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发展

2016-03-17 03:46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技产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流行病靶标生物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周 蕾

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发展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周 蕾

中国生物检测监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研究员 周 蕾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大众关注,突显出生物检测监测技术的重要地位。面对检测对象的多样性,操作环境的复杂性和实验操作人员专业背景复杂等问题,新材料与新器件的融合,将给生物检测监测领域的技术突破带来可能。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遵循“学科交叉实现技术创新,市场需求引领产业发展”的原则,实现了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应用创新的有效整合。在探索中的新技术主要围绕生物检测监测解决四个问题。第一,确定目标被检物有无;第二,鉴别目标被检物死活;第三,目标被检物自动检测;第四,目标被检物实施监测,从而建立满足生物检测监测需求的技术体系。

我们目前的研究内容已经覆盖了现场快速检测、细菌速染监测、死活菌判别、自动超敏检测四个方面。基于上转发光技术的现场快速检测产品已经上市,上转发光技术初建时用于鼠疫疫源地现场监测,检测准确度将近百分之百。在一线疾控防控系统使用时存在样品多样且差异大的特点,为了满足这一检测要求,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全面分析及优化,实现了在现场条件下15分钟内,对全血浆、血清、尿、便、脏器、甚至腐败脏器的检测,可以覆盖20个靶标。我们通过智能算法实现信号自动提取,通过光学电子元件优化实现自动分析来减小生物检测监测和智能传感信号之间的偏差。此外,我们还根据用户需求,对产品进行优化,建立了一键式、双靶标、多靶标等多种检测技术平台,满足不同类型的检测需求。

要把实验室的产品推入市场,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知识产权保护、产能建设和市场准入条件。上转发光技术已获得专利45项,医疗器械注册证书14项,通过欧盟生产体系验证,获得市场准入条件。经过产业化的布局,最终就可以真正检验一个产品应用到市场之后的范围、效果。我们的产品现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的2000多家医院,近三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今年全票通过国家发明技术二等奖。

不管是联盟还是论坛,我们的核心都是共享共赢,我非常愿意把平台跟大家共享,构建以需求为牵引的生物检测监测研究模式与平台。

猜你喜欢
流行病靶标生物
纳米载体可缓解农药对靶标作物的负作用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Why I Give
智慧城市规划如何遏制未来流行病的传播
“百灵”一号超音速大机动靶标
第12话 完美生物
纳米除草剂和靶标生物的相互作用
预防流行病和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