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石油企业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若干思考*

2016-03-17 02:39陆如泉赵林胡菁菁
国际石油经济 2016年11期
关键词:油气石油企业

陆如泉,赵林,胡菁菁

(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2.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

关于石油企业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若干思考*

陆如泉1,赵林2,胡菁菁2

( 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国际部;2.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 )

在全球石油市场进入低景气周期、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同行跨国经营形成最佳实践、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石油企业须积极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这是打造世界级企业、实现央企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石油企业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需要树立新思路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观、企业发展理念、“走出去”深度广度、货币结算体系方面的“四个转变”,需要构筑“1+1+6+5+N+1”的油气合作新格局、打造数个投资与技术服务项目集群以及贸易营运中心、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布局、实现管控模式升级、构建能源金融合作机制等新任务,需要防控好内部决策、地缘政治、国别政治与安全、资源国财税政策、依法合规运营等风险。提出为企业合理优化资产结构及业务布局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逐步打造企业全球化运营管理系统、构建全球安保防恐的信息和情报系统,以及将中国与中亚、中东和非洲的油气合作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等改革与政策建议。

石油央企;走出去;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

1993年,中国石油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战略部署,开始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经营。20多年来,石油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截至2015年底,共有20多家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全球54个国家参与投资近200个油气项目,主要分布在中亚-俄罗斯、中东、非洲、亚太、美洲和欧洲六个油气合作区,基本上形成了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央企为核心,一大批民营企业共同参与的“3+N”格局。2015年海外油气权益产量约1.5亿吨,较2010年翻了一番,其中,三大石油公司占90%以上。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与积累,石油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经历了探索发展、基础发展、快速发展和规模发展4个阶段,基本走过了国际化经营油气合作的“1.0版本”。下一步需要集中精力,努力释放企业深化改革的红利,充分借力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国际化经营油气合作的“升级版”(即“2.0版本”),这是事关石油企业未来10~20年的全球化经营、打造世界级企业,事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掌控全球油气市场话语权,以及中国央企转型升级任务的重中之重。

1 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必要性

1.1应对全球石油市场低景气周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低成本发展的需要

2014年下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出现断崖式下跌,布伦特油价从100多美元/桶一度跌至27美元/桶,下降幅度一度超过70%,现在仍在45美元/桶左右低位震荡。世界石油工业进入低景气周期。2015年,五大国际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Р、雪佛龙、道达尔)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比上年下降的幅度分别为30.5%~43.8%、54.8%~140.4%,业绩降幅创10年新高。当前国际油价已经跌破中国石油企业的综合开采成本,国内油田公司、服务公司面临的形势异常严峻,压力前所未有。在可以预见的未来,由于世界经济将延续温和增长、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不限产政策、美国页岩油气革命、伊朗石油出口解禁等因素综合影响,全球石油供需将持续总体宽松,国际油价将持续保持低位震荡。在当前低油价的大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追求质量效益发展,成为石油公司的共同选择。尤其对于中国的石油企业来说,国际业务是践行母公司国际化战略、优质高效发展的主力军,需要在低谷运行的行业周期下转型升级发展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眼睛向内”实现低成本发展。

1.2适应国内经济新常态,推进石油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切实转变国际化经营理念的需要

历史经验表明,在石油需求快速增长、供应偏紧时,保证供给、满足需求是国家第一需要,此时更加强调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石油供需状况和供应格局深刻变化,卖方竞争加剧,买方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趋于过剩,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石油需求增长放缓,石油行业产能已经过剩或者呈现过剩苗头,如果没有地缘政治风险干扰,预计“十三五”期间石油供应将相对宽松,难以再像过去那样出现大幅度波动和规模性短缺的现象。在当前内外形势下,需要统筹兼顾经济责任与政治责任,按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的精神理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以明确企业的经济责任为重点,让企业进一步回归市场属性;坚持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相统一的原则不动摇,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创造多赢局面,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对于国际化经营的企业来说,发展驱动要素从投资驱动向管理、科技、投资多轮驱动转变,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质量效益;资产管理从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持续开展资产组合优化,实现资产“有进有出”。

1.3充分借鉴全球行业最佳实践,汲取国际大石油公司上百年跨国经营的经验教训,实现转型升级的需求

国际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国际化的经营过程中,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数次经济危机、两次石油危机、多国的政变和国有化运动,同时引领油气行业技术进步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运营的实践。在国际石油公司、石油服务公司的百年国际化发展历史中,随着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国际同行不断优化和调整公司的管控模式,不断适应着全球化的竞争态势,创造了一套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特点的、与公司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能够实现有效管理的集团管控模式,形成了所谓的“行业最佳实践”。与此同时,中国石油正在努力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中国石化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战略目标,中国海油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一流”“能源公司”是中国石油央企的共同追求。在实现战略目标的过程中,需要向国际同行学习和借鉴他们在公司运营模式演变、组织架构和管控优化、业务与技术能力提升、共享服务职能与全球运营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最佳实践,以提高自身的软实力,实现转型升级发展。

1.4贯彻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持“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先发优势的需要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核心是创新合作模式,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回顾历史,自1993年“走出去”从事国际化经营以来,“一带一路”重点资源国一直是中国石油企业油气合作的主战场。以中国石油为例,2015年中国石油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拉克、伊朗等19个国家执行49个油气合作项目,油气权益产量超过5000万吨油当量,占中国石油当年海外权益总产量的80%以上;已建成中亚天然气管道ABС线、中哈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缅油气管道;近10年来,中国石油的工程技术服务及装备制造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年均服务合同总额已达到80亿~100亿美元。经过20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中国的大型国有石油企业切实发挥了“一带一路”能源主力军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中拥有先发优势。展望未来,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构想下,结合石油天然气行业产业链的特点,石油企业将更好地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促进上中下游业务协调发展,并以油气合作为纽带,辐射到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实现全面深化国际油气合作的新局面;进一步以跨国油气合作为依托,开展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产业投资合作、生态环保合作、贸易合作、金融合作、人文合作等多视角、多方位的合作,大力建设以油气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生态圈,努力推进当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能源丝绸之路。在此过程中,石油企业既要深化企业改革,不断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推进专业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也要借力国家政策红利,利用相关投资贸易保护协议的签订,发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机构的投融资作用,进一步推动与周边国家的油气合作,推进石油企业国际业务的改革与发展。

2 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思路和主要任务

2.1思路

笔者认为,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思路是“四个转变”,即在国家能源安全观念、企业发展理念、“走出去”深度广度、货币结算体系方面的转变。一是从过去局限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一国保障思维转变为着眼于亚洲共同能源安全的区域性保障。紧紧抓住全球油气格局变化和地缘政治调整的战略机遇,以资源和市场互联互通为基础,构建跨地区、跨洲油气管网,提升一体化水平,构建油气产业互联互通、安全共保体系。二是从过去的规模化发展,转变为优化发展,优化全球布局、业务结构和资产结构。三是从过去的“资本输出”转变为中国制造、中国标准、中国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全方位“走出去”。以油气合作项目资本输出为驱动,带动中国石油工业技术、产能、产业走出去,根据各国诉求,推动全产业链的一体化油气产业互利合作,同时带动国内油气产业升级。四是从过去的油气交易、贸易以美元结算为主,转变为以人民币、美元交易并重。以油气合作为先导,促进区域经济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和地区多货币结算体系的建立,推动发展能源金融,推动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2.2主要任务

从操作层面来看,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有如下5个切入点或主要任务。

2.2.1依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保持并巩固先发优势,全力构筑“1+1+6+5+N+1”油气合作新格局

第一,要率先做好中国这“1”“起点”的顶层设计。中国是“一带一路”的发起者,要担负起“引擎”和“引导”的责任。“引擎”是指中国巨大且有潜力的国内油气消费市场,这一市场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依然被看好。“引导”是指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上还应扮演“设计者”的角色,要研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方案。第二,要深入挖掘俄罗斯这“1”“发力点”。不论是在地缘上,还是在资源、市场上,乃至在意识形态和两国关系上,中俄两国在油气合作领域是最具互补性的。同时,中俄油气合作的巨大潜力尚待发掘,当前的合作规模依然太小,需要双方共同“发力”,特别是中方要加强与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以及卢克石油等公司的合作。

第三,要做稳做强中亚6国(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的“立足点”。从历史看,中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进”的必由之路;从已取得的成果来看,中亚6国是“一带一路”建设上最具实力、最有基础的地区;从资源潜力看,中亚地区油气资源丰富,里海地区更是被称为“第二个中东”,未来油气合作潜力巨大;从地缘看,中亚地区连接中东,是欧亚大陆的核心组成部分。未来油气合作的重点是关注未建产的大油气田,拓展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的合作。

第四,要力争做好南亚5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阿富汗)的“提升点”。从历史上看,南亚地区长期以来不被重视,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资源基础比较薄弱。长期以来,印度一直视中国为其主要战略对手,但“一带一路”建设,少了印度这个南亚地区大国的支持,是不完整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的战略合作;巴基斯坦是中国传统的友好合作伙伴,中巴油气合作势在必行;阿富汗的地缘位置十分突出,中国可在阿富汗重建和未来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五,要积极打造中东北非多国(N)构成的“闪光点”。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在中东北非上演以来,该地区一直是全球能源合作的热点、难点和重点。所谓热点,中东北非是全球最引人关注的地区之一;所谓难点,中东北非交织着宗教冲突、部落冲突、大国冲突、资源冲突等,主要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所谓重点,中东北非是全球的“油库”,是欧亚大陆这一全球心脏的重要地带,是“一带一路”中除中亚、俄罗斯以外的重要地带,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中之重。中东北非虽然政局动荡,但就其资源规模以及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契合度而言,无疑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闪光点”。

第六,要有效应对澳大利亚这“1”“非常点”。从资源看,其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将雄冠全球,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页岩气资源量也不可小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澳大利亚进行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运营,土地、水、原住民、法律、环保、碳交易、劳工等非技术风险层出不穷。中国石油企业当前在澳大利亚的项目均遭遇不同程度的挑战。因此,澳大利亚可算是“一带一路”建设上的“非常之地”。

2.2.2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数个项目集群、数个一体化的工程技术服务项目和数个贸易交易营运中心

首先,巩固和培育数个海外上游“项目集群”和“盈利中心”。一是巩固中亚、中哈、中缅油气管道沿线项目群;二是巩固中东地区大型、超大型项目群;巩固尼罗河流域和泛撒哈拉项目群;三是培育委内瑞拉、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非常规项目群;四是培育东非、孟加拉湾和巴西海域项目群;五是培育北极、东西伯利亚及远东项目群。其次,发挥整体优势,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稳步扩大国际工程建设与技术服务市场份额;按照“前台国际化,中台专业化,后台一体化”的原则,创新投资模式、服务模式和工程承包模式,各司其职地做好油气合作工作;坚持高端化策略做大做强中东市场,借力国家政策巩固中亚、俄罗斯市场,发挥一体化优势拓展非洲市场,稳中求进做优美洲市场,落实国家“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培育开拓亚太技术服务市场。再者,增强分享全球资源和市场的能力,提升国际贸易的影响力和话语权,特别是做大亚洲油气运营中心,做优欧洲油气运营中心,做精美洲油气运营中心,做活中亚、俄罗斯资源市场,做实中东运营中心,积极参与全球基准油和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油品和天然气交易,实现全球化的油气贸易协同运作。

2.2.3突出优化资产组合和业务布局,实现资产“有进有出”从生产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转变

高油价时期,石油央企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了一批油气项目,基本上处于“只进不出”状态。在当前形势下,国际油气业务应结合自身资产特点,加强价值管理,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机制,常态化国际项目资产优化机制。坚持效益优先、兼顾长远发展原则,优先发展高效项目,优化低效项目,兼顾涉及长远利益的战略项目。加强资产组合价值链管理,密切关注国际油气资产收并购信息,把握交易时机,谨慎选择并购目标;对于发展潜力大、盈利能力强的项目,要做“加法”,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使其成为国际业务质量效益的“明星”或“现金牛”资产;对于经过缜密评价不符合效益标准的“问号”类或“瘦狗”类项目,要做“减法”,改善经营策略,控制投入,积极优化股权,择机退出或出售。通过优化资产组合结构和业务布局,不断提高国际资产组合质量,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2.2.4逐步构建“卓越全球化、卓越本地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实现管控模式的升级

一方面,石油企业需要放眼全球,系统深入地对标国际大石油公司(IОС)和国际化国家石油公司(INОС)的实践,充分借鉴国际同行们在上百年的发展中积累的“卓越全球化、卓越本地化”管控经验,提升专业化管理能力,提高本地化运营效率,实施“拿来主义”;另一方面眼睛向内,继承并发扬多年来“走出去”取得的比较优势,不妄自菲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结合自身的管理特点与业务实际,构建起与发展规模、业务能力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管控模式。总体上须坚持有利于“专业化管理、本地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一体化发展、标准化共享、扁平化管控”的6个“有利于”原则,大方向是做精总部、做强业务板块、做实子公司。在组织架构上,探索构建涵盖业务线条、地理区域、服务职能(共享中心)、营运实体的多维矩阵组织架构;在授权管理上,以业务为主线、投资为主体、有效受控运营为目的,建立符合合规管理要求、满足业务管控要求的分级授权管理体系。最终目标是找到条条管理(业务线)与块块协调(地区线)之间的平衡点,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

2.2.5构建能源金融合作机制,提升产融结合的广度与深度

多年来,石油企业通过“贷款换石油、市场换资源”等能源金融合作方式的灵活运用,在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国家/地区的油气合作相继获得战略性突破,国际合作空间得到快速拓展;海外投资也带动了国内信贷业务和商业银行“走出去”,促进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务的国际化。新形势下,石油企业需要继续扩大实施能源金融一体化合作机制,坚持市场化、产融结合的方向,在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投融资渠道中寻求政策和资金支持,放大既有优势,全面做强做优做大国际合作;进一步借力能源外交,与重点资源国构建定期高层互访和双边、多边磋商机制,将能源项目合作纳入对外合作协议之中,保障合作项目的正常推进和经营成果。

3 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面临的主要挑战

在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过程,石油企业抢占机遇、做强做优的同时,也要迎接挑战,防控风险。笔者以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石油企业在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过程中主要面临以下4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

3.1内部决策风险

在中国石油企业“走出去”过程中,中国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国家对油气的需求快速增长,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供需持续偏紧,美国发生“页岩油气革命”后,国际各大石油公司纷纷加大了对页岩气、煤层气、油砂、重油等非常规资源的获取力度,中国石油企业也进一步加快了国际油气项目的获取和建设速度,过去20多年中国石油企业的国际业务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形成了偏重规模速度发展的惯性。近几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和中国经济发展对油气需求增速的明显放缓,特别是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并持续低位运行,石油企业的国际业务维持盈利水平遭遇挑战,运营风险和管理难度不断增加,国际业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峻威胁。在低油价的新常态下,应该彻底转变观念,回归企业本质属性,强化质量效益导向,改变高油价时期形成的快速扩张和高成本高投资的思维惯性,切实规避内部决策风险。在新项目开发中,切实以效益为中心,坚持新项目开发的经济效益底线,坚决放弃预计投资回报率达不到标准的项目;在存量项目的建设、运营中,坚决关停低效无效产能,坚决压减无边际效益的产量,坚决推迟无经济效益的工程项目。

3.2地缘政治风险

2010年以来,中东北非多国出现政局变化,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利比亚政权更迭,叙利亚内战爆发,与此同时,美欧俄等大国博弈加剧,在乌克兰、伊拉克、叙利亚、伊朗等地展开战略较量。利比亚和叙利亚的内乱,直接导致石油企业在当地的项目被迫撤出或停产。伊朗前几年遭受美欧的金融能源制裁,导致在伊朗的项目难以执行。此外,拉美地区政治格局发生急剧变化,委内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多国左翼政权接连遭受挫折,政坛钟摆开始向右倾斜,委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对中委石油合作项目的正常运行构成了挑战。全球和地区地缘政治形势是否稳定,不仅直接关系到资源国政局和投资环境,还决定了油气合作项目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动态研判全球政治和地缘格局走向,准确把握重点油气资源国投资环境变化,防范重大的政治风险和其他战略性风险,对于保障国际油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3.3国别政治与安全风险

由于中国企业“走出去”较晚,全球优质油气资源和局势稳定、投资环境较好的地区大多早已被国际大石油公司占据,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项目多处于自然环境恶劣和高安全风险的资源国,其中部分重点资源国政局反复恶化,突发事件频发,动荡长期化常态化,项目的安全保护形势较为严峻,极大地增加了海外项目的运营成本和防恐压力。中国在苏丹的石油合作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苏丹南北分离,苏丹和南苏丹之间爆发战争,导致项目被迫停产,之后南苏丹内部发生大规模战乱,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之间不断发生冲突,导致项目在停产、复产之间反复,严重影响了石油合作项目的正常运行。近年来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活动也给国际项目的安全运营构成挑战。伊拉克“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活动极大地推高了在伊项目的安全风险,西非博科圣地极端组织恐怖活动威胁在尼日尔、乍得的中方石油合作项目安全运营。针对资源国的政治和安全风险,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形势跟踪和情报信息系统,构建更加及时的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多种情景下的应急预案,提高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3.4资源国经济与对外合作政策风险

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美元由贬值周期转为升值周期,其他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偏于宽松,推动美元汇率走强和国际资本回流,引发国际汇市、债市、股市波动,部分资源国的本币汇率波动较大,甚至突然大幅贬值,带来较大的海外项目汇兑损失风险。例如,2014年2月,哈萨克斯坦为保证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的稳定,对该国货币坚戈实施一次性贬值19.2%;2015年8月,哈萨克斯坦取消汇率浮动区间限制,坚戈对美元大跌30%。委内瑞拉、苏丹、伊朗等国的货币也多次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部分资源国通过不断调整财税政策,从国际石油合作中攫取更多收益,导致石油合同的税费或矿区使用费呈上升趋势。针对经济风险和政策风险,中国石油企业应提前做好应对准备,采取措施对冲损失,积极与资源国政府沟通谈判,多渠道多层次争取优惠政策;同时,滚动优化项目的经营策略,努力降低资源国政策变化对项目效益造成的损害。

3.5合法合规运营风险

近年来,资源国对环保的关注程度持续增加,特别是在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之后,资源国进一步加大了对油气行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大幅增加了对污染和相关违法事件的处罚力度,值得引起国际油气合作项目的高度关注。部分资源国的行业组织和工会组织力量强大,国际项目的当地雇员的法律和维权意识强,加之中国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差异,跨文化管理难度较高,因劳动权利和义务发生分歧而产生的争议时有发生。针对各种形式的合法合规运营风险,中国石油企业应牢固树立依法合规经营的理念,注重掌握运用国际规则,遵守资源国法律法规以及中国关于对外投资、境外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好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产权管理等合规工作。同时,应加强国际化经营法律风险防范制度建设,实现从项目可行性研究到决策,从谈判签约到运营、终止、退出等国际化经营活动法律风险防范的全覆盖。

4 关于打造国际化经营“合作升级版”的相关改革与政策建议

针对上述挑战和风险,笔者提出以下改革与政策建议。

4.1为企业合理优化资产结构、业务布局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

建议国家尽快研究出台针对油气行业的重大国有资产在转让、买卖过程中的价值评估标准和操作流程,并颁布相关办法规定。具体内容包括:1)建立健全资产估值的模型。构建以贴现现金流(DСF)估值模型为核心,其他估值模型(类比法、成本法、市场法等)为参考的国有资产估值的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资产的合理价值区间。2)建立健全相对透明的交易流程。公司或资产的部分股权全面转让出售,应参照国际通行的惯例进行。3)建立明确的资产交易分级授权审批机制。可按交易额来逐级授权,以提高石油央企自主决策的效率。4)建立事后审计监管机制这道“防火墙”。让审计监督承担兜底作用,并建立外部第三方审计或联合审计机制,确保审计的公正性。

4.2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全面推进国际业务深化改革,打造全球化运营管理系统

石油企业在海外的油气合作项目是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资源国法律政策监管之下,与国际大石油公司既有竞争又有合作,需要遵循国际通行的规则。这种充分竞争的国际生产经营环境对油气企业在资金、管理和技术等方面的掌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参与国际竞争的石油企业在体制机制和管理运行等方面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迫切需求。深入推进石油企业国际业务的改革,探索混合所有制,创新合资合作模式,有助于优化海外项目的股权结构,分散投资风险,拓宽融资渠道,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培育卓越竞争力,努力打造石油企业的全球化运营管理系统的关键在于:1)在不同国家不同项目采取差异化管控,建立健全快速高效的运营管理机制,保持较高的灵活性和本地响应度,建立适应本地运营的“国际化前台”;2)加强专业化管理,推动专业技术和能力的纵深发展,制定分专业的统一业务品牌、标准、规范和流程,形成高效的运作机制和对风险的防范机制,建立高效管理的“专业化中台”;3)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构建基于本土的、全球统一管控的后台支持系统,对国际业务的拓展、建设和运营进行全方位的技术、商务指导、支持和服务,形成能提供强力支持的“一体化后台”。

4.3推动构建全球安保防恐的信息和情报系统,为企业跨国经营的安全风险防控提供及时的指导和信息支持

当前,石油企业海外油气作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安全风险,特别在伊拉克、苏丹、南苏丹、乍得等重点油气投资地区。石油企业应继续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争取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建议国家层面加强政府间的协商力度,与资源国建立多边军事和反恐合作,加大与国际安保信息系统、国际SОS技术支持系统的交流。特别是建立国家层面的企业海外经营安全预警机制,构建全球安保防恐信息和情报系统,制定多层级的应急预案,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危机,增强保护石油企业海外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彰显维护国家能源通道安全的决心。

4.4建议将中国与中亚、中东和非洲的油气合作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中亚、中东和非洲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地区,对中国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建议国家从战略的高度,一揽子、全方位地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国家层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切实指导石油企业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转变。在对外签订经贸合作协议时突出能源合作,推动政府间能源合作多边协议的签署,为石油企业国际油气合作提供便利;通过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尽量减少或避免重点油气资源国油气合作政策变化对国际油气项目运营产生的不利影响,保护中资企业在油气资源国的投资利益;将对外援助与中资企业海外利益密切挂钩,在政府层面向油气资源国提供优惠贷款、援外工程、减免债务以及技术援助的同时,协助中资企业获得国际油气合作项目,促成长期油气贸易关系的构建,推动项目欠款的及时偿还,最大限度地维护中资企业境外投资的合法权益。

总之,经过20多年的海外艰苦创业,中国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全球石油市场进入低景气周期、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国际同行经营管理形成最佳实践、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的新形势下,石油企业需要打造国际化经营的“合作升级版”,树立新思路、践行新任务、迎接新挑战,力争相关改革与政策建议尽快落实到位,更好地促进石油企业打造国际化经营2.0版本,以追求新的提升,实现改革发展,创造新的辉煌。

[1] 孙贤胜,钱兴坤,姜学峰. 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М].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6.

[2] 陆如泉. 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升级版[N]. 中国石油报, 2016-02-16(2).

[3] 陆如泉,段一夫,等. “一带一路”话石油[М].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15.

[4] 陆如泉,赵晓飞,苏敏,张晶. 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油气合作2.0版本[J]. 国际石油经济,2015 (11).

编辑:庞孟昌

编审:张一驰

Research on “upgrading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or oil enterprises

LU Ruquan1, ZHAO Lin2, HU Jingjing2
(1. CNPC International Department; 2. China Nation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Undеr thе nеw situаtiоn thаt rеflесt thе dоwnsidе оf businеss сусlе оf glоbаl оil mаrkеt, thе dоmеstiс есоnоmу's stеррing intо “nеw nоrmаl”, thе bеst рrасtiсеs fоr trаnsnаtiоnаl ореrаtiоn оf intеrnаtiоnаl рееrs, аnd thе ОBОR Initiаtivе lаunсhеd bу thе gоvеrnmеnt, оil соmраniеs shоuld асtivеlу build “uрgrаding соореrаtiоn” fоr intеrnаtiоnаl ореrаtiоn, whiсh is thе inеvitаblе соursе tо build а wоrld-сlаss еntеrрrisе аnd mаkе сеntrаl еntеrрrisеs trаnsfоrming аnd uрgrаding. In оrdеr tо build “uрgrаding соореrаtiоn” fоr intеrnаtiоnаl ореrаtiоns, оil соmраnу shоuld sеt uр thе nеw thinking tо imрlеmеnt thе fоur сhаngеs оf nаtiоnаl еnеrgу sесuritу, еntеrрrisе dеvеlорmеnt рhilоsорhу, dерth аnd brеаdth оf thе “gоing-оut” strаtеgу аnd thе сurrеnсу sеttlеmеnt sуstеm, build thе nеw раttеrn “1+1+6+5+N+1” оf оil аnd gаs соореrаtiоn, сrеаtе а numbеr оf invеstmеnt аnd tесhnоlоgу sеrviсеs рrоjесts grоuр аnd trаdе ореrаtiоns сеntеrs, орtimizе thе аssеt роrtfоliо аnd businеss lауоut, uрgrаdе thе mаnаgеmеnt & соntrоl mоdеl, build nеw tаsk оf еnеrgу аnd finаnсiаl соореrаtiоn mесhаnism. It аlsо nееd рrеvеnting аnd соntrоlling risks frоm intеrnаl dесisiоn-mаking, gеороlitiсs, nаtiоnаl роlitiсs аnd sесuritу, fisсаl аnd tахаtiоn роliсу in rеsоurсе соuntriеs, аnd соmрliаnсе ореrаtiоns. Thе рареr рrороsеs rеfоrm аnd роliсу rесоmmеndаtiоns fоr орtimizing thе аssеts struсturе аnd businеss lауоut, сrеаting еntеrрrisе glоbаlizаtiоn ореrаtiоn mаnаgеmеnt sуstеm stер bу stер, building а glоbаl sесuritу infоrmаtiоn оn аnti-tеrrоrism, аnd rаising оil аnd gаs соореrаtiоn bеtwееn Сhinа аnd сеntrаl Asiа, thе Мiddlе Eаst аnd Afriса uр tо thе nаtiоnаl strаtеgiс lеvеl.

сеntrаl оil еntеrрrisеs; “gоing-оut” strаtеgу; intеrnаtiоnаl ореrаtiоn; uрgrаding соореrаtiоn

*本文获得第三届全国石油经济学术年会征文一等奖。

2016-11-08

猜你喜欢
油气石油企业
石油石化展会
企业
企业
企业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奇妙的石油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