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2016-03-17 03:46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刘复兴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创新型校企体系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刘复兴

教育创新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刘复兴

西北师范大学副校长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 刘复兴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位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教育创新。教育创新主要是指在创新概念提出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背景中,教育系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其他创新系统之间和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基于一定的价值观、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而发生的一系列理论、制度与实践层面上的变革,是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 、教育管理创新、文化创新和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其中,人才创新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教育创新系统能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连接现有国家创新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纽带。但迄今为止,教育创新尚未被全面纳入国家创新体系,这成为我国国家创新提建设的一个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主要集中在学校教育相对独立封闭的系统之中,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学校与企业、学校与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学校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广泛的不良影响。直接表现就是人才培养质量与中国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和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的现实需要极不相称。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强调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背景下,特别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以后,我们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不断强调要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并要求通过产学合作实现实践性、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理念和政策还主要是停留在技术和操作层面,没有从学校与企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层面上设计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在创新发展成为我们国家的基本发展政策的时代,我们应该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推进校企融合。校企融合应该是学校与企业、教育系统与产业系统的一种超越技术、操作层面的战略融合、跨界融合与深度融合,是通过教育创新与产业创新共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安排。

实现校企融合的途径:

(一)建立“5+1”国家创新系统。

基于国际经验和我国科技自主创新面临的困境及体制机制障碍,必须将教育创新全面纳入到国家创新体系中,形成以教育创新体系为动力和基础,由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创新体系组成的新国家创新系统。

(二)激励企业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的实践性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

要实施校企融合的制度创新。主动打破企业界和教育界的隔阂,形成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可操作的具体措施,积极促进企业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以推动教育改革创新。要构建以产学研为基础的实践性人才和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研用以及科研教学一体化构建产学研有机结合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平台和基地。

(三)建设有利于教育创新的文化系统。

一是要营造创造性的课堂文化。课堂是教育创新成败的关键所在。创新型课堂文化主要包括鼓励学生创新、构建多

加强专职和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形成企业文化和院校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机制,为“双创”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猜你喜欢
创新型校企体系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高校实践教学模式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校企合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