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浅探

2016-03-16 19:41郭丽芳
文教资料 2016年11期
关键词:理论课民办高校理论

郭丽芳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民办高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浅探

郭丽芳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510830)

摘要:实践教学在学生的成才道路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宣部、教育部下发相关文件,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但由于其特殊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一直得不到应有实施,尤其在民办高校这一情况尤为严重。本文提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上的一些不足,指出影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原因,探寻实施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功能,而且兼具道德教育的功能、公民教育的功能及素质教育的功能,思想政治理论课能传播世界观和方法论,能传道、授业、解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是学生三观塑造的主阵地、主渠道、主课堂。而实践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现实性、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做到“知行统一”,把理论知识上升为思想进而转化为行动,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一些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为各个高校普遍面临的难点问题,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尤其是专业型民办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的重视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的缺陷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实践教学不仅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及其他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自觉运用所学解决问题。长期以来,一些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影响和制约着教学的效果。

1.对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实践教学存在误解。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课时应该如何分配,开了实践教学,理论课时是否会减少而影响教学效果?有些民办高校认为,开设了实践教学肯定会分散教师和学生的精力,同时要占去理论教学的学时,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完不成,最后还可能会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效果。所以,部分民办学校的思想政治课程尽量回避实践教学。另外,有些民办高校认为,实践教学费时费力,带学生实践教学还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实践教学考核比较难。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是理论课的一个延伸,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践教学不是一般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对社会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焦点问题及大学生关心的其他社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最终提高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2.民办高校自身特点对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影响。

据教育部的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有民办高校706所(含303所独立学院),民办高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尽管各民办院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和重要性都有一定认识,但还不够深刻。尤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民办高校存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以至于民办高校往往片面强调培养一些专业性、实用性的人才,对于思想理论和人文素质教育则有意无意地忽视或者不够重视。另外学校为了适应社会、市场、职业的需求,往往增加相关专业课程的课时,而国家规定的思想理论实践课甚至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则被变相地削减,一些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由原来的小班上课改为合班上课。理论课尚且都难以坚持,实践教学就更难组织了。

3.教师队伍的制约。

不管是民办还是公办的高校对于教师学历一般都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由于体制问题,现阶段教师会优先选择公办公学校,民办高校是第二选择。所以民办高校的教师相对比较薄弱,而且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或者是退休返聘的老教授,中年教师相对较少,师资力量不够。最近几年,民办高校也进一步扩招,教师的教学任务更重了,一个教师每周的课时多、授课任务繁重,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忙于应付理论教学,备课、上课、听课、被听课的各种事务。实践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做好实践前、实践过程及实践结束后的各项准备及总结工作,需要更多精力。而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多是利用周末时间,很多教师不能抽出太多精力。在精力和时间缺少的情况下,必然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再者,民办高校教师很难得到外出培训进修的机会,难以借鉴其他学校的好的方法,使本校的实践教学形式单一陈旧。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原因

1.理论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联系主体人和客体物质之间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是目的,主要在于通过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例如“思修”关于三观的知识、“纲要”关于历史的介绍、“概论”关于党及政策的要点、“原理”对哲理的阐述等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修养、提升自身的素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的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对于内化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有重要作用。通过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可以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对社会现实产生理性认识,从而对三观、对党政、对思想道德修养的认识有质的突破与提高。另外,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行合一”的理论,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必须运用于社会实践,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实践原因。

国家提出走出去战略,大学课堂也有这样的要求,走出课堂、走出学院、走向社会。大学阶段是大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三观的形成除了需要学习理论知识,提升理论素养,还要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养成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课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运用理论知识对社会热点、难点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把理论知识融入社会实践之中,理论与实践有机渗透,最终探寻解决方法。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活学活用,在实践中提升自身能力,最终达到实践课程的目的,在实践中提升人才。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包括课堂教学,还应包括实践教学,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路径

1.学校应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

学校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制定确实可行的政策提供相应的经费和制度保障。不少民办高校特别重视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对思想政治教学部门提出必须有实践教学的要求,但是由于没有具体的方案、没有经费的支持、没有可供实践场所的选择,思想政治理实践教学实施就有点困难。因此学校要提供一些具体措施保障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开展。例如把实践教学纳入整体的教学计划,规定合理的学时与学分,适当提高实践教学的权重比,等等。另外由于实践教学时间和空间具有不确定性、广延性和非连续性等特征,学校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考核制度,例如制定考核标准,建立网上考勤系统,给学生和教师清晰明了的执行标准。另外在学校开设一些日常实践课,比如分享课、模拟法庭,知识竞赛、社会热点讨论课,在全校形成浓厚氛围。

2.开拓实践基地,增强特色。

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还应具有丰富的形式,校内校外相结合,开拓实践基地。在开拓实践基地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就近方便、讲效益的原则,寻找与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程相关的基地。广东有丰富的资源,完全可以利用相关资源开展实践教学。以广东培正学院为例,开拓与“纲要”相关的基地,如洪秀全故居、黄埔军校等;与“概论”课相关的农业、经济相关基地,如宝墨园、东风汽车厂。思修课还可以带学生参观监狱,用反面事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拍摄与课程相关的微电影、小短剧等,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积极活跃的特点,建设一些网站如好人网、红色网站,定期上传文章,要求学生进行思考和评论,组织学生对有新闻热点、有争议的话题谈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利用学校社团开展实践教学,如培正学院思政部与学校的政史研究协会联合组织社会实践,参观广州沙面、孙中山大元帅府、辛亥革命纪念馆等。将从书本上了解到的历史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提升历史感与民族感。

3.加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需要教师花费更多时间与精力,需要在实践前设计好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保证学生的安全,实践后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考核。而目前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还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精的现象。首先,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相对较少,教师所教的班级较多,学生也多,另外还有科研任务。由于负担过重,导致教师对实践教学的精力比较有限。其次,很多民办高校主要招一些刚毕业的研究生担任教师,或返聘一些退休老教师,新教师教学任务重,疲于理论教学,而老教师精力有限,而中青年教师相对较少,有些比较优秀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在现实的压力下往往会选择更为稳定的公办学校,导致民办高校的教师流动性比较大。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按照学生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教师,以缓解教师数量不足的缺陷,减轻在职教师的教学负担。另外,要给教师一定的平台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例如参加培训、去其他学校考察参观,让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开展实践教学。

4.紧密联系社会问题,紧跟现实步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学生,但不同专业的学生有不同的特质,他们的兴趣、爱好、关注内容也各不相同,所以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准备及开展要考虑不同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认真组织策划,把思想政治理论内容与专业结合,把思想政治理论运用于实践生活中。在实践准备阶段首先要考虑学生的专业与社会问题的联系,社会实践的选题如果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要紧跟现实步伐,与社会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江彦桥.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姜军保,陈仪伟.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与改革[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袁贵仁.努力把思政课建成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N].中国教育报,2010-05-14.

[4]黄兆林,韩豫.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能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5]李天贺.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8).

猜你喜欢
理论课民办高校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