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儿》与《苏拉》的母性之对比

2016-03-18 03:59孙建丽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山西临汾041000
高教学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伊娃宠儿母性

孙建丽(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山西临汾041000)



《宠儿》与《苏拉》的母性之对比

孙建丽
(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外语系,山西临汾041000)

摘要:莫里森的小说《宠儿》和《苏拉》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有着高度的相似性。文章通过对这两部作品中的两位单身母亲的命运及经历进行探讨,从而对她们表现出来的母性进行对比性分析,得出她们的母性及表达爱的方式都受到了奴隶制的影响。

关键词:塞丝;伊娃;母性

Abstract:This essay will focus on motherhood and the effects of slavery in the lives of mothers in two novels by Toni Morrison,Sula and Beloved.The emphasis of this study will be on how Morrison portrays single mothers whose lives are influenced by slavery.The essay will compare and contrast the situations of the mothers,Eva and Sethe,in the two novels.It will also focus on these mothers'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children.

Keywords:Sethe;Eva;motherhood

一、写作背景

美国的奴隶制起源于荷兰船队将非洲奴隶卖给殖民者。由于美国宪法从1808年开始禁止从海外向美国贩运奴隶,南方便开始培养自己的奴隶。尽管黑奴承受着极其繁重的田间劳动,但仍摆脱不了诸如鞭笞、断肢及烙印等非人的惩罚。黑奴不再是有感情和尊严的人,相反,他们只是带有价签的物品。正如Betty Wood所说,“…the word slave meant a piece of conveyable property,a chattel,with no legal rights or social status whatsoever”(“奴隶”这个词语就意味着奴隶是没有任何合法权利或社会地位的可移动的财产或货物)(Wood 9)[4]。黑奴始终处在被奴役的地位,而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也摆脱不了为奴的命运。女奴们更为不幸,她们的丈夫被抓走,她们也不断遭到性侵害和强暴。由于没有自由,女奴们不得不寻求某种信仰,通常情况下,这种信仰便是她们的孩子。

莫里森的两部小说中所描写的家长作风不仅限制了奴隶,同时也限制了女性。Kolchin认为,as a result of paternalism;closely controlling the slaves'personal lives,the African s and African-Americans experienced limitations similar to those of a child(由于家长作风密切控制着奴隶们的个人生活,非洲人和非裔美国人如同儿童般受着严格的束缚)(Kolchin 119)[3]。

二、母性

对于《苏拉》和《宠儿》中的母亲们来说,抚养孩子和家务琐事是她们生活的全部,父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性别角色的规范及对女性行为的刻板印象使得女性无法逃脱这样的命运。莫里森的小说描写了奴隶制对黑人母亲们的影响及她们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抗争。在奴隶制下,黑人男性们能够离开并且也习惯于“被送走”,而黑人女性们则受制于自身作为母亲的角色而无法离开,她们承担着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破碎家庭里极易出现经济问题和感情矛盾。尽管小说所刻画的母亲们处于不同时期,但她们因遭受的压力而导致的自我牺牲和屈辱感都源于男性的缺席。身为黑人母亲,她们的任务是教育孩子要为自己而自豪,但这项任务却因自己曾是白人的奴隶并受过非人的遭遇而受到扭曲。

小说中的母亲们承受的压力通过她们的母性,尤其是她们表达爱的方式得到了最大的呈现,她们的压力的根本来源是奴隶制,父亲们的离开也是受奴隶制所迫。结果,母亲们成了情感与经济的唯一支柱。为了保护孩子,母亲们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她们使自己及家庭疏远白人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为奴时所受剥削的后果,但这种疏远同时也充当了保护黑人身份的盾牌。

在莫里森的笔下,家庭是其关注的重点,其中母亲扮演着尤其重要的角色。母亲不仅代表着个体,同时还代表了所有的黑人母亲。《苏拉》与《宠儿》中的两位母亲担负起成为家庭唯一支柱的责任后,她们承受着在种族主义社会下抚养后代的压力,因此,作为黑人母亲是一项格外困难的“职责”。

三、《宠儿》与《苏拉》中的母亲们

《苏拉》与《宠儿》中的母亲们在生活中处处面临着考验:她们是家庭的唯一支柱,她们必须抚养孩子,她们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利也时刻受到社区与社会的监督与质问。实际上,这些黑人女性的思想、感情及行为是奴隶制影响下的产物。

(一)塞丝

莫里森于198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出版于1987年的《宠儿》是她的第五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她最受欢迎的作品。在这部小说中,莫里森描写了一位单身母亲塞丝,她一面得抚养孩子,一面挣扎于奴隶制给她留下的记忆。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摆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她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幼女。结果她也受到了黑人社区的排斥。

塞丝杀死自己的孩子这一行为恰好揭示了母性的复杂。杀死自己的孩子是很残忍的,但塞丝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及她是在何种情况之下做出的这个决定令人深思。一个超出社会“常规”行为的母亲会被认为是个坏母亲,她会因自己的行为而受到指责。尽管塞丝握有给予和夺走自己孩子生命的权利,但她要做出选择其实非常难。因而,母爱并没有赋予母亲任何权利,相反它使母亲更加无助。

奴隶制毁掉了塞丝与任何人确立正常关系的可能性,丈夫离家后,她成了家里的唯一支柱。由于不断害怕自己的孩子被带走,塞丝和丹芙的关系承受着压力与焦虑,而她对宠儿的回忆则满是负罪感。塞丝的生命充满悲剧,杀死宠儿后,她的生活一片灰暗:“every dawn she saw the dawn,but never acknowledged orremarked its color.There wassomething wrong with that.It was as though one day she saw red baby blood,another day the pink gravestone chips,and that was the last of it”(每个黎明她都看到曙光,却从未辨认或留心过它的色彩。这不大对头。仿佛有一天她看见了红色的婴儿的血,另一天看见了粉红色的墓石的颗粒,色彩就到此为止了。)(Beloved 39)[1]。当阴魂不散的宠儿重返人间后,塞丝和她重新建立母女关系,为了补偿对宠儿的爱,塞丝忽略了丹芙,于是塞丝与丹芙的关系遭到了破坏。

《宠儿》中奴隶制所带来的苦难和记忆影响了塞丝所做的一切,也极大地影响了她抚养子女的方式。这段历史是黑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黑人母亲的心里留下了伤疤。

(二)伊娃

1973年出版的《苏拉》围绕着两个女孩的友谊及她们与母亲的关系。小说中大部分的女性角色都是单身母亲,如,伊娃的丈夫在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而伊娃女儿汉娜的丈夫死了。文章的关注对象是伊娃。

丈夫离家后,伊娃成了家里的唯一支柱。由于孩子们过于年幼,对她而言,找到工作、保住工作还有保持经济稳定并非易事。自尊心极强的伊娃想获得自我价值感,而这种想法正是源于她被丈夫遗弃,不得不靠自己照顾全家这一事实。伊娃努力地工作,想要建立新的生活,但目睹饱受毒瘾折磨的儿子,受到黑人社区的排斥的伊娃走向了极端,她意识到在父权和种族主义社会,儿子必须有尊严地死去。和塞丝一样,为了“拯救”自己的孩子,出于对儿子深切的爱,同时为了儿子能获得自由,她亲手烧死了他。

伊娃与汉娜的关系很紧张。在某次谈话中汉娜问伊娃是否爱过自己,伊娃的回答满是愤怒:

…You settin'here with your healthy-ass self and ax me did I love you?Them big old eyes in your head would a been two holes full of maggots if I hadn't.“To which Hannah replies:”I didn't mean that,Mamma.I know you fed us and all.I was talkin''bout something else.Like.Like.Playin' with us.Did you ever,you know,play with us?“Eva respond s by saying:”Play?Wasn't nobody playin'in 1895.Just'cause you good it good now you think it was always this good? 1895 was a killer,girl.Things was bad.Niggers was dying like flies.Stepping tall,ain't you?…

“你活蹦乱跳地坐在这儿,还问我爱没爱过你们?我要是没爱过你们,你脑袋上那两只大眼睛早就成了两个长满蛆的大洞。”

“我不是那个意思,妈妈。我知道是你把我们拉扯大的。我说的是别的。喜欢。喜欢。跟我们一块儿玩。你有没有,就是说,陪我们玩过?”

“玩?一八九五年的时候没人玩。就因为现在过得不错,你就以为日子始终这么好吗?一八九五年可不是人过的日子,孩子。那会儿糟透了,黑鬼像苍蝇一样死掉。你现在得意啦,是不是?”(Sula 68)[2]

伊娃的回答无疑会给汉娜留下阴影。

尽管伊娃无法和孩子们沟通,但她对他们的爱与牺牲是无法否认的。例如,为了弄到保险金以便养活全家,伊娃不惜被轧断一条腿。为了减轻儿子对战争的痛苦记忆以及为了使他免受毒瘾的折磨,她用一把火结束了儿子的生命。为了救女儿汉娜,伊娃不惜跳入火中。但没人理解她所做的一切。尽管如此,母亲这一角色已经融入了伊娃的骨子里,虽然大家都很尊重她,认为她是个伟大的母亲,实际上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奴隶。

四、塞丝与伊娃之对比

被丈夫抛弃的伊娃和塞丝都是单身母亲。《苏拉》与《宠儿》对塞丝与伊娃的刻画有许多相似之处,她们有创造和毁灭生命的权利,都做出了结束孩子生命的残酷决定。为了表达所处境况的严重以及因种族主义和奴隶制而产生的挫败感,莫里森用残忍的方式描述了这些行为,但读者看到的人物们并不是非黑即白,她们的处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传统上的母亲们都被描绘地非常理想非常完美。而《宠儿》和《苏拉》中的塞丝和伊娃却被刻画成有缺点,会生气,痛苦并且无能为力,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莫里森笔下的母亲形象成了一种忌讳。

母女关系是《宠儿》和《苏拉》的共同关注点。塞丝的两个儿子离开了她,伊娃杀死了儿子,于是两部作品的关注点就落在母女关系上。伊娃的女儿汉娜感到了与母亲的疏远,而塞丝的女儿丹芙觉得母亲忽略了自己。处于这种分歧下的母亲们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与沉重的记忆及自卑感作斗争。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母亲们确实很强大,她们经受了许多考验和磨难,但她们实际上早已疲惫不堪。

塞丝和伊娃的另一个相似之处是她们都将夺走孩子的生命看作是对他们的拯救。备受奴隶制摧残的塞丝为了让孩子摆脱做奴隶的悲惨命运,毅然将孩子的喉咙割断后下葬。为了让沉溺毒品逃避现实的儿子死的有尊严,伊娃用一把火结束了儿子的生命。

《苏拉》和《宠儿》的写作风格和主题有着高度的相似性,莫里森笔下的单身母亲们虽然很强大,但由于自身种族和性别的原因,生活中有许多困难要面对。

五、结束语

奴隶制残余和受压迫的经历影响着塞丝和伊娃的母性尤其是她们表达爱的方式,也影响着她们和女儿们的关系,同时还影响着她们的孩子的价值观以及如何评价自己。

参考文献

[1]Morrison,Toni.Beloved.1987.Great Britain:Vintage,2004.

[2]Morrison,Toni.Sula.1973.Great Britain:Vintage,2002.

[3]Kolchin,Peter.AmericanSlaver.Canada:HarperCollins,2003.

[4]Wood,Betty.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lavery.New York: Hill and Wang,1997.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12-0265-02

作者简介:孙建丽(1986,7-),籍贯:山西临汾,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伊娃宠儿母性
严歌苓小说中“母性·雌性”观的建构及特征
母性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能降低子女患Ⅰ型糖尿病的风险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儒家家庭主义的母性角色——以医疗实践为视角
短视频因何成了宠儿?
《宠儿》中的后现代叙事策略
自从有了赵肉肉
驯马师也能是时尚宠儿
丝绸去哪儿了
“追寻”与“回归”——论女性电影中“母性”秩序的构建