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 灵活保暖的“地窝棚”

2016-03-17 09:03
神州民俗 2016年1期
关键词:菜窖窝棚耐用性

穴居 灵活保暖的“地窝棚”

生活在寒地的人民,在长期与恶劣条件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设计出了许多与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发展的民居。这类建筑由于就地取材,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从某种程度上更接近原始、接近自然。

关东民众“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棚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桦树皮……”东北地区是天然的塞外草场,水草丰茂,这里早期的各渔猎民族长年赶着自己的羊群迎着水草的长势而走,哪里水美草足便在哪里暂住,居无定所,不可能建造固定的居所,一直有着“夏则巢居、冬则穴处”的居住习俗。所谓“巢居”,是选取径粗的树干,距地半米左右的高度搭设住处,上覆毡绒线毯保温取暖;而“穿地为穴”则是“穴处”的主要形式。这种地穴房东北民间称为“地窨子”或“地窝棚。

其建筑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的山坡上,在土层坚实不易塌方处,先向地下挖出深坑,顺着山坡走势在坑内立上几根房柱,柱上再加横椽,用芦苇绳结为帘状覆盖在横椽之上,用土培实,留出房门和采光换气用的小窗。房中砌火炕、很少搭板铺或床。地窨子省工省料,大多就地取材,需时则住,走则荒废,且保暖性好,隐蔽安全,很适合不在一地长期居住和常受外族袭扰的游猎民族使用,唯一的缺点是耐用性比较差,夏天来场急雨便容易出现坍塌的危险,通常每年都要换址重建。后来东北各族定居下来之后就多改为在地上建造房屋,地窨子则多被改为挖制用于冬季存贮蔬菜即后来的菜窖了,且菜窖四周也会用砖石之物加固,民国以后作为正式住宅的地窨子已经绝迹。

猜你喜欢
菜窖窝棚耐用性
冬储
考虑EPR规制和“以旧换新”模式的耐用品生产与回收策略
菜窖里的冬天
菜窖里的冬天
以融媒体讲述“窝棚创业者”的故事
“避税窝棚”(大家拍世界)
建立柴连口服液中柴胡鉴别的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人参口服液中人参皂苷Rg1、Re的方法研究
石化行业电气系统防腐技术研究
忆辽沈战役中的励家窝棚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