟的态度公务员对于烟草危害的态度包括8个方面。烟草危害态度得分为每个方面完全正确为1分,总分8分。本次调查所有公务员对吸烟危害的态度平均得分为6.29±1.72。所有调查对象对吸烟危害的认识程度较好,有超过90%的公务员认为公务员应该成为不吸烟的榜样。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之间的吸烟危害态度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1,P<0.05),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控烟态度更坚决。

2.3.2公务员对吸烟相关疾病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晓情况对吸烟与8种疾病相关关系的认知进行评分,每种疾病回答正确得 1 分,总分8分;同时对被动吸烟与 6 种疾病相关关系的掌握情况也进行评分,每种疾病回答正确得1分,总分6分。本次调查所有公务员对吸烟相关疾病和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晓情况平均得分分别为6.30±1.73和5.43±1.15。对吸烟相关疾病回答全部正确的公务员占总人数的53.1%;对被动吸烟相关疾病回答全部正确的公务员占总人数的69.7%。吸烟者和不吸烟者之间的吸烟相关疾病知识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1,P<0.05)。不吸烟者吸烟知识平均得分要高于吸烟者,说明不吸烟者比吸烟者更能正确认识吸烟的危害。吸烟和不吸烟公务员对于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的知晓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吸烟行为影响因素的 Logistic 分析结果

将性别、年龄、工作年限、学历、吸烟相关疾病知识得分、被动吸烟相关疾病知识得分、单位及家庭禁烟规定等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吸烟作为因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影响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年龄、对吸烟危害的态度。男性较女性吸烟的可能性高;对吸烟危害的态度得分越高的公务员,吸烟的可能性越低;年龄越大的公务员,吸烟的可能性越大。见表3。

表3 公务员吸烟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3讨论

2010年全国烟草流行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8.1%,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2.9%,女性为2.4%[3]。本次调查发现,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率为25.4%,男性公务员吸烟率为47.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女性公务员吸烟率为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成都市在2009年对全市公务员吸烟状况进行抽查,总体吸烟率为28.9%,男性吸烟率为46.4%[4]。由此发现,与5年前相比,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率有所减少,但控烟形势仍不容乐观。

对本次调查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公务员、年龄增加、对吸烟行为的宽容态度,都会导致公务员吸烟的风险呈上升趋势。这与尼玛曲措等[5]、罗云梅等[6]及孙桐等[7]的结果一致。这提示我们,男性、年龄较长公务员是我们控烟干预的重点人群。

吸烟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及群体行为。国家工作人员作为政府的代表,具有表率作用,他们的吸烟举动将会影响到社会其他群体的吸烟行为。因此,应在公务员人群中展开控烟工作,扩大控烟覆盖范围,提高控烟意识和干预能力,降低吸烟率,以便更好地带动其他人群吸烟者戒烟,加强劝阻其他人吸烟、帮助吸烟者戒烟的能力[8]。调查中发现,随着烟草行为、态度的得分升高,公务员吸烟率呈下降趋势。说明强化烟草对健康危害的相关知识宣传,树立坚决的控烟态度,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活动,可以使吸烟率有所下降。控烟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进行,采取针对性的控烟宣传和行为干预,加强烟草危害、控烟策略以及戒烟技巧的健康教育,使其对吸烟危害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改变吸烟的行为,降低吸烟率。

另外,由于本研究采用的是方便抽样的方法,样本的代表性有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采用概率抽样的方法对公务员的吸烟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烟草流行报告[R].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11.

[2]齐小秋,王宇.中国慢性病报告[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06.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全球成人烟草调查:中国报告[R].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11.

[4]田红梅,刘熹,洪英.成都市男性公务员吸烟行为和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7(8):560-561.

[5]尼玛曲措,雄辉,仁青玉珍,等.西藏自治区公务员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7(2):99-101.

[6]罗云梅,刘兆炜,刘影,等.四川省两城市男性公务员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1):33-35.

[7]孙桐,李斐斐,侯家祥,等.山东省部分地区公务员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9,17(5):501-502.

[8]卫生部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领导小组办公室.2007 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R].北京:卫生部,2007.5.

(收稿日期2015-03-12)(本文编辑王芳)

【中图分类号】R1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1.010

【通讯作者】刘熹

【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课题(070328)

【作者单位】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成都,610041

猜你喜欢
吸烟公务员影响因素
篮球公务员
吸烟对口腔危害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ST段抬高心肌梗死818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
江西省大学生吸烟与身份认同研究
吸烟和被动吸烟对青少年免疫系统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