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the X of”构式特征的解读

2016-03-16 03:36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定冠词构式被动

黄 乔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65)



“in the X of”构式特征的解读

黄乔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成都 610065)

基于对名词的所有格与定冠词“the”+of结构的对比,本文提出使用心理空间的归属机制来解释in X of构式与in the X of构式意义不同的原因。结构方面,in the X of构式是半固定的,由变项“X”与不变项“in the … of”组成;语义方面,in the X of构式表达的意义可以分为主动与被动含义、独立与隶属含义以及同义三类。最后,本文分析出一定条件下in the X of构式很有可能具有的意义。

“in the X of”构式; 语义特征; 定冠词; 归属机制

一、引言

英语中in charge of与in the charge of意义大不一样,对此现象目前已有许多研究[1-3],但现有研究均只列出一小部分这类短语以及有无定冠词时分别的意义,而未对意义不同的原因进行说明。基于此,本文尝试将收集到的这类成对出现的词组置于构式语法框架下,并用心理空间的归属机制对这类词组意义不同的原因进行解释。

二、in the X of构式的结构特征

根据Goldberg的观点:“C是一个构式, 当且仅当C是一个形式意义的配对体< Fi , Si >,且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4]4简单地说,一个构式就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而且这个配对体的意义无法从它先前的成分中推导出来。英文中的in X of短语和in the X of短语都符合Goldberg的构式定义,因此本文称前者为in X of构式,后者为in the X of构式。

以in case of为例,这个短语作“万一;如果”解。无论把三个单词的意义怎么组合,都得不出这个短语整体的意思,因此这个短语整体的意义不是三个独立单词意义的简单相加,即这个短语的意思不能从它的组成部分得到完全预测;再如in the charge of,它作“由…控制;被…管理”解。虽然我们知道了它的构成部分in charge of的意义(作“管理…;负责…”解),但我们不能基于in charge of推断出in the charge of全部的意思,这符合Goldberg所说的“…C的形式(Fi)或意义(Si)的某些方面不能从C的构成成分或其他先前已有的构式中得到完全预测。”[4]4

基于上文分析,从结构上看,in the X of构式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in the…of部分,这部分是固定不变的;另一构成部分是可变项X,在本文中由一个NP充当。

通过查询《英语近义短语用法词典》[5]、《新编英语短语用法辨析》[6]、《新编英语常用短语用法辨析词典》[7]、《当代英语介词词典》[8]、《大学版英语词组词典》[9],得出初步结果,又把这些结果与《新英汉词典(增补本)》[10]、《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11]、《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12]中相应词条对照,最终收集到由相同变项X构成的in X of构式和in the X of构式共计10组,其中变项X均为名词。笔者得出,至少到现在为止,在两个构式中的可变项X相同的情况下,从已收集到的语料来看,可变项X都是由名词充当;其次,如若将来收集到更多能同时代入这两类构式的可变项X,笔者也有信心相信这样的可变项X很可能是名词。

由于数量不是很多,笔者将所收集到的结果全部列了出来:care, case, charge, control, possession, sight, view, front, course, light(in consideration of不在此列,因为在词典中还未找到in the consideration of的用法,故暂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中)。

三、in X of/in the X of构式的语义特征分类

从词典中收集到的此类构式数量有限,不过,这样也有两个好处:其一,收集的语料具有权威性;其二,笔者能对每一组短语的语义特征进行细致分析,进而归纳出一些规律。

(一)主动与被动

符合这类语义特征的单词有care, case, charge, control, possession, sight, view共计7个。当这些单词出现在in X of构式中时,表达的是主动含义;当这些单词出现在in the X of构式中时,表达的是被动含义。例如:in possession of表达主动含义,作“拥有;控制”解;in the possession of表达被动含义,作“由…控制;由…拥有”解。其实,得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李建军[2]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了定冠词“the”具有主动和被动的转换功能,但是他仅仅列出了possession和charge这两个词条,而且并未解释清楚为什么它有转换功能。因此,笔者本文写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填补这个空白,解释清楚定冠词“the”具有主动和被动的转换功能的原因。

(二) 独立与隶属

定冠词“the”不存在时,in X of构式表达独立认知意义;定冠词“the”的出现,导致in the X of 构式表达隶属认知意义。属于此类的变项X有front和course。当front代入这两个构式时,in front of是表达“在…前面”,而in the front of作“在…的前部”解;当course代入这两个构式时,in course of作“在…过程中;在…之中”解,而in the course of作“在…期间”解。初看之下,后两者意义好像没有差别,但实际上前者表达的是一个动作、事件,而后者言说的对象是一段时间。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别,下文会有详细分析。

(三)同义

当一个变项X进入这两个构式时,例示出的两个具体短语的意义是一样的。经统计,有这样语义特征的单词只有light。根据笔者在本文中的论证,得出如此结果的原因在于light这个单词本身。也就是说,不管这个单词进入哪个构式,light之后的NP都是被言说的对象,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定冠词“the”基本没有发挥作用。这是本文解释框架的唯一例外。即便如此,in (the) light of构式也能在本文的框架下得到合理说明。

四、对in the X of构式的认知解读

通过对比《牛津英语实用语法》[13]21-24、《英语用法宝典(上)》[14]132-136、《高阶英语英法》[15]465-469、《新编高级英语语法》[16]251-258中名词的所有格和定冠词“the”+of结构,发现两者在表达所属关系时基本可以互换,即NP1’s NP2= the NP2of NP1。例如:

the1boy’s uncle = the uncle of the1boy

the1child’s parents = the parents of the1child1

鉴于此,笔者拟提出一个统一的解释途径,即以心理空间的归属/不归属识解来解释两个构式的差异。下面本文逐条讨论:

(1) NP1in X of NP2

(2) NP1in the X of NP2

形式上,(1)与(2)之间唯一不同在于(2)中多了一个定冠词“the”,因而不同的意义由“the”的存在或缺失所引起。笔者认为,(2)中的定冠词“the”使得变项X归属于NP2,此时从心理空间来看,NP1应该归属于NP2;反观,(1)中没有定冠词,X在心理认知空间中似乎是相互独立的,即既不属于NP1,也不属于NP2,但按照句法规则,X应归属于NP1。

于是,定冠词“the”的存在与否决定了X是否得到明确的归属,这造成在心理空间中NP1和NP2相对于变项X的形式-功能地位是不同的。

(一)主动与被动含义的分析

根据上文,in X of构式表达主动含义,in the X of构式表达被动含义。其中,in the X of构式之所以能够表达被动含义,正是因为名词的所有格与定冠词“the”+of结构之间存在同义关系。注意,这里所说的主、被动含义针对的是NP1的状态角色,即:

in charge of 管理;主管

in the charge of 由…管理

例证如下:

(1) My wife is in charge of the factory.(我妻子主管这个工厂。)

(2) The factory is in the charge of my wife.(这个工厂由我妻子管理。)

(3) The factory is in my wife’s charge.(这个工厂由我妻子管理。)

可以看到,例(1)中的in charge of没有定冠词“the”,此时my wife与factory分属两个不同的心理空间,但按照句法顺序规则,charge应归属于my wife。这一规则使得in charge of表达了主动含义;例(2)中,in the charge of中的定冠词“the”发挥作用,使得charge归属于my wife,造成factory与my wife的心理空间不再相互独立,此时的factory应归属于my wife,所以说in the charge of是表达被动含义的。例(2)与例(3)不同的部分是in the charge of my wife和in my wife’s charge,这正是由名词的所有格与定冠词“the”+of结构的互换性导致的,由此定冠词的语法功能得到了解释。

同样的解释过程适用于control, possession, sight, view。剩下的两个单词care与case,笔者则有必要单独处理,因为主、被动并非一目了然。先看care:

in care of 由…转交

in the care of 由…照管

例证如下:

(4) My correspondence will be sent to me in care of my secretary.(我的信件将由我的秘书转交给我。)

(5) Since her parents’ death, she has been in the care of her grandparents.(自从她父母去世,她就由祖父母照看。)

笔者发现,in care of已经成了书信交往中一个固定的搭配,主要用于信封上,介词in常可省略,缩写为C/O。例(4)中,care前面没有定冠词“the”,me与my secretary分属两个不同的心理空间,又因为correspondence既不属于me又不属于my secretary,所以in care of在此表达的是“经由;路径”的认知识解,也即是说in care of仍是表达主动含义的;例(5)中,因为in the care of中定冠词“the”的作用,care的归属得以确定,此时she与her grandparents的心理空间不再相互独立,she应归属于her grandparents,所以in the care of表达的是被动含义。再看case的情况:

in case of 如果;万一

in the case of 至于…;就…来说

例证如下:

(6) In case of any difficulty, don’t hesitate to ask for help.(如有困难,请及时告援。)

(7) Most people surrender in times of great hardship, but in the case of George, he thrived.(很多人在艰难时刻都会退缩,但乔治却越发斗志昂扬。)

例(6)中,in case of没有定冠词,因而只是表达这样的识解,即其后名词表征的诸多可能性之一,如,这种或那种困难,或者无困难,或者困难度大等等,并不确定。既然不确定,case在认知空间中就不会被归属。这一限制使得其意义为不确定的可能选项之一,即“如果,万一”。但在例(7)中,in the case of中含有了定冠词,那么定冠词“the”就已经明确确定了其后名词并非一种可能性而是一个事实,case说的就是NP2(此处的NP2为George)的case,是说话人的认知识解内容因而也是他言说的对象,所以其含义是“至于…;就…来说”。

(二)独立与隶属含义的分析

根据上文的分析,这里需要解释的是front和course。当这两个单词分别代入in X of构式与in the X of构式时,前者表达独立认知意义,后者表达隶属认知意义。下面先解释front:

in front of 在…前面

in the front of 在…的前部

例证如下:

(8) A large tree stands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教室前有棵大树。)

(9) There is a picture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教室的前部挂着一幅画。)

例(8)中,in front of中定冠词“the”的缺失使得front不归属于classroom,tree的心理空间独立于classroom的心理空间,所以例(8)中的tree其实是被识解为在classroom之外的;而在例(9)中,in the front of中含有定冠词“the”,确定了front的归属,picture的心理空间因front的归属得到确定而被移到了classroom的认知空间之中加以识解,即picture实际上是处于classroom里面的,是在classroom的前面部分。我们再看course的情况:

in course of 在…之中

in the course of 在…期间

例证如下:

(10) A new stadium is in course of designing. (新体育馆正在设计之中。)

(11) The work is to be completed in the course of this week. (工作将在这周内完成。)

例(10)中,in course of短语由于没有定冠词“the”,stadium与designing的心理空间相互独立,两者互不相属,stadium与designing的关系由course来表达,但根据句法规则,course理应归属于stadium,因此in course of实则是在表达stadium所处的状态,即一种活动、事件;例(11)中,in the course of中定冠词“the”的出现,使得work与this week的心理空间不再相互独立,course此时归属于this week,所以in the course of言说的是后面的this week,由course和week的字面意思可以推断出,in the course of表达的是对动作在一个时间段的描写,或者说表达的是一种时间进程。表面上,这一组短语所表达的意思相差无几,但在深层次上,两者所言说对象(的位置)却大不一样。

(三)同义的分析

通过对所搜集资料的整理,发现在这种情况下的变项X目前只有light。下面将对light进行分析:

in (the) light of 根据,考虑到

例证如下:

(12) The disease is curable in light of recent researches. (根据最近的研究,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

(13) In the light of recent researches, people have become clearly realized the link between smoking and cancer. (根据最近研究,人们已清楚地认识到吸烟与癌症的关系。)

例(12)中没有定冠词“the”,light未得到明确的归属,并且disease与recent researches的心理空间相互独立,根据句法规则,light理应归于disease,即in light of是在对the disease进行言说,但这就和例(12)中in light of修饰recent researches的事实相反;例(13)中,定冠词“the”使得light得到明确的归属,此时people的心理空间属于recent researches的心理空间,所以in the light of所修饰的处于light之后的recent researches。

可以得出,对于light而言,不管代入哪一个构式,修饰的均是其后的NP,这也是目前为止笔者找到的唯一一个不能用本文提出的心理空间的归属机制来解释的例子。

五、结论

基于名词的所有格与定冠词“the”+of结构的互换性,本文提出了心理空间的归属机制来解释in X of构式与in the X of构式意义不同的原因,对前述学者研究的成果做出了补充。

研究发现:1.当可变项X为charge等时,in X of构式表示主动含义,in the X of构式表示被动含义;2.当可变项X为front或course时,in X of构式表达的是独立认知意义,in the X of构式表达的是隶属认知意义;3.当可变项X为light时,in X of构式与in the X of构式同义。但是,这三点背后的总的认知机制都是心理空间的归属识解。这一点恰恰也是本文的精髓所在。

此外,在本文in the X of构式中(X为可以分别代入两个构式的变项),有完全相对应动词义的变项X本身(如charge)或X的词根词(如possession的词根词为possess)均表达被动含义(有完全相对应动词义的包括care, charge, control, possession, sight, view)。将来若再出现这样的变项X,那么很有可能彼时的in the X of短语表达的也是被动含义。

注释:

①此处为遵从英语语法规则,所以the1没有省略;可以看到,如若去掉the1,虽不合规则,但能更清晰发现这两个例子其实就是NP1’s NP2= the NP2of NP1的例示。

[1]刘凌燕.定冠词“the”的取舍之异同[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101-103.

[2]李建军.“the”的转换功能初探[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53-54.

[3]吴俊.定冠词的形成及应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3):134-135.

[4]Goldberg, A. E.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5:4.

[5]王达金.英语近义短语用法词典[K].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6]吴则田,展恩会.新编英语短语用法辨析[K].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

[7]阮秀娟,王勇.新编英语常用短语用法辨析词典[K].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8]雍和明.当代英语介词词典[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9]王禹奇,童菁.大学版英语词组词典[K].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10]《新英汉词典》编写组编.新英汉词典(增补本)[K].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1]英国柯林斯出版公司编著.柯林斯COBUILD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K].柯林尔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12]英国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编.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英·英汉双解[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13]汤姆森,马蒂内森.牛津英语实用语法[M].陈则望,夏定雄,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6:21-24.

[14]刘毅.英语用法宝典(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32-136.

[15]杜永文.高阶英语英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465-469.

[16]章振邦.新编高级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2:251-258.

责任编辑:陈君丹

An Explanation of “in the X of” Construction

HUANG Qiao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ossessive case of noun and “the…of…” structure, attribution mechanism of mental space is applied to explain the reason why there is a difference of meaning between “in X of” construction and “in the X of” construction. Structurally, “in the X of” construction consists of a variable “X” and a fixed “in the...of ” structure. In terms of meaning, i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including active and passive meaning, unaffiliated and affiliated meaning, and synonymy. Finally, the potential meaning of “in the X of” construction could be concluded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

“in the X of” construction; semantic features; definite article; attribution mechanism

2016-04-08

黄乔(1994-),男,四川德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语言哲学。

H314.3

A

1674-344X(2016)06-0023-05

猜你喜欢
定冠词构式被动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有无定冠词意义大不同
第二语言习得中英语定冠词过度使用研究
蔓延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再论法语定冠词及其语义、语用特征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