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对照研究

2016-03-16 06:26金明花李乐义辽宁省金秋医院放射线科辽宁沈阳110016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0期
关键词:AB型胸腺幅度

金明花 李乐义 辽宁省金秋医院放射线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胸腺瘤的CT影像特点与病理对照研究

金明花 李乐义 辽宁省金秋医院放射线科 (辽宁 沈阳 110016)

目的:分析胸腺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各级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肿块的边界:A型2例、均边界清,AB型共14例、其中12例边界清,B1型共5例,均边界清楚,B2型共9例、其中7例边界清,B3型共5例、其中3例边界清,C型2例,均边界不清;在肿块伴钙化方面,各型肿瘤表现不同,其中B2型胸腺瘤伴钙化者约占44%,B3型胸腺瘤约占40%,C型100%明显高于AB型胸腺瘤(约14%);在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型胸腺瘤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增强幅度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胸腺瘤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瘤的CT检查在肿块的边界、大小等方面反映出恶性程度,但有一些征象不同于其他一般肿瘤的影像规律,如钙化及增强程度并未显示随着肿瘤的恶性度规律性变化,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胸腺瘤 X-线计算机 组织病理学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影像学检查作为主要诊断手段,其中CT是最重要的和常规的检查,随着CT、超声、MRI等设备的普及,胸腺瘤发现越来越多,而影像学检查的主要目的除了判断肿物的范围及周围关系外还有良恶性的程度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37例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旨在探讨CT在胸腺瘤的各型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201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为2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为53.3岁;临床症状有胸闷、气急、胸痛、重症肌无力等,也有一部分为偶然发现。以上病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1.2 扫描参数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扫描仪和GE Light Speed 64排VCT扫描仪。最薄层厚0.65mm,电压120KV,电流300mAS,视野30~35c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优维显,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前壁静脉注射,速度3.5mg/s,注射剂量为1.5ms/kg,注射后30秒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6组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幅度间的均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胸腺瘤亚型的分布

本文收集病例,根据1999年WHO工作组的分类法,共37例胸腺瘤中A型约占5%,AB型约38%,B1型约占14%,B2型约占24%,B3型约占14%,C型约占5%,AB型和B2型占最大百分比。

2.2 胸腺瘤的形态与病理对照

37例胸腺瘤中2例A型及12例AB(图1)型胸腺瘤大部边界清楚,2例B2型与2例B3型胸腺瘤呈逐渐边界不清的倾向,C型均边界不清(图5,7);恶性度较高的B2、B3及C型胸腺瘤出现了肿块内分隔(图5,7)。

表1 . C T征象与病理对照情况 例数(括号内为百分比)病理类型 A A B B 1 B 2 B 3 C数量 2 1 4 5 9 5 2边界清 2 1 2 5 7 3 0边界不清 0 2 0 2 2 2钙化与否有钙化 2 2 1 4 2 2无钙化 0 1 2 4 5 3 0有分隔 0 0 0 1 1 2无分隔 2 1 4 5 8 4 0重症肌无力( + ) 0 3 ( 2 3 % ) 1 ( 2 0 % ) 2 ( 2 2 % ) 0 0重症肌无力( -) 2 1 1 4 7 5 2

2.3 胸腺瘤伴钙化与病理对照

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发生,未见明显的规律,在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小,在B2型和B3及C型胸腺瘤中钙化率相对高。

2.4 胸腺瘤的增强特点与病理对照

在肿瘤注入增强剂后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

2.5 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分型无明显规律。

3.讨论

胸腺瘤是少见肿瘤,为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纵隔肿瘤的20%~40%,起源胸腺上皮,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胸腺瘤几乎发生在任何年龄(7~89岁),发病高峰在55~56岁之间。儿童和青少年罕见[1,2],性别差异不明显。本文平均年龄53.3岁,与文献[1,35]无明显差别。

1999年,WHO工作组建议采用一套模糊的术语,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但用字母和数字命名不同种类病种。把肿瘤分成A型AB型和B型及C型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生长的形态上、功能上和遗传学上的证据,提示这些胸腺瘤亚型在形态学上和临床上形成了明确的病种[1]。重症肌无力与AB、B2、B3型胸腺瘤显著相关,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相关性[6]。

WHO的组织学分类与以往分类的对比中A型为梭形细胞型;B型胸腺瘤根据淋巴细胞浸润的多少和肿瘤上皮细胞异型性程度分三个亚型:B1(富于淋巴细胞)、B2和B3(富于上皮细胞)型,C型为胸腺癌,胸腺瘤与胸腺癌之间无明确的界限,不同于其他常见腺瘤与腺癌,所以胸腺癌又命名为C型胸腺瘤。伴有B1样型或B2样型特征的混合性A型胸腺瘤归为AB型胸腺瘤。B1型、B2型、B3、C型恶性度有逐渐增大。

强化幅度为增强扫描后CT值较平扫CT增多的数值。

注:以上为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间增强幅度均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的组合未罗列。

传统上所谓的恶性胸腺瘤的概念一直被用于临床上的晚期胸腺瘤即周围组织浸润,胸膜和心包种植或转移,与肿瘤细胞类型无关或显著异型性胸腺上皮性肿瘤。不管何种肿瘤分期,不要把恶性胸腺瘤视为WHO组织学类型无关的局部浸润性胸腺瘤的同义词,因为这不能适当的反映出临床晚期A型和AB型胸腺瘤具有良好的预后。

胸腺瘤亚型的分布:在大部分已发表研究系列中,最多见的组织学亚型是B2型和AB型胸腺瘤(占所有病例的20~35%)而B1型和A型胸腺瘤属罕见类型之列(在多数研究中占5%~10%)[1,45]。本组病例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

CT是前纵隔肿瘤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胸腺瘤为前纵隔类圆形、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常见于主动脉弓水平,可成分叶状,肿块大者其内常密度不均,可见囊变及坏死,伴有斑点状钙化,部分边界清晰,部分与纵隔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增强后见不同程度强化,并强化不均匀或均匀。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肿块倾向于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文献报道肿瘤的形态不规整,分叶及合并坏死、囊变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更明显,A型胸腺瘤多数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本组37例胸腺瘤中,肿瘤随着肿瘤的恶性度高,趋向于边界不清,表现为边缘毛糙,肿瘤内部伴囊变及坏死及钙化,纵隔脂肪间隙模糊,心包与大血管受累;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可发生,各文献报道说法不一,有的学者示肿瘤的钙化随着恶性度增高、呈多灶出现的倾向,也有文献报道钙化在各型中表现不一,即有钙化多出现于B型胸腺瘤的倾向,本组结果中所见,A型2例有钙化,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较低,在B2型和B3型及C型胸腺瘤出现钙化率最高,笔者认为并非肿瘤恶性度低而钙化率增高,而与肿瘤的细胞成分有关,在病理级别增高时,钙化也增多倾向。从强化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比较中发现,本组病例AB型与C型胸腺瘤显示强化幅度最高,其次为各类A型,B3型、然后为B2、B1型,显然,未明显表现出: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肿瘤血供越丰富即强化更明显,而是突出显示低级别的A型及AB型强化幅度相对增高,本文C型及良性胸腺瘤AB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文献[7,8]中提及肿瘤强化特点时多数强调了强化的均匀性,并未提及增强扫描后肿物强化幅度之间有显著差异,文献[7,8]报道强化不均匀随着恶性度增高递增,这可能与肿块内坏死及囊变等结构不均有关。笔者推测AB型胸腺瘤增强后明显强化特点与超微结构上其成分似皮髓质交界的上皮细胞有关。这种器官样胸腺上皮性肿瘤具有如同正常胸腺中皮髓质交界结构的血供较丰富这一特点。这一点与以往的肿瘤的强化程度随着恶性度或级别的增高而增大的规律不符,也反映胸腺瘤的这种分型的特点,既反映了肿瘤的恶性度,又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

图①、②为增强前后AB型胸腺瘤,伴弧形钙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③、④为增强前后B1型胸腺瘤,增强后均匀强化;图⑤、⑥为增强前后B2型胸腺瘤,其内密度不均,伴点状钙化;⑦、⑧为增强前后B3型胸腺,瘤,均匀中等度强化。图⑨(x400,HE)为⑤、⑥的病理图。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与胸腺增生,胸腺淋巴瘤,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胸腺复杂囊肿等鉴别,胸腺增生一般病灶密度较均匀,两叶对称增大;胸腺淋巴瘤有包绕血管的特征,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及钙化少的倾向,有时也不好鉴别;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中常见畸胎瘤,畸胎瘤有它独特的影像特点,钙化及脂肪成分混合在一起,不典型者也较难鉴别;胸腺囊肿有时因其内成分不同,显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强化是鉴别点。总之,胸腺瘤与胸腺癌形态多变,确诊有时有困难。通过本文研究统计,胸腺瘤的强化特点及钙化及坏死囊变等影像特点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1] 廖松林. 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6:378-382.

[2] Stephan JL, Galambrun C, et al. .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undifferentiated thymic carcinoma in 12-Year-old White girl. .J Pediatr Hematol Oncol 2000,22:162-166.

[3] 王敬慧, 张树才. 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28(10):717-719.

[4] 王丰. 胸腺瘤多层螺旋CT影像与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7,26(9):880-882.

[5] 张永林, 马天云, 侯俊棋, 等.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特征[J].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14(10):862-863.

[6] Okumura M, Miyoshi S, Fujii Y, et al. Clinical and functional signifcance of WHO Classifcation on human Thymic epithelial neoplasms:a study of 146 consecutive tumors[J]. Am J Surg Pathol, 2001,25:103-110.

[7] Sadohara J, Fujimoto K, Müller NL, et al.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comparison of CT and MR imaging fndings of low-risk thymomas, high-risk thymomas, and thymic carcinomas[J]. Eur J Radiol, 2006,60(1):70-79.

[8] Mo YX, Zheng L, Xie CM, et al. Correlatio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lassifcation of thymic epithelial tumors to their CT features [J]. Ai Zheng, 2006,25(11):1389-1394.

1006-6586(2016)10-0055-03

R736.3

B

猜你喜欢
AB型胸腺幅度
单次止损幅度对组合盈亏的影响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动物血型有哪些
AB型离子晶体结构的几何因素
我爱问编辑
微波超宽带高速数控幅度调节器研制
基于ANSYS的四连杆臂架系统全幅度应力分析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