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与行为生活方式关系研究

2016-03-16 10:51姜天娇刘丽娟孙金海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年人

姜天娇, 刘丽娟, 孙金海



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与行为生活方式关系研究

姜天娇,刘丽娟,孙金海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病管理质量对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干部病房25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近半年内45人患有1种慢性病,63人患有2种慢性病,113人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是否经常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解决问题/情景两个维度具有相关性;是否知道自己应达到的标准体质量与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追踪/协调3个维度及总分具有相关性;过去半年内是否保持理想体质量与追踪/协调维度有相关性;是否每天吸烟与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解决问题/情景3个维度以及总分有相关性;是否经常饮酒与我的参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目标设定/量身定做3了纬度以及总分有相关性。结论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与患者的饮食、体质量、吸烟、饮酒等行为生活方式有关。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病管理质量;行为生活方式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Quality with the Behavior and the Life Style of the Elderly in Cadre Ward

JIANG Tianjiao, LIU Lijiuan, SUN Jinhai.TheSecond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s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quality on the behavior and the life style of the elderly in cadre ward.Methods250 people aged 60 years old or above were chosen randomly in cadre ward of 3 third-level grade-A hospitals, and they were surveyed b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ResultsEating low fat food was associated with delivery system/practice 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contextual of the PACIC. Knowing their standard weight wa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activation, goal setting/tailoring and follow-up/coordination of the PACIC. Keeping the standard weight in the past half year was associated with follow-up/coordination of the PACIC. Smo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activation, goal setting/tailoring, problem solving/contextual of the PACIC and the total score. Drinking was associated with patient activation, delivery system/practice design, goal setting/tailoring of the PACIC and the total score. ConclusionsTh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quality of the elderly in cadre ward was related with health eating, keeping standard weight, smoking and drinking.

【Key words】 The elderly;Quality of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Behavior and life style

慢性病已经成为引发世界健康灾难和医疗危机主要根源之一[1]。据2008年我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慢性病人数已超过2.7亿,82.5%的居民死于慢性病;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亿,2050年将超过4亿[2]。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的重要原因。据统计,2008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9.5%[3]。老年慢性病病程长、致残致死率高、费用高,对家庭和社会产生巨大负担,因此,对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至关重要。慢性病的发生与行为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慢性病管理质量对控制慢性病发生至关重要。规范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有助于控制慢性病的发病,但慢性病管理质量是否有助于改进慢性病患者的行为生活方式还有待研究。因此,本文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慢性病管理质量与其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进行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3所三级甲等医院干部病房60岁及以上的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250人,回收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88.40%。

1.2调查方法

通过专家咨询法并结合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Patient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Care,PACIC)量表编制患者调查问卷,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调查员给予必要的解释和指导。

调查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及居住状况;②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状况:是否经常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如蔬菜、水果、鱼、瘦肉、脱脂奶或低脂奶)、是否知道自己应达到的标准体质量、过去半年内是否能保持理想体质量、是否每天吸烟、是否经常饮酒;③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Patient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Care,PACIC)量表:是从患者角度评价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国际量表[4],共计5个维度、20个条目。5个维度为:我的参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解决问题/情景、追踪/协调。每个条目的评分标准为:1(从不)、2(偶尔)、3(有时)、4(经常)、5(一直)[5]。每个维度的分值为该维度下所有条目的分数总和除以条目总数算得的平均分。

1.3统计分析

将原始数据进行科学编码,采用SPSS 13.0建立数据库。人口学特征、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用于分析老年慢性病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是否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221位被调查者中,男性182人,占82.35%;女性39人,占17.6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84.4±7.35岁,其中60~69岁15人,占6.79%;70~79岁15人,占6.79%;80~89岁143人,占64.71%;90岁以上48人,占21.72%。被调查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文化程度中,小学16人,占7.23%;初中31人,占14.03%;高中46人,占20.81%;中专21人,占9.50%;大专38人,占17.19%;大学及以上67人占30.32%。已婚170人,占76.92%;离婚5人,占2.26%;丧偶46人,占20.81%。家庭人均年收入1万元以下15人,占6.79%;1万元~5万元(含5万元)40人,占18.10%;5万元~10万元(含10万元)92人,占41.63%;10万元~15万元(含15万元)38人,占17.19%;15万元以上19人,占8.60%。在221位老年慢性病患者中,31人独自居住,占14.03%;97人和配偶两个人居住,占43.89%;59人与配偶及子女居住,占26.70%;17人只与子女居住,占7.69%;17人与其他人居住,占7.69%。在221位调查对象中, BMI<18.5为13人,占5.88%;18.5≤BMI≤23.9为145人,占65.61%;24≤BMI≤27.9为49人,占22.17%;BMI≥28为14人,占6.33%。

2.2慢性病管理质量得分情况

本次调查的慢性病种类包括心脏病、高血压、卒中、糖尿病、癌症、关节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胃十二指肠溃疡、帕金森、老年痴呆、耳聋、视力受损、皮肤或食物过敏、其他。

统计结果显示,近半年内45人患有1种慢性病,占20.36%;63人患有2种慢性病,占28.51%;113人患有3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占51.13%。其相应的慢性病管理质量得分见表1。

表1 患有不同种类数目慢性病管理质量得分 ±s

2.3慢性病管理质量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的关系

2.3.1食用低脂肪含量食物与慢性病管理质量有关总是或经常吃低脂肪食物的患者199人,占90.04%;有时或偶尔吃低脂肪食物的患者22人,占9.96%。结果显示,是否经常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递送系统/诊疗设计、解决问题/情景2个维度具有相关性。

2.3.2知晓标准体质量与慢性病管理质量有关146人知道自己应达到的标准体质量,占66.06%;75人不知道自己应达到的标准体质量,占33.94%。结果显示,是否知道自己应达到的标准体质量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追踪/协调3个维度及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总分具有相关性。

2.3.3保持理想体质量与慢性病管理质量有关过去半年内,107人能够保持理想体质量,占48.42%;114人不能保持理想体质量,占51.58%。结果显示,过去半年内是否保持理想体质量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追踪/协调维度有相关性。

2.3.4吸烟与慢性病管理质量有关调查表明,有12人每天吸烟,占总数的5.43%;208人未每天吸烟,占94.12%。结果显示,是否每天吸烟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解决问题/情景3个维度以及患者慢性病健康管理量表总分有相关性。

2.3.5饮酒与慢性病管理质量有关22人经常或有时饮酒,占9.95%,199人偶尔或从不饮酒,占90.05%。结果显示,是否经常饮酒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我的参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目标设定/量身定做3 个维度以及患者慢性病健康管理量表总分具有相关性。

3讨论

3.1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水平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对老年慢性病管理愈加重视,慢性病的治疗不仅是去除疾病,更要考虑如何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本次调查显示,我的参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解决问题/情景得分相对较高,3所三级甲等医院干部病房老年慢性病管理质量水平较好,医生基本能做到让患者参与到医疗方案制定中,向患者提供健康状况改进的书面指导及效果说明,并且在制定治疗方案时考虑患者价值观和传统习惯,关注慢性病对患者生活造成的影响,能较好地组织整个医疗服务。但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追踪/协调得分相对较低,提示医生需要加强与患者进行关于治疗效果的沟通,增加对患者回访的次数,并适当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参加有助于慢性病恢复和控制的社区项目。

3.2行为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管理质量形成的影响

慢性病管理质量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环境以及行为习惯密切相关。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是否食用低脂肪含量食物、是否知晓并保持理想体质量(18.5≤BMI≤23.9)、吸烟、饮酒几项行为生活方式与慢性病管理质量相关。经常吃脂肪含量低的食物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中递送系统/诊疗设计、解决问题/情景2个维度有相关性;是否知道自己应达到的体质量标准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中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追踪/协调3个维度以及患者慢性病健康管理总分有相关性,过去半年内是否保持理想体质量与追踪/协调有相关性;吸烟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中我的参与、目标设定/量身定做、解决问题/情景3个维度以及患者慢性病健康管理量表总分有相关性;是否经常饮酒与患者慢性病管理质量评价量表中的我的参与、递送系统/诊疗设计、目标设定/量身定做3个维度以及患者慢性病健康管理量表总分有相关性。

3.3促进慢性病管理质量的建议

3.3.1倡导低脂饮食饮食结构不合理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密切相关[6]。长期食用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导致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紊乱,进而导致多种慢性病,如糖尿病、肥胖症、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医疗机构在患者慢性病质量管理中为患者提供改进健康状况的书面指导、关心患者的价值观和传统习惯,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等有助于帮助患者进行低脂、合理饮食。

3.3.2提倡随时监测及保持标准体质量研究显示,老年人中心肥胖者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及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比例是腰围正常者的1.5~3.8倍[7]。更有大量数据表明,BMI指数升高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肥胖人群的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患病率远远高于正常体质量人群[8-10]。只有在患者了解自身标准体质量范围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有效地控制饮食及坚持体育锻炼,起到促进监督作用。医疗机构在患者慢性病质量管理中,对患者定期回访和追踪有助于帮助患者控制体质量指数,将体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起到监督的作用。

3.3.3建议减少吸烟或不吸烟吸烟已经被公认是多种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吸烟人群的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对危险度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11]。大量研究显示[12-13],吸烟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异常,导致机体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更有报道称吸烟者患高血压的概率是不吸烟人群的6倍。李春艳[14]的调查也同样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与吸烟行为呈正相关。医疗机构在患者慢性病质量管理中需要让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为患者制定改进饮食或参加锻炼的具体方案、定期回访和追踪,有助于帮助患者纠正吸烟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

3.3.4不宜过量饮酒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研究表明,酒精饮料中不止乙醇有害健康,其糖分普遍偏高,更容易导致大量饮酒人群患上脂肪肝、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癌症等慢性病[15]。大量调查显示,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容易引起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而大量乙醇摄入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16-20]。医疗机构在患者慢性病质量管理中让患者参与疾病的治疗,组织好整个医疗服务,并为患者提供改进健康状况的书面指导以及为帮助患者制定改进饮食或参加锻炼的具体方案,有助于帮助患者纠正饮酒这种不良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董骏武,罗庆,刘军安,等.慢性病管理与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优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3,30(5):299-301.

[2]孙瑶,李文源,艾育华,等.基于物联网的老年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0):1164-1166.

[3]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4]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362(12):1090-1101.

[5]Glasgow RE,Wagner EH,Schaefer J,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Patient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Care(PACIC)[J].Med Care,2005,43(5):436-444.

[6]Palli D.Epidemiology of gastric cancer:An evaluation of available evidence[J].J Gastroenterol,2000,35(Suppl 12):84-89.

[7]姜勇,张梅,李镒冲.中国老年人中心型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心血管代谢性危险因素聚集的关系[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47(9):816-820.

[8]吴继卫.城镇职工体质指数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4):652-654.

[9]沈清,范春红,陈定湾.浙江省居民体质指数与相关疾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077-1079.

[10]姜天娇,宋志杰,张莹,等.大连市中老年居民健康行为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2):3730-3733.

[11]Kuller LH,Ockene J K,Meilahn E,et a1.Cigarette smoking and mortality[J].Prev Med,1991,20(5):638-654.

[12]Tahtinen TM,Vanhala MJ,Oikarinen JA.Effect of smoking on the prevalence of insulin resistance-associate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mong finish men in military service[J].J Cardiovasc Risk,1998(5):319-323.

[13]邱守中,林小华,廖业山.吸烟与慢性病发生的关系及吸烟控制效果[J].医学信息,2013(6):186-187.

[14]李春艳.社区中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率及吸烟行为的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2,26(2):317-318.

[15]佚名.研究称酒类糖分含量大常饮易增糖尿病风险[J].糖尿病天地:文摘刊,2014(2):14-14.

[16]窦伟洁,刘维量,钟传茂,等.胜利油田某社区居民饮酒与慢性病关系研究[J].社区医学杂志,2013 (4):1-5.

[17]玉洁,张楠,王志颖.饮酒与慢性病关系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0,26(12):944-945.

[18]BellRA,Mayer-Davis EJ,Martin MA,et a1.Associations between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factors:the Insulin Resistance and Atherosclerosis Study[J].Diabetes Care,2000,23(11):1630-1636.

[19]Wannamethee SG,Calnargo CA Jr,Manson JE,et a1.Alcohol drinking pattern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younger women[J].Arch Intern Med,2003,163(11):1329-1336.

[20]赖玉红.广州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分析[J].南方人口,1996(2):46-50.

(收稿日期2015-04-05)(本文编辑周铌)

【中图分类号】TS976.34; 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5625.2016.01.017

【通讯作者】孙金海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142)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上海,200433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老年人防噎食,应注意以下要点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饮食越清淡越好?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应警惕“人生最后一次跌倒”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养护消化系统从改善饮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