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联盟集群技术优势提升生态修复产业创新能力

2016-03-17 03:46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北京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自力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战略生态

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北京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自力

利用联盟集群技术优势提升生态修复产业创新能力

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北京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自力

中国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 北京林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自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者们从关注传统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战略联盟,转向关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和发展,是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的迫切要求,是促进产业技术集成创新,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主要表现为植被被破坏、水土流失、沙漠化、空气污染等方面。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侵蚀遥感调查,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全国113108座矿山中,采空区面积约为134.9万公顷,采矿活动占用或破坏的土地面积238.3万公顷,植被破坏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对人类不良影响的表现越来越明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推进生态修复产业发展,以保护越来越脆弱的生态环境,已刻不容缓。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在适当的人工措施辅助下,恢复生态系统原有的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和开发利用等经济功能。生态修复不是指将生态系统完全恢复到其原始状态,而是指通过修复使生态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恢复与完善。

北京林业大学可以联合入驻园区的企业、生态修复行业的骨干企业和专业性科研单位,谛约形成我国首个权威性的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联盟要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创新相结合,以形成生态修复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围绕优化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创新生态环保行业产学研结合机制,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共同致力于突破生态修复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提升我国生态修复产业整体的科技水平。

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紧密结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列入优先领域。结合我国生态修复建设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联盟合作攻关,突破共性生态修复核心技术,做大做优生态修复建设产业,依靠自主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解决我国复杂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为实施国家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相关战略目标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建立近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近期目标应该包括:(1) 尽快建立“联盟技术开发基金”,集成创新典型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以做大做优国土生态修复、生态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价值评估、苗木培育、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景观工程、生态林业产业、人居环境建设、新材料营造林、林业工程研究与实施、林业工程规划与咨询、生物质能源、木材生产和经营等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同时积极争取承担地方及国家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领域关键共性及重大前沿技术的开发。(2)在国家科技部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争取承担“十二五”国家重大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化技术项目。(3) 在现有成员科技平台基础上,建立联盟研发共享实验室和技术交流平台,成为联盟内生态环境保护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和有效利用,共同解决联盟内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面临的各种技术难题。(4) 尽快形成一批行业技术标准。(5)尽快凝练出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突破点。中长期目标包括:联盟计划利用15 年左右的时间,(1)通过联盟整合行业科技资源,提高生态修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2) 建设技术创新资源的共享平台。(3) 建立新的技术转移和扩散机制。(4)形成合理的人才交流与培养机制。

联盟成员要按照技术创新链条的不同阶段按照优势互补进行合理分工,承担联盟的开发任务。一般情况下,技术原

猜你喜欢
战略生态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生态养生”娱晚年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小病毒大战略
生态之旅
生态之旅
实施农村“党建护航”战略的创新实践思考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