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化生存视阈下关于人的在场问题研究

2016-03-17 03:42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新疆阿拉尔843300
今传媒 2016年2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

颜 敏(塔里木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媒介化生存视阈下关于人的在场问题研究

颜 敏
(塔里木大学 人文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摘 要:在信息化社会,通过各种媒介的使用,人的生存环境提供了各种便利和通畅渠道,人的欲望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作为一种工具和技术手段,传播媒介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媒介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另一方面,媒介的无处不在和使用不当,对个人、社会和国家会造成不堪想象的后果。本文主要是在媒介化生存语境下,探讨人的在场方式的发展与变迁,以及通过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来应对媒介带来的危害和解决人的在场问题。

关键词:媒介化生存;人的在场;媒介素养

关于什么是媒介,加拿大传媒研究学者麦克卢汉曾提出这样的问题——“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鱼的生存是由水来决定的,只有在没有水的环境下,鱼才会感觉到它的处境。人们对于媒介的感觉也是这样的。媒介像无形的网,辐射在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媒介像空气,只有缺乏时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因为身在其中,所以缺失深入思考媒介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中没有了电脑、手机、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电影、照相机……我们现在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生活会变成什么颜色的。所以说,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依赖媒介而存在着,时时、事事离不开媒介。本文就此现象,来分析媒介化生存的利与弊,以及对人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关于媒介

1.什么是媒介

媒介是指人类在传递信息、延续文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中介、载体、工具或技术手段。其中,传播学之集大成者施拉姆说,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

人类在生活中,要不断地发出信息、传播信息、接受信息,媒介就是承担这些活动的工具。就像物流一样,我们把东西从一地运送到另一地,需要各种交通工具;在传播学中,这些“交通工具”就是各种媒介,“东西”就是传播的信息。

麦克卢汉用生动形象的比喻高度概括了媒介的本质特征,“媒介即人体的延伸”。这里的“人体”也就是人存在时的各种感官或感觉。印刷媒体是人的眼睛(视觉)的延伸,广播电话是人的耳朵(听觉)的延伸,电影电视是人的综合感觉(视觉、听觉、现场感觉)的延伸,电子计算机是人的大脑系统的延伸。

从媒介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传播活动的历程可分为六个时代:亲身传播时代、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国际互联网传播时代。人类传播活动的演变过程是传播媒介的相互补充、叠加积累的复合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种媒介系统取代另一种媒介系统的过渡。

到目前为止,媒介大家庭主要有报纸——当之无愧的老大,杂志——知心可亲的大哥,广播——能言善辩的大姐,电影——风情万种的女子,电视——贴心善变的新宠儿,手机——人见人爱的小妹,互联网——年少轻狂的内弟。

2.媒介的积极作用

第一,人类的意识活动、思维活动与媒介紧密相关。人对信息的认识、选择、加工、分析等思维活动和意识活动,必须依赖物质载体——语言媒介。语言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大脑思维的工具。人的思想和意识必须承载于语言形式中。语言的紊乱,是思维紊乱的直接表现。

第二,对信息的表述和传播更要凭借媒介才能进行。信息不能以“虚幻”的形式存在和传递,它必须被“物化”,即依附于一定的物资载体才能显示,成为被传播的内容和材料。

第三,媒介拓展了人类的传播范围和传播能力。人类运用天文望远镜或是在飞船、卫星上安装摄像机,可以记录下宇宙的模样,探索其他星系的奥秘。

二、媒介化生存

1.什么是媒介化生存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媒介作为一种工具理性的存在,已经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无法隔离的中介物之一,这种以媒介为中心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为广义的媒介化生存。狭义的媒介化生存是指以传统媒体,即电视、报纸等传媒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现代生活环境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各种便捷性和人性化。

在电影《楚门的世界》中,当楚门最后要离开这个虚拟世界的时候,导演对他说:“外面的世界太做作、太险恶,远不及我替你打造的这个世界。”这句话说出了媒介主宰的现代社会的悲哀,说出了人们需要媒介的原因,就是在险恶的世界中,我们需要媒介为我们打造这样一个“白日梦”,让住在其中的我们享受暂时逃避现实的快乐,减轻对生命存在的无力之感。影片的男主角最终选择了离开,但是沉迷媒体的现代人,有几个人会有这样的勇气呢?

2.人的生存环境

在传统社会中的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是建立在亲身体验或掌握的第一手信息基础上的,如图1所示。

图1 传统社会中的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

人类生存的环境日益巨大和复杂化,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大众传播成为一种为普通受众了解世界,保持与世界接触的唯一便捷途径。人们不再根据客观环境,而是根据媒介提供的观念世界来认识环境和采取与环境相适应的行动,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了。如图二所示:

图2 大众传播时代人和环境的互动关系

比起庞大和复杂的客观世界,人们经由媒介认识的世界是一个可见、可触、可思、可议的环境,是好理解的、通俗的、简单的、有各种专家指点的、无所不包的世界。中国学者居延安说:“我们看不到世界本身,看到的只是被大众媒介选择和解释过的世界。”

大众传播媒介通过信息的编码和解码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帮助受众让他们建立他们认为神识的脑海图景,并且让他们相信,这样的图景就是现实本身。这个世界不是真实世界的本质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象征性或代表性事件,对部分信息进行选择和编辑,并重新加以结构优化以后向人们提供的“拟态环境”。

3.基于媒介环境的理论

1922年,李普曼撰写的《舆论》一书中,第一章的标题为“The World Outside And The Pictures In Our Heads”。他认为,人类生活在两个环境里:一个是身外世界的现实环境,一个是脑海图景的虚拟环境。拟态环境是存在于我们头脑中关于世界的看法。比如,“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就运用广播大肆宣传战争的正义性,给德国军队洗脑,鼓舞战士们的作战积极性。另外,还有一个也是人们把媒介世界和现实世界混淆的案例,在1938年,美国的广播台中播出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导致当地听到该剧的群众以为是真事,纷纷采取搬家等行动。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勒·勒温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媒体“把关人”起到了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关键作用。从整个社会环境来看,大众传播媒介是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大众传媒内部来看,编辑人员、审核人员是重要的把关人。基于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环境大的检测和调控。

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传播学著名的“议程设置”理论。新闻每天告诉人们现实环境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事实。但是媒体“把关人”所做的事情,远远超过了单纯传达重大事件与议题的范围。通过每日的新闻筛选与编排,媒体“把关人”影响着人们对当前社会什么是最重要的事件的认识。这种影响各类话题在公共议程上的显要性的能力便是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作用。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媒介为公众安排话题,对社会舆论走向起到的引导和左右作用。

4.媒介化生存的危机

第一,无处不在的媒介编织大数据时代的“全景监狱”。法国哲学家福柯用“全景监狱”的概念来比喻对人类社会控制的方式:无论中心顶端监视塔里的管理者是否在场,四周犯人们都假定他的存在而时刻规训自己。随着互联网的超速发展,个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数字化统计和跟踪。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越来越难以明确的隔断,每个人都成为媒介化生存的囚徒。

第二,过分依赖各种媒介工具导致人的全面异化。网络聊天工具和手机通讯工具的便捷,可以提高人们沟通交流的时效性。但是一切的人机对话都抵不上面对面交谈的真实和诚挚。在媒介化社会,人们一旦离开身边的常用媒介,不自觉的会出现各种焦虑和恐慌。媒介的普及带来人们阅读方式的转变,然而在碎片化阅读难以形成系统、深刻和理性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第三,媒介的互联成为世界各国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麦克卢汉曾经预言的“地球村”已经成为现实。在各种媒介的相互联系和对接中,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已经成为密切的统一整体。信息的安全传播问题、媒介的安全使用问题已经成为各个主权国家乃至整个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一旦处理不好,便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蝴蝶效应”。

三、人的在场

1.关于在场

在场,是哲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范畴,是西方形而上学体系内构成“存在论”基本问题领域的概念之一。在此基础上,人的在场问题也具有丰富的哲学含义。在场是指存在呈现于此时此刻(当下时刻和当下场所),与“缺席”相对。在场其实就是直接呈现在面前的事物,就是“面向事物的本体”,就是关系的直接性、无遮蔽性和敞开性。

海德格尔常常借用“在场”的概念作为过渡和桥梁来研究“存在”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已然”的存在,我们无需同时也难以研究它到底“是何”,而是要研究它的“何其然”,即“为何”和“如何”。存在是如何存在或显现的,也就是它如何在场的。只有通过实现“存在”的表现和再现,才能最终打开被遮蔽的真理和本质意义。

在辞典中对于“在场”内涵的解释:在场(presence),“此时或现在发生的”,“看得见和叫的应的”,出现在眼前和面前的人或事,“处于某人视野、呼唤或影响之内的部分空间”等等。根据分析“不在场”的特点,我们可以反向的了解在场的基本特征,即可视、可听、可触、可感等状态。

皮埃尔·布尔迪厄是当代法国最具国际性影响的思想大师之一,他提出了著名的“场域理论”。一个场域是指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构型。场域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现实时空。

在场是一种实时的状态,同时也是一种对立关系。在场是在场者的显现,但是在场者不能自己对自己进行显现。在场域中,只能在场者和其他在场者相互明证,即彼此在场或互为在场,如同说者与听者、传者与受者、表演者与观众的相互影响和遥相呼应的关系体系。所以在场就是在场者与其他在场者之间能够实时进行刺激与反应动作、作用与反作用动作的具有交往性和主体间性的时空结构。

2.人的在场

(1)内涵与外延

在场问题的主体是人,在场的概念其实是关于人学的概念,不能离开场域中的人来空谈“在场”。人可以是在场者或在场者的观察者,也可以两者兼具。就像香港凤凰卫视的著名口号“大事发生 我在场”,就是把在场性和参与性作为媒介经营与管理的独特诉求卖点。

人的在场,其实就是人的亲临其境,就是人的身体物理性或实体性地在某一场合(特定的时空集合)中的出现,这样的在场行为具有唯一性、有限性、暂时性等特点。

(2)人的在场方式

随着媒介类型日益多元化,人的在场方式也随之增加和演变,如现今的信息化在场或者媒介化在场。人可以通过文字、音频、视频等符号化的信息方式进行显现,使符号化的实体对象即使并不亲自在场时,也能使其他在场者对其产生一种在场的感觉,也就是一种虚拟化在场。该在场方式是从其他在场参与者的角度去看,是被“认为”的在场行为,具有在场的基本功效。虽然媒介化在场不能与实体性在场具有本体论上的等价,却具有认识论上的等价。

由于印刷媒介的文字和图片可以离体地传递丰富信息,因此,人就可以以信息化或媒介化的在场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声音和形象。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就是文本使作者出场,是一种“文本自我”的在场显现。在阅读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实现了读者与作者的对话。从本质意义上来看,其实是阅读者创造了(作者的)媒介化在场。

在媒介化生存时代,人的存在方式从过去的“信息在场”过渡到“意义在场”。比如通过影视多媒体技术可以留下本人照片或“生前活动影像”,还有各种的电视会议、电话会议、网络会议等,都是运用各种媒介来体现人的“在场性”。这样就开辟了虚拟现实或虚拟实在的存在方式,也就意味着开辟了人的存在的新方式:人在实际性不在场时可以以在场的方式表现出来,并取得在场的效应,使不在场者在场化。

媒介可以重现过去、复制现在、虚拟未来。媒介技术的发展已经导致物和人的显现方式的变迁。人的媒介化在场是在场行为在媒介化生存时代的重要表现。它既是人的在场,也不是人的不在场,而是改变了在场的方式:一种间接性在场。就像维纳预言的:这样我们就得承认,人除了乘火车或飞机旅行之外,还可以乘电报旅行。

四、如何在“媒介化生存”语境下解决人的在场问题

1.重视人的实体性在场

康德认为人本身就是目的。“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本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任意利用的工具,因此,无论人的行为是对自己的或是对其他有理性者的,在它的一切行为上,总要把人认为是目的。”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人本身就是最高标准和核心价值。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以人为本”或者说“人文关怀”。

虽然媒介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方便和快捷,不必亲自到场就可以完成很多工作的事情。但是在人际交往中,媒介工具不能完全代替人的实体在场。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冰冷的机器无法带给的细腻情感和情绪。

2.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

随着媒介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各个年龄层的人群在各种场合越来越依赖媒介的存在和使用。加强公民的媒介素养,已经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国民安全的必然措施。根据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可以把媒介素养归纳为六种能力,即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其实早在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和他的学生合作出版了《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该书第一次就学校引入媒介素养问题做了系统且详细的阐述和论证。可见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历了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媒介素养的概念一提出,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共鸣。目前,在欧美许多国家,都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设为中小学和高等教育教育体系中的正规教育内容。在第三世界国家中,印度和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等也早已开始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大陆在2004年曾经掀起了一个媒介素养教育的热潮。其发展的标志是媒介素养教育国家级课题立项,传媒与青少年发展论坛召开。由此,媒介素养教育逐渐进入了公众的视野。虽然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是其发展程度和普及广度仍有待提高。

在全媒体时代,公众既是受者,也可能是传者。“地球村”里的每个个体都是媒介公民。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问题,是具有必要性、现实性和紧迫性的。应该把媒介素养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公民的终生教育、全民教育。

人创造了工具,也创造了对工具的依赖。然而,任何工具都有两面性。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工具的使用者是否能理性的认识它,正确的使用它。

在当今媒介化生存的语境下,人的在场问题不只是个事实问题,更是一个生存价值的选择问题;媒介化生存,不只是个有关技术发展的问题,更是一个有关人的发展的问题;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平.媒介化生存的危机[J].青年记者,2011(6).

[2] 赵瑞华.媒介化生存与人的异化[J].新闻记者,2011(2).

[3] 于翠玲,刘斌.大学生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 肖峰.论人的信息化在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4).

[5] 汪晓萍.媒介化生存与心理健康解析[J].教育评论,2007(3).

[6]胡金木.人的在场:惩罚教育存在的前提[J].江苏教育研究,2007(2).

[7]杨晓强.论媒介化生存时代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8).

[责任编辑:传馨]

作者简介:颜敏,女,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传媒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视觉文化传播、口述历史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0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65-03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媒体素养现状观察与培养对策
城乡初中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
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之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管理机制研究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媒介素养
基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广播新闻节目创新策略探讨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