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

2016-03-17 03:46航天五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闫翠霞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航天技术国民经济军民

航天五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闫翠霞

关于航天军民融合发展的思考

航天五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闫翠霞

航天五院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 闫翠霞

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航天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领域,必须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的大外围小核心架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军民共同推进航天高新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在军民融合领域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经过几代人艰苦努力,我国航天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整体发展水平正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在基础学科、前沿科学和航天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国际影响力强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涉及卫星应用、智能制造、应急安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智慧城市、航天文化创意等国民经济急需的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如何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方式,统筹谋划军民融合产业布局与定位,将航天优势与区域特色结合,联合开发、产业落地、专业重组、资本融合,最终形成一批军地重大项目,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航天五院秉承军民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将航天技术应用成果推广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以院本部为核心,由6个总体单位和12个专业所、厂以及两大上市公司和70余家公司组成的组织架构,打造了北京、天津、西安、兰州、烟台、内蒙古、深圳7大产业基地,构建了适应适合军民融合发展的产业能力体系。多年来,航天五院与清华、北航等11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CAST基金、联合申报、联合开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开展有效的产学研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很多宇航产品通过军转民实现了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拓展,已经与几十个政府、众多区域、行业、军兵种、大型企业集团和国际用户开展合作,广泛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十三五”时期,航天五院将以产学研为重要抓手,着眼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以航天技术发展引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不断打破壁垒开展军民合作,充分释放人才、技术、信息、设备、资本等要素的活力,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做大做强。

猜你喜欢
航天技术国民经济军民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在新时期加强航天技术转化应用的思考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航天技术与甚长基线阵的结合探索
稀奇古怪的航天技术小创意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