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结合”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探索

2016-03-16 19:41杨雪红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校企基地校园

杨雪红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 610500)



“校企结合”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探索

杨雪红

(西南石油大学,四川 成都610500)

摘要:本文在阐述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体育文化定义的基础上,找出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体育文化的联系,提出通过校企结合方式进行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探索,分析从观念转变、政策支持、依托行业高校背景深化合作方式等多种途径开展实践基地模式,最后找出校企结合双赢结合点。

关键词:校企结合校园体育文化企业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实践基地

随着人们健康认识的日益深入,体育的重要性和强大功能逐步被人们所重视,体育锻炼的价值也日益凸显。服务地方、服务地方企业,促进地方全面协调发展是高等学校的职能之一,地方高校应与当地企业有机结合进行体育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企业体育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企业不仅要重视企业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而且要加快企业体育文化建设进程,才能满足企业员工追求健康、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一、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概述

校园体育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师生接触最广泛,能为全校师生营造气氛,是最富创意的一种文化。

校园体育文化的特征:第一,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群众性。校园体育文化活动是校园内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广泛的文化活动之一。第二,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引导性。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引导下,开展健康、道德的体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校园体育文化具有融合性。校园体育文化由于自身参与的人数较多、开展的形式多样化,通常与其他形式的校园文化交叉融合。

二、企业体育文化概述

企业员工在余暇时间进行的以健身、娱乐为目的,追求共同的价值观,达到相互沟通、交流,而且能以激发员工积极性和进取心的企业体育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殊文化,即企业体育文化。

企业体育文化的特征:第一,企业体育文化具有社会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社会紧密联系。第二,企业体育文化具有可变性。企业自身就是一个不断改变演化的过程,由于企业领导是不断变化的,也影响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变化。第三,企业体育文化具有共通性。企业的大部分员工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可能各有不同,但是绝大多数员工是为了锻炼身体,达到锻炼身心的目的。

三、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体育文化的关系

1.校园体育文化是企业体育文化的基础

高校毕业生最终会走向企业,学生会把在高校受感染并积累的体育文化带到企业。企业的体育文化是在自身的经营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就是公司的名片和标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都应该表现出企业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文明和谐的行为。良好的企业体育文化会“润物细无声”地引导企业员工形成良好行为。高校毕业生的加入必定会给企业的体育文化带来新的血液,并跟随着企业的发展融合形成更高层次的企业体育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校园体育文化奠定了企业体育文化的基础。

2.校园体育文化和企业体育文化同时具备育人功能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有纪律的全新人才,校园体育文化在育人的过程中肩负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竞争意识、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重任,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打造有凝聚力、战斗力、竞争力、身心健康综合素质高的全新人才,是建立和谐企业的关键,也是打造拥有高竞争力企业的保障。

四、校企结合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意义

1.有利于学校培养身心健康的复合型人才

专家指出,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应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摆在高校面前的十分突出的问题。

2.有利于企业体育文化发展

高校的职能就是服务地方、服务地方企业,校园体育同样也承载着服务地方企业的职责,校园体育可以利用自身良好的校园体育氛围优势为企业提供更和谐文明的运动氛围,利用场地设施优势为企业提供更良好的运动环境和相对合理的运动投入,并且能够让企业借鉴校园体育的“竞技性”和“群众性”,促进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

五、校企结合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途径

1.增强体育育人的重视度

大部分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文化活动是学习专业技能之余的运动消遣,是个人的爱好、兴趣而已。应让大学生认识到体育是以体育科学的育人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径,参加竞技类体育项目能够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参加大众体育类项目能增强自身的融入度,从而让学生正确理解参加体育活动体育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坚强品格的关系。

2.加强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政策投入

由于校企结合方面的书籍和指导性的文件、手册的缺乏,学校要出台符合校企结合建设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的教育培养模式中。校企结合的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宣传等相关的政策都需要详细的规划。设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对校企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这样对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3.积极探索多种途径加强校企合作方式

让学生“走出去”。在体育文化活动方面,定期走进企业进行体育比赛交流、体育指导,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体育文化活动中,让企业了解到学生不仅拥有本专业的技能还在体育方面有一技之长,有利于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作参考。走进企业后的学生能够了解到企业用人所需的各方面要求,走进企业了解、学习相关知识,缩短学生角色向企业人角色的转变。将企业“请进来”。在体育文化活动方面,为企业开展体育活动无偿提供场地,在学校开展大型活动时提供广告宣传展位等,提高企业走进学校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4.行业背景下的校企结合协调发展

由于行业大学有深厚的行业文化和行业背景,和学校对接最多的也是与行业相关的企业,这些企业因具有同样的行业背景能够较快地融入高校的体育文化实践基地开展活动。相关行业拥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完整的经营理念,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做相应调整,因此需要和其他新兴行业进行交流,并与其他行业形成优势互补。校园体育文化实践基地要联系各类型的企业参与体育文化实践基地的建设中来,例如让电子商务相关的企业、知识产权相关的企业、文化传播类的相关企业参与到体育文化实践基地中,相关企业可以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与其他专业的学生交流,并能了解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选拔人才打下基础。

六、结论

本文尝试探索以校企结合的方式建设体育文化实践基地,从加强对体育文化的重视,各部门的政策支持,发挥行业背景的特色及优势,以及加强合作方式等多种途径出发,通过分析法、调查法走进企业采访得知,建立体育文化实践基地能够让更多企业走进学校,企业走进校园能够感受到学校的校园体育文化,也能够让学校的学生更多地与企业交流,有利于学校全方位地培育人才。学生也可以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学生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实践平台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利于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选拔,实现“学校培养用心,企业选人放心”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朱发仁,傅新民.“校企结合”构建高职特色校园文化[J].职教论坛,2006(6):4-6.

[2]李林.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2(5).

[3]管昌燕.高校竞技体育人才“校企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1月.

[4]邱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6).

[5]王艳云,左成.探析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56-59.

[6]云学容.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议探析.四川大学,2004(4).

[7]任文.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类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6).

[8]顾春先,何文涛,胡波.我国普通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8):19-22.

[9]刘敏.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7):63-65.

[10]张红坚.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9):117-119.

基金项目:西南石油大学2013-2016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行业背景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效途径探索”(X1502130106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校企基地校园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我的基地我的连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