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 岁

2016-03-17 09:03常书侦
神州民俗 2016年1期
关键词:秸杆灯笼芝麻

文/常书侦

踩 岁

文/常书侦

在广阔的冀中平原,大年初一流行着踩岁的民俗。

经过腊月二十四除尘,家里已经基本上干干净净了。到了除夕早晨,经过第二次细致打扫整理,更是干净到一尘不染。但经过一整天的忙活折腾,屋子、院子、门前的地上,同样会产生一些垃圾,譬如,抱柴火做饭时落在地上的柴草叶子,小儿试放鞭炮后的爆竹皮子,年夜饭后守岁时全家人嗑瓜子、剥花生的壳子,以及男人丢掉的烟头等杂物,因此,在新年到来之前,也就是入睡前,一定要全部打扫干净,端出门去,倒到垃圾堆上。这是年前的最后一次打扫卫生。一切收拾停当后,爹娘或者家中大些的孩子,便来到柴草棚里,抱出几捆干燥的芝麻秸杆,铺到屋子和院子门口,当然,院子里也要铺上。然后关门睡觉。

第二天起五更后,一出屋子门,第一脚就可以踩到干燥的芝麻秸杆上。按照老风俗,第一个要踩的,是爷爷或奶奶,因为踩岁也象征着踩到新的一岁了。爷爷奶奶踩了第一脚,父母就可以出屋门煮饺子开街门放爆竹了。父母同样也要先在芝麻秸杆上踩几脚。那时,家家户户孩子们多,只要父母一出门,他们就穿着新衣一窝蜂跑出来,争着抢着在芝麻秸杆上踩,芝麻秸杆便噼噼叭叭响。 俗话说:芝麻开花节节高,用芝麻秸比喻生活一年比一年更美好,且“碎”“岁”谐音,意为“岁岁平安”。另外,“踩”与财同音,“踩岁”就是“财岁”,寓意岁稔年丰。说的直接一点,就是盼望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吃喝不愁。这些讨口彩,图吉利的习俗,是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

吃了五更饺子后,人们就开始串门子大拜年了。大拜年时,孩子们都争着到别人家门前去踩岁。踩别人家的“岁”越多,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少闹杂灾儿,欢欢实实的。而所有人家,都盼着自己家在五更开门前, 就已经有孩子们把芝麻秸杆踩碎了,那叫送岁。尤其是有高寿老人和有病人的人家,更是渴望有人来送岁。因此,他们故意把街门开的晚一些。

邻居五叔,身体多病,只能够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日子比较艰难。因此,起了五更后,母亲就嘱咐我:“铁蛋,先别端饺子碗,给你五婶家送岁去。”

五婶家街门前铺的芝麻秸杆比别人家都多。我来到她家门前,因为她家还没有开门,因此,门楼上的红纸糊的灯笼也还没有点燃,加之天还黑融融的,我就在她家的芝麻秸杆上摸黑用力踩,跳着踩。心想,如果通过踩岁能够把五叔的病踩好了,我宁可一天什么都不干,踩到天黑都可以。正踩着,门“吱呀”一声开了。出门的是比我大两岁的美如姐,她提着一盏自己糊的灯笼。在灯笼的映照下,穿着新衣裳的美如姐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她扑闪着大眼睛说:“听到门口有动静,就知道是你来了。”说着,从院子里搬来高脚凳,我站上去,点亮门楼上的两盏灯笼。于是,我俩跳着踩芝麻秸杆,直到五婶唤她去吃年饺儿,五叔开始放鞭炮,我才回家吃娘煮好的饺子。刚吃了年饺儿,还没有放下碗儿,美如姐就过来了,她同样先在我家门口踩了岁,才进了屋,说着:“给大娘大伯拜年了。”就要跪下去,娘赶紧伸出手扶住:“可别,闺女家不兴磕头的。”我们这里的风俗,女孩子不出嫁是不给别人下跪磕头拜年的。母亲没有扶住,美如姐还是把头磕了下去。娘赶紧掏出两元钱塞给美如姐:“拿着!”两元钱在当时能够买一件衣服了。美如姐把钱放到桌子上:“大娘,你留着花。”说着,拉着我跑到院子里的芝麻秸杆上咯咯叭叭踩岁。身后,只听娘对爹说:“多好的一对孩子!”

五叔身体不壮实,但他从不肯歇下来,除了在生产队里干一些轻体力劳动外,还开了几片荒地,点豆子,种芝麻。芝麻收获后,就把秸杆保存起来,每年到除夕前一天,五婶就招呼我去搬芝麻秸杆:“多搬些,多踩些岁。”同时,她还让美如姐送来在当时很金贵的一小瓶香油。正是:踩岁民俗辈辈传,吉祥吉利过大年。农家期盼五谷丰,增岁添财日子宽。

猜你喜欢
秸杆灯笼芝麻
香喷喷的芝麻
一品芝麻狐 第四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二回
一品芝麻狐 第五回
“贷”动秸杆走四方
挂灯笼
农业秸杆增值利用的有效途径——秸杆高得率制浆清洁生产技术
挂灯笼
浅析我县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秸杆打捆,让禁烧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